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越是层次低的人,越喜欢用消耗的方式,去经营人生,用娱乐的精神,消耗有限的人生。
孟子:“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这不仅是人之患,更是一个人心胸狭隘/自私的表现。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好为人师,并不是自己真的是知识渊博,而是为了表现自己,刷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有些人,总会恶意的去刷存在感,无论环境热闹还是安静。说白了,这是骨子里的自卑,用张扬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社会层次越低的人,越是会有这样的表现。
自以为是——有能力有才华还好,没能力又没才华,喜欢给自己撑门面,这简直不要太尴尬。
层次低的人,还有一个习惯是:抬杠!网友们取名为“杠精”这种人的认知本身就不足,当TA拿不出有依据的论点,那么他们的方式就是杠!你给TA一个撬棍,TA能撬动地球。
层次低,认知水平也低的人以抬杠刷自己的存在感。见不得别人好的人,就会胡搅蛮缠,口不择言,不管是不是事实,也不管会不会伤到别人。他们的世界只有自己,只要对自己有利,哪怕只是言语上占了上风,能让自己心里舒服就满意了。
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说年轻的时候多学点东西,多增长见识,对自己的事业、人生都有帮助,他却认为什么文化、知识都没有用,遇到事情还得靠钱、靠关系、靠运气。
源于认知偏差:认知能力偏差无形中增加沟通成本
永远不要和一个傻瓜争论,因为他会把你拉到和他一样的高度,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句话或者诸如此类道理的话,比如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比如不要和某某一般见识,但是知道并不能代表充分理解。
认知偏差
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但是无法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辨别错误行为。
他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这种现象后来由他们的名字命名为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心理学研究的认知偏差主要是由两大原因引起的:
一个是“内部视角”,即我们人类倾向从自身的角度看待问题;
另一个是“思维懒惰”,即我们的大脑倾向偷懒而不是理性地思考。
我们在思考表达的时候,多数以自己为出发点,我是怎样看待的,我是怎样处理的。很少去从全部的视角去看待一件事,或者是更多的事。
一个人的认知水平越有限,其想法就越单一,越缺乏判断力,人就会表现地越固执。这就导致了这类人,人生很难活的如意顺心。看上去这类人是在跟外界的一切关系较劲,实际上是在给自己较劲。所有的较劲,都是在跟自己过不去
人生的许多痛苦都源于盲目较劲。而盲目较劲的源头,无非是因为内心的自我期待与现实出现了落差。越是要争输赢,越能反映出一个人的肤浅与内心的不自信。人生有一门功课,接纳自我或者是自我接纳。
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个人自我接纳的程度越高,他对别人的接纳程度就越高。这些年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许多的来访者,多数是和自己过不去,一直在跟自己左右互搏。
当你跟自己对抗的时候,感觉全世界都在和自己对着干,当你与自己握手言和,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是友善的,生活的希望也无处不在。这类人骨子里的自卑,同时也很要强,似乎始终要向人证明自己是最好的,特别敏感,特别爱跟人较劲。
自我认同度低的人,他们时刻需要刷存在感,才无论什么事,总喜欢与人争个高下。在他们的生活里,人生的唯一价值就是面子。只是,他们眼里大过天的“面子”,在其他人眼里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个人生来也许是不完美的,会存在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问题,或许是先天带来的不足,或许是后天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而我们可以去改变自己,与其说改变自己更难,不如说接纳自我来的更不容易。
我们存在的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生百态,同时折射出我们自己的模样。
我们抗拒的,也正是我们需要看见,那是我们想要的一部分,我们通过抬杠,通过怼人,来刷自己的存在感。所以,你需要看清自己的真实模样,你的每一次抬杠和不良情绪,都是让自己更有价值。
然而,有更好的方式让你来展现自己的价值,首先是自我接纳,看到自己的不足,想办法提升你的不足,这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命运引导自愿跟随的人,而驱逐顽固执拗的人。
人生不如意之事数不胜数,我们不能左右自己遭遇什么,但可以决定自己如何面对的方式。假如你遇到了一位“杠精”,尽量的不去和对方纠缠。因为对方有认知的局限,你和一位只能看到井口大的天空的这样一个人争论,你的一部分也会被拉低。
一个人优秀,出类拔萃,但不要忘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而即便再糟糕,也不断会有更不堪的人来刷新低限。
公主日记里有句著名的话:除了你自己没人能让你感到自卑。
你的内心是否全然接纳,不完美的自己,这会影响你的心态是自然平和还是焦虑不安,也影响你的人生,是生机盎然还是满目疮痍,千疮百孔。一个人的层次不同,TA所看到的世界也不同。命运引导自愿跟随的人,而驱逐顽固执拗的人。
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意思是,古今中外凡是成大事的人,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就是胆大心细,既有整体的大局观,又懂得把握微妙的细节,一旦二者兼具,其力量不可估量。
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这句话是曾国藩借用袁了凡之言。
意思是:从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 这就是要活在当下,不去追忆过去的荣耀,也不悔恨过去的过错,更不去盲目的憧憬未来。
有一个信徒问佛祖释迦牟尼:“您常常教我们活在当下,那究竟怎么做才算活在当下呢?”佛祖说:“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如此而已。” 假如你能总是把握着现在,你就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3、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
大部分富人总是希望将财富直接传承给下一代,但是这根本不是家族传承的办法。财富永远都是名利的副产品,最好的办法是将智慧传承给他们,智慧自然就会承载财富的传承。
曾国藩生前享尽荣华富贵,死后没有留下什么财产田地,他只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楼富厚的藏书、以及一道著名的遗嘱。 他把自己一生所得归纳为四条,并将它端端正正地写下来,要儿子悬挂中堂,每日诵读,恪遵不易,并代相代传下去 他说:凡人都希望望子孙为大官,我却不愿这样,我只愿你们都是读书明理的君子,因为富贵功名很多程度上都是天命,是看你们的造化和修行,我希望你们惟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4、世界上的人,其实就是棋枰上的子 曾国藩认为人要各按天命,我们要尽人事,听天命。 有人说:别人是,大人您不是,您是拿棋子的人。 曾国藩说:包括我在内都是棋子,都是身不由己任别人摆布的黑白之子。 那人问:那皇上是拿棋子的人吗? 曾国藩说:皇上有时是执子的人,有时又是被执的子,说到底皇上也是棋子。” 那么这个'别人’究竟是谁呢?” “冥冥上苍!”曾国藩苦笑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