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少数群体、“出柜”、抑郁症、信任危机、不合群......我们对这些话题既熟悉,可是又缺乏深度了解,它们有着足够吸引人的话题性,可是又泛着神秘的蓝光,闪烁着指向普罗大众中的较少数群体。
可以,这,很北辰。
心平气和地坐在这偌大暖黄色灯光的圆形会场里,匿藏于人群之中,看着这些发光的、真诚的、一起相处了近2个月的伙伴们,倾听他们平静又不平常的故事,心里也逐渐激起了星星点点的潮涌,赶紧writedown,仅此纪念这次思想盛宴。
(“你不会找到我”系列)
Jodie 信任危机
信任=信自己
小鸟愿意立在看似危险的萧瑟树枝上,不是相信树枝,而是相信自己有翅膀。
19岁的Jodie分享了她在印度边邻地区晚上搭公交求助的温暖故事。从一开始的恐惧与隔膜,到后来带着自己的理智判断,决定“大胆”相信身边那个高大黝黑的异国男孩,打破了对于印度的“刻板印象”,得到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热情帮助,成为了一段难忘的旅途回忆。
(演讲的Jodie)
赞同Jodie的观点,人们对外界的看法是内心对自己投射的结果。想起上次去香港徒步,玩即兴接触艺术很多年的Daniel说过,
即兴接触其实有一定的危险性,常常会做一些即兴发挥的高难度动作。比如上次那个一群人牵手在地上转圈的动作,非常容易摔倒,我们说要信任你的搭档,放心把身体交给他,可是信任别人,其实最本质的是要信任你自己,必须让自己掌握“怎样摔倒而不会受伤”的方法,这样,不管以后要做什么高难度动作,你都可以放心把自己交给你的舞伴,知道自己不会受伤。
(接触即兴现场)
现在这个社会普遍被媒体渲染的过于冷漠和糟糕,我们总是被小概率事件和刻板印象所影响,于是,老人摔倒了我们不敢扶,公交车上司机和乘客吵架我们不敢劝,看到黑色皮肤的异国男子我们总是心生畏惧......
Jodie呼吁我们,去用心感受吧,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吧,不要对这个社会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尝试给身边的陌生人多一些“风险范围内”的信任。对社会“信任”这件事不取决于你之前有没有被骗的经历,而是你对于自身能承受风险能力的评估,对下一次事件通过理性思考后得出来的判断。
echo 性少数群体
关注—了解—取消关注
我很勇敢地对外界、对所有人公布我“出柜”了,可是自那天以后,我父亲却把自己锁进了“柜子”里。
性少数群体包括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变性人、无性恋等。
以最为普遍的同性恋来说,现在宣布“出柜”的名人也很多,我们总以为发展到现在,这个社会对同性恋的态度已经是很开放自然了。
真的是这样么?
不妨来回答下面这三个问题:
你会愿意和同性恋成为朋友么?
如果身边的同性朋友跟你表白,你不会感到难堪、恶心甚至想远离ta么?
如果你日后的孩子跟你坦白是同性恋,你会鼓励、支持他勇敢做自己么?
一份2017年面向大众的调查报告显示,过半数的受访者认定同性恋行为让人反感,是精神疾病,变态行为。
年龄在29岁以下的比例占到了 80%
高中以上学历的达到了 86%
我们以为对同性恋存在误解的仅仅是父辈一代,仅仅是受教育程度较低一代,其实也并不是。
我们以为我们接纳了,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了解和接纳。
我们以为别人接纳了,可其实也并没有。
echo之前交过男友,现在有一名长年稳定的女朋友。
echo说,她和很多普通女生的恋爱需求没有差,只是觉得自己在谈一段美好、自然的恋爱,而对方刚好是同性。
即使可以打破自己内心的枷锁,对外界可以勇敢、自信的做自己,可是在中国这个注重传宗接代的社会,父母的不支持、不理解依然是他们内心最大的阴霾。
在女儿对外宣布“出柜”后,她的父亲,一个原本很活跃很爱社交的人,逐渐封闭自己,变得深居简出......
”身为同性恋,我明白自己没有做错,可能此生唯一做的最错的事就是对父母”出柜“。我们一贯关系是那么好,我以为把最真实的自己展示给他们看,是充满信任和爱的表现,现在看来这做法有一点”自私“,竟让爱我的家人因为自己而承受这么大的压力......”
想起以前我的gay好友(那时他还是个“深柜”),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他笑说可能老了后就在个深山老林隐居算了。他渴望真爱和长久的陪伴却一直孑然一身;想起每次他父亲跟他打电话都是那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赶紧找女朋友;想起他每年春节都不想回家,可是也不是不想,而是怕;想起他总是一个人在外面漂泊得很累了,可是却无家可回。
性少数群体,不应该因为小众,而被标签化、特殊化,想这些话题被更多的cue,想让他们没有顾虑的在阳光下自由生活,而不是一味被逼迫呆在社会的阴暗角落里。他们,当然不是弱者,吃惊、过度关心都不是他们需要的,也许,他们更希望被平常心对待。
之琛 抑郁症
“抑郁症其实离我们很近,它很平常,跟感冒发烧一样。”
黑狗(black dog)在英语中是抑郁症的代名词,之琛用压抑、焦虑、过度依赖、热爱生活、被接纳、被理解这些词汇填充了这只“黑狗”。
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对身边所有事情都不感兴趣、每晚失眠,甚至会伴随自杀行为。
抑郁症患者痛苦在无法找到人生意义所在,痛苦就像是一种生理反应,潮水般席卷全身,压制不止。
之琛女友是2年的抑郁症患者,她最大的心愿是,意外死亡。
这样就不会对爱她的人感到愧疚了。
抑郁症的人,他们戴着2副面具做人,白天他们看起来和平常人无异,外向阳光;黑夜里却在床上辗转反侧,甚至随时做好准备和这个世界告别。
他们的病情真的会很反复,请不要责怪他们,因为他们已经在内心对自己责怪过无数次了。
对于患者自身——接纳自己
对于家人朋友——爱与陪伴
抑郁症者很常见,他们就在你我身边,更重要的是,将来我们也不确定,自己会否成为了其中一员。
宋超(北辰创始人) 价值金字塔
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简化成由三部分组成的金字塔模型,自下而上分别是生命需求—爱与归属—自我价值实现需求,即生存—生活—生命。
当我们每天疲于应付温饱时,我们不敢奢望谈爱;当我们在一段关系里痛苦挣扎时,我们无暇谈人生价值。
其实这个金字塔的实现并不一定是自下而上的,它可以越级进行。
如果带着这个金字塔去思考我们身边所有事情,例如工作、朋友、爱好、伴侣等等,当不同的人把不同的东西往不同地方放置时,这就是截然不同的生活。
例如,当工作放在“生存”的位置时,只是用来解决温饱没有盼头;当工作放在“生活”的位置,兴许会带来更充实的生活和更快速的成长;当工作放在“生命”的位置,它可能就变成了你奋斗一生的事业。
再例如伴侣,也许是两个人毕业后凑合在一起合租可以分摊生活费这种为了生存的爱情;也有很多是觉得只需要一起过“柴米油盐”生活,简简单单就很满足的情侣。可是当有一个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你敢说是出现在生命而不是生活里,TA是你的唯一,足够你珍惜,那爱情就成了你的英雄梦想。
铄生 合群与不合群
孤独和合群都是人类本能。
都说,人类是群居动物,都有归属于某个集体的需要。其实孤独也是人类的本能需求,人并不是和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皮肤这层天然屏障把我们和大自然隔开,人还是有退回到自己安全距离的内心需要。
既然孤独和合群都是本能之一,哪里有合不合群一说,只有合不合适罢了。遇到适合的群,大家的三观相近,磁场投契,我们便是迎合也快活的很,心理学里面说,遇到喜欢的人,是会不自觉做与对方一致的举动,心理上便觉得离对方更亲近了一些。在自己真心喜欢的群里,合群自有合群的快乐。
外倾型和内倾型人格也有很大的差别,作为典型的内倾型人格,我很享受并能从独处中获取力量,并且对于社交更加节制。当然我也有很喜欢的群、并不缺少的知己好友(并不多,可是对于节制的我来说足矣),可是我也不会为了保持表面的“合群”而每次都去参加活动(想起“每次”我就会崩溃),过多的社交活动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消耗,我需要窝在一个很舒服的角落恢复精力和沉淀的时间,可是这并不妨碍我很爱自己的群体、我的朋友们啊哈哈哈哈哈哈。
(在公司也有一群关系挺好的小伙伴,因为没有很经常性地“参与”围在一起吃饭(我喜欢一个人吃饭时放空的状态),只是随着性子偶尔出现,被称为“奇怪的小姐姐”=- =)
其实是否“合群”对于我来说不是太重要,我害怕太过依赖一个群体而损失自己的一部分个性,也害怕太过在乎在群体中的形象而变得患得患失,变得不像自己,一个独处中的人,才是自由的。
如果能构建自己的场,内心有足够力量和自信,不论置于何种人群中,都能形成自己稳定的场,散发自己独特的魅力,自然能吸引同频的人们来靠近,根本不需要去“合”,甚至能形成自己的群体。
觉得优秀又nice的人,自然会很受欢迎吧~与其去保证“出勤率”,还不如空出一些时间,好好提升自身,至少,弄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上面的话题有你感兴趣或者想跟我继续深入探讨交流的吗?欢迎留言或者面对面来跟我聊哦,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