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
在《关于“选择的方法论”》专栏留言中,我记录了得到“最重要的是选择”这个结论的思考过程。
那么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
- 你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最重要的(选择)。
- 你缺少做选择时所需要的条件和价值观。
- 在更多情况下,你是把不选择也当做一种选择。
那么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虽然形式不容乐观,但既然已经认清了事实,就要硬着头皮去贯彻执行这件事。
毕竟.....
提高自己的标准
我做的思考
如果将我现在的大脑比喻成一台处理器,这处理器的处理性能也就是能达到一只不能防水的电子表的程度。
在这样的处理性能之下,我能做出什么思考和判断?确实是一件有趣且值得记录的事情。
我可以添加哪些条件
在《关于“选择的方法论”》专栏留言中记录了笑来老师的思考逻辑:
人生选择最重要。而每个人做选择的根基就是他的价值观。锻炼自己的价值观,就等同于提高选择质量。做选择更深的方法论是添加必要的条件。
针对上面的逻辑我给自己列出了需要认真回答的几个问题
- 添加哪些必要的条件?
- 什么样的人需要?
- 多大程度上需要?
- 如何变成必须?
- 我选择做什么?
- 选择做的事情是否满足高频,刚需,大市场。
我可能会这么做
成长,选择 都是可以抽象成数据的处理
做成的这个产品的功能:
能够处理大量的文字信息,抽取出逻辑关系。
具体可以分成三个步骤:处理获取,对比,呈现。
处理获取
处理获取步骤大概是下面的这个样子,数据流在每一个步中都会做相应的转换,最终输出到目标中去。
对比
用大脑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将自己获取的知识和自己脑中的知识做对比,什么样的知识是有价值的:
1:新知识扩扩展了自己的认知边界。
2:纠正原先的错误观念。
3:让自己发现了原先不知道的事物。
能够将知识进行对比的先决条件是三个,发明出了高效的信息处理方法之后,
1:将文本文字转化成格式化的知识
2:将自己脑中对于世界的认知和知识进行格式化处理
3:进行比较,在原先对于世界的认知基础上
已经写的很晚了,我还没想好最终呈现的方式,等明天四五点钟的太阳吧。
我需要刻意练习这样几件事情
- 输出自己现有的认知
- 开发一套信息,知识格式化处理系统
- 将输入的认知和自己的认知进行差异对比,在根据自己事先添加的条件,将新知识以文字和图形化的方式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