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服务了8个月的公司离职已经2个周了。
期间,更多时间是在断断续续复盘这8个月的工作,毕竟还要继续在这个领域深耕,每一个阶段的经验和教训都很宝贵。
说是复盘,其实是在反思自己。这段工作旅程像面镜子,将以往的缺点放大地更为刺眼和无处躲藏。今天我想把跟运营相关部分的总结一下,其他的,我自己修炼就好。
先说平台,也就是公司。决策要稳!
我一直秉持的原则是君子绝交,不出恶言。离职就像恋爱分手,不合适者往往多于对错好坏。所以,对此次短时间内离职的原因不做赘述,但是,从运营人员角度,特别是高级运营或者运营总监级别,平台确实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我曾服务的是一家成立3年的进口跨境电商平台,是由零售领域功绩卓著的骨灰级大咖创办的。所以,有很好的领导人背书,这一点在领导人公关,种子用户拉取和资本领域确实有其他创业公司无法比拟的优势。
但是,副作用也很明显。大神老板因为操盘过现象级电商的创办和上市,所以在行业趋势的判断上眼光卓越,行业嗅觉也非常敏锐。可能是因为太过敏锐的原因,常会出现决策闪烁不定的情况,搞得执行团队疲于奔命,往往一个项目刚刚组局完成,就被莫名放弃了。我曾经在3个月内亲手放弃了4个项目,其中3个是我亲自参与组局,资源调用等所有流程的。
现在细致想来,这么多项目胎死腹中,确实心有不甘。其中的任何一个项目若能坚持过3个月,都会效果不错。其中,一个半放弃的项目在2个月后已经有了很好的成长曲线,可是,项目已经被放逐了。
总结原因,一是互联网都以能够小步快跑,快速试错而傲娇。确实不假,但是项目也必须要小跑起来,才能看出雌雄呀!而对很多操盘过大项目,更别说现象级项目的大神们来说,他认为已经到了可以做决定的时刻。
但,有个客观情况,大平台可调取的资源,与创业初期企业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对于日活千万级的大项目而言,随便产生十几万量级的用户资源轻而易举。可是对于创业公司,千级的用户量级都是宝贵和艰辛的。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营销高手都适合初创公司。初创公司更需要有从0到1的能力和耐心,这个过程,在资源,包括金钱,紧缺的情况下,体力化的运营换取少量资源投入,但是副作用是时间会更长。
同时,也想给求职者的建议是,如果不是特别擅长四两拨千斤,或者有没有足够耐力面对各种不完整和多变政策的话,还是不要去初创公司了。
而对我个人的经验是,一是适当的向上管理尤为重要。大神老板也会慌,犹豫,患得患失。这时就需要有足够的利好信息释放给老板,让他知道项目的进程和阶段性战果。哪怕这些效果不是数据化的。
我刚听说一个直播团队为了给老板信心,将年度计划提前至年中,全员拼搏。
二是,如果公司里的中高层频繁换动,就请小心了。
虽说成熟公司每年保持百分之十五的流动率,但是中高层作为执行的中坚力量过于频繁换动,就很危险了。因为每个方向型决策制定后,中高层是重要的执行分解和联动层。如果他们频繁换动,要么导致决策很难连贯执行到位,要么执行效果不好误导决策产生。
所以,运营高层在判断一个公司的前景时,除了市值和数据,高层动向也是可借鉴指标之一。
今天说了很多跟运营没有直接关联的反思,比较偏重平台和决策,仅为个人观察,定会有所偏颇。
明天将具体针对我所在的电商项目发现阶段,运营策略等比较具体的问题展开整理,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