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也有一周了,一开始就挺想写点东西,但是无奈拖延症患者伤不起。回想起去年一开始接到这个班的时候,当时感觉一头乱麻,高中孩子独立意识比较强,而且高一又稍微有点叛逆,加上我是新手,说实话其实有点费劲,不过一年莽莽撞撞的也就带下来了,很感谢我那几个同事兼饭友和给力的小班干部,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我可能也没有勇气继续带下去!等到今年上半年期末文理分班时候,有几个平时不善表达的孩子跑过来和我说,还想听我开班会,其实那一刻我内心是十分感动的,感觉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等到9月1号开学时候,我看着手里的高二理科班花名册,心里是有点无奈的,当时高一几个班我都带,孩子们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大部分我是了解的,并不是很好。而且选择学理科的孩子好多是家长强迫的,最严重是生源流失,一开学就转走好几个,仅剩30人,我进去班里的时候,感觉空气很压抑,有的低头,有的趴着,有几个学生还算积极,知道主动擦擦黑板,收拾一下讲台。我站上去以后,看到他们的样子,准备好的发言一下子没了心情,点了点名,后来就安排领书发书,一上午并没顾得上说话。中午休息时候,我仔细反思一下,回顾暑假北京学习的方法,想要找到一个快速让大家融为一体的方法,我选择了几个破冰小游戏。下午抽了一节课,进行了班级建设,反响还可以,但是还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于是我找来几个孩子谈心,从和他们的交谈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现状那种迷茫和无奈。我就想到了假期在TFC培训的时候,梁老师提到过一个凉水井中学,那么难的一个学校,最后逆袭成功,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要学会“创变”,我应该要带着学生克服目前的困境!于是我想到了小组式学习。
我周一到了办公室,就开始立即行动,我知道小组学习的灵魂人物在于组长,我找到班长,一起对着花名册一个一个的讨论过去,最后敲定了五个组长。然后把五个人叫来办公室,和他们谈了我的想法,孩子们一听要面对面一个组坐,都感觉到很新奇,非常仔细的听着我的想法。为了让组长和组员双向选择,我要求他们下午班会时候上去自我介绍,让同学们报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选择他们,让我惊喜的是,有一个孩子半路杀出要求当组长,我当然会答应。收集完志愿后,我带着组长们按照第一志愿优先,第二志愿参考的选择,那些报砸志愿的孩子,我让他们给自己负责,自己寻找组织,确定了最后的小组。
小组结束后,我就给各个小组长派发了第一个任务,让小组长带着自己的组员设计自己的组名,口号,理想和本月目标,每个组用半个小时时间讨论、设计,我想成年人也不过如此了吧!虽然仅有白纸和黑笔,孩子们却让我看到了他们多彩的一面!
根据每个组的设计,经过各组互相评分,最后敲定了各组在教室的位置,让他们小组互相介绍熟悉。随后我就安排了第二天的值日。
说实话,值日是我当班主任以来最头疼的一件事情,无法按时完成、出现值日“老赖”、分工不合理等等,都是我曾经碰见的问题!对于第二天的值日我的内心是忐忑的,因为毕竟一个组只有五个人,要同时完成室外和室内,我第二天去的时候已经做好不好的打算。谁知我进入教室时候,发现值日生都已经完成,当时那个组还有一个人未来,但是室内的孩子值日完,主动下楼要清理室外,迟到的孩子来了也马上下去,小组成员们其乐融融,看来我是多虑的,我当时就对这个组表示了赞同,随后几天的小组也都很棒,几乎我进教室时候,大家都已经开始坐在位置上开始背诵英语,在之前带班的时候,我是不敢想象的!
接下来我就就马上开始了小组的第二项职能——学习任务,高中阶段的预习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在去年教学中发现孩子们在高一阶段根本不会预习,于是我找到科任老师,和他们沟通交流,让每科的老师给孩子们布置第二天的预习作业,不要太多,五到十分钟能完成即可,我又找来课代表,要求他们主动每天去找老师要预习作业。但是我又考虑到孩子们下来根本不会主动完成这些预习作业,我就要求他们每天晚上大晚自习时间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由各个组长带领大家一起预习,一科一科的完成,一个一个问题的过。
今晚是我的自习,我陪着他们在完成预习作业,我的眼里看到了那些平时不爱说话的孩子,主动拿起了课本去讨论,我的耳朵里听到了大家热情的讨论声。今晚下课时候,我让各个组汇报今晚的任务,虽然孩子们没能完成所有科目,但是一开始的探索阶段是可以理解的。
这群孩子们开学一周的改变,让我十分震撼,虽然前路漫漫,我也在摸索,但我相信蜕变只是时间问题!我会和孩子们同在,期待他们今后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