2018年最保值的投资是什么?答案(收藏品)。
从今年开始,艺术品市场进入了历史性调整。根据国内外经验,艺术品市场也有周期性,一个周期大约为5-10年。据此分析,2009-2013年为中国艺术市场的第三个高潮期,2014年为中国艺术市场的一次拐点,所以,2017年距离艺术品市场反弹周期不足两年,2018年我们或将迎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井喷”时代。而且国家政策持续利好,2017年2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发布实施《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其中,“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提升社会文物管理服务水平”一项内容引人关注。被誉为“中国政治季”的2018年全国“两会”,国家文化部长雒树刚重申“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文化艺术行业依旧引起极大关注,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已经引起重视,当前最迫切的是要由主要归口部门发声,形成一个真正伟大的文化工程。这一系列“红利”政策,无一不预示着我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东风”已经到了。
高价拍品现象频出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虽然还处在调整的过程中,但整个行业的发展,从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及新业态的不断生发等方面,可以说是广受世人关注。整体上说,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接近4000亿元的水平,拍卖市场的整体规模也基本上稳定在了近600亿元左右的规模平台水平,一大批市场的新业态与艺术品产业业态也在勃然发展。
近几年艺术品更是不断刷新成交天价,艺术品高价迭出令艺术市场呈现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不是一个地区特有的,而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据调查2009年与2010年之间的艺术品市场年增长率达到了52%,不过,2010年度交易数量的增加却很温和,只有13%。2010年艺术市场的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价艺术品的成交才得以实现的,因为市场上成交的高价艺术品的数量在增长。特别在2017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热点很多。其中最大的热点就是改革开放以来,这是拍卖市场过亿元成交拍品最多的一个年份。
▲傅抱石的《茅山雄姿》
如今亿元拍品已成为中国市场的常态。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海内外上拍的中国艺术品成交价过亿元的共42件,其中,中国近现代书画部分共17件,古代书画部分共10件,占据2017年亿元拍品的半壁江山。就春拍而言,中国近现代书画板块最火的莫过于傅抱石、黄宾虹、潘天寿这三位艺术家:傅抱石的《茅山雄姿》以1.87亿元成交;黄宾虹的《黄山汤口》则以3.45亿元的价格成交;潘天寿的《耕罢》以1.5893亿成交。进入秋季,过亿拍品数量达18件,赵无极《29.09.64》以1.5286亿港元、书法狂草系列的巅峰之作《29.01.64》以2.026亿港币成交,一年两度于佳士得香港刷新其作品拍卖纪录;陈逸飞《玉堂春暖》以1.495亿元成交,创其作品拍卖纪录,也是中国写实油画的拍卖纪录!
艺术品高价的主要原因
艺术品市场里潮起潮落,最牵动人神经的,莫过于价格了。什么因素决定了艺术品的价格?其价格又是依据什么标准来制定的呢?其实艺术作品最基本的价值是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包括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审美价值,并由其所体现的艺术传承、历史变迁和审美体验。艺术作品往往还具有多种附加值,由于它是特殊的、非标准化的商品,所以很难用经济学原理上的“劳动价值论”来衡量其价格,更由于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虚幻的精神层面,而非材质的物质层面,因此也很难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来简单加以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