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团团圆,初二障(才)过年,初三穷鬼日,初四涨外家(回娘家)。” 这是我们小时候常念的客家乡谣。
年三十小孩子最积极主动做的事就是采摘煮水洗澡用的长命草、百子树、樟树叶和柚子树叶。因为孩儿们都知道洗了澡穿上新衣就又长了一岁。
年三十之前还必须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因为年初一年初二是团圆守财时间不准扫地,到初三穷鬼日一早打扫屋子,把垃圾送到河边越远越好。
对孩子们来说新年初一是危险的日子。年三十的晚上父母长辈就告诫孩子:年初一要说好话,不做坏事,万一被人开了年更头(被长辈批评了),一年就不吉利了。所以调皮的孩子都是战战兢兢地过新年第一天的。
年初一早上我们家吃斋,斋菜里一定有大蒜、芹菜、葱和萝卜乾,预示着一年听听算算(顺顺利利),大家勤劳刻苦,孩子们聪明伶俐,家里财源广进。
年初一是家庭团圆的日子,一般不外出访客(现在这规矩也慢慢破了)。
年初二亲朋好友开始走动,这一天我家最少要开两桌饭菜。青春叛逆时期的我最烦祖母在回礼上的繁文缛节,多次吵嚷着祖母,让客人空手回下次就不会再来了。青春年少的我哪里懂得这里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的文化,现在想来实在羞愧。
年初三是穷鬼日,家里会比较安静。现在农村也逐渐城市化了,这些风俗习惯也慢慢淡化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不断强大,没有什么是值得敬畏的。这究竟是人类的进步还是文化流失的悲哀?
年初四是媳妇们回娘家的日子。小时候最喜欢跟着母亲去舅舅家。四个舅舅,每家一块猪肉、一大块年糕、半只鸡等等,母亲挑着沉甸甸的礼物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因为舅舅家有我不常吃到的香蕉甘蔗,还有舅舅对外甥女的宠爱,特别是四个舅舅几角到几块不等的压岁钱,所以从来没有觉得山路崎岖难走。一路的风景和那条摇摇晃晃的小木桥以及舅舅在半山腰上的小土屋已成了无法褪色的记忆。
我记忆中的年味还有祖母做的烟熏老黄酒,父亲用炭火炖的黄酒狗肉煲以及年三十12点放完鞭炮以后的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