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叶圣陶,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夏丐尊,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
书籍介绍
《文心》是夏丐尊和叶圣陶合作撰写。本书于1934年由开明书店集结出书,几十年间,此书已经重印了十几次,是一本专讲读与写的书。
主要内容
本书用讲故事的方法,讲了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三十二节课涵盖了语汇、字句、篇章的组织、鉴赏、读书笔记、创作,以及各种文体的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知识。正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说:“《文心》解决了中学生读书作文的三大困难。”其中第一大困难是:中学生,无论是读是写,学生不容易感到实际的需要。
《文心》在书中作出了回答:
例如,王先生问学生:“作文是无所为的玩意儿吗?是无中生有的文字把戏吗?”朱志青回答说:“不是,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王先生恐怕有一些学生不很明白朱志青的话,解释道:“他说作文同吃饭、说话、做工一样,是生活中间缺少不来的事情。生活中间包含许多项目,作文也是一个。”乐华说:“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犹如读书学算一样。”
王先生又说:“诸君作文,须永远记得他们的话。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
在上面的王先生的这段话里,王先生其实回答了作文的态度,作文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是有感而发,不是花前月下的无病呻吟,也不是举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游戏。
朱自清说的第二大困难就是:中学生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文心》在书中用一个个故事的形式,阐述了有关词汇,字与字之间的组合,字句之间的连接,篇章的合理安排,以及怎样开头和结尾,怎样谋篇,怎样写好一封信,怎样写好日记、记叙文、小说以及读书笔记。而且写好的文章读起来要朗朗上口,掷地有声。
我举几个例子给大家看看:
例如修改文章,王先生说:“诸君拣定了题目,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这个习惯必须养成,做不论什么事情,能够这样认真,成功是有把握的。”
例如文章的承接和转折,枚叔解释说:“作文、说话是一样的,在承接和转折的地方最要留心。一句话里边有几个词儿不得当还不过一句话的毛病;承接和转折的地方弄错了,那就把一般的意思搅糊涂了。这须得在平时养成习惯,每逢开口说话,绝不乱用一个承接、转折的词儿,一定要辨别前面后面的意思,这样作文的时候自然不会用错了。”
例如有关文字的知、情、意。王先生说:“文字是心的表现,可有三种分别,就是知的文、情的文与意的文。知是知识,情是感情,意是意欲。情意如不经知识的驾驭,就成了盲目的东西。”
其实我们平时的文章,也可以将文章分为知的文,情的文,意的文,这三类文章内容。
再例如在本书的第九章写了“文章病院。”这一章中指出了文章中常见的几种错误。朱志青说:“用词、用语不恰当,该用这个词的却用了那个词,该这样说,却那样说了。再有就是“意义的缺略和累赘。”朱志青说道:“一句话里,意义没有说完全,就不成一句话。反过来,说得太啰嗦了。把不相干的东西都装了进去,也同样地不成一句话,这种毛病的原因在于不曾把意义想得周全;如果写作者的言语习惯不良,平时惯说那些支离的、累赘的话语,写起文字来也就会有病。”
朱志青又说:“一句话,前后不相连贯,一串话里彼此不相照应,这也是重大的毛病,这种毛病可以叫做'意义不连贯,欠照应'。”朱志青说:“许多例子归聚起来,不外乎三种毛病:用词、用语不恰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要克服这些,只须在思想习惯和言语习惯上留意。
又例如触发,文章中说: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情感悟到其他的事。
再例如有关记叙和印象的描写。枚叔说:“也不限于游记,除了说明文字和议论文字,都可有两种写法,一是通常的记叙,一是印象的描写。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是对人物的一个印象的描写。
例如,语汇与语感以及语调,在书中都作了描写,我就不摘抄了。
朱自清说《文心》解决了的第三个困难是: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总想创作,最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
在这方面,《文心》的第二十九章,就写了有关“习作创作与应用。”
我摘录文中的一段话来说明一下。
李先生继续说:“方才王先生把作品分为创作、习作与应用之作三种,这是很对的。三者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习作,习作是练习手腕的基本功夫,要习作有了相当的程度,才能谈得到应用,才能谈得到创作。习作是一切的基础,应用之作和创作都由习作出发。至少该一壁创作,一壁习作。真正的文学家,是至头白亦手不释卷,寻求文章的秘奥。”
从李先生的这段话里,我联想到我们平时的有关“日更”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把日更当作一种习作,一种基本功的训练,只有多写,多练,勤学苦练,才能在自己的创作的路上走得更远。
《文心》中还有关于怎样写读书笔记,有关小说和记叙文的区别,怎样鉴赏一篇文章,以及怎样组织一篇文章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待大家自己去看吧!
好句分享
文章的创作亦如此,题材虽已准备的很成熟,很好了,如果他基本功夫没有打实战,文句未通顺,用词多错误,那么即使写了出来也很糟糕。我方才说过,发现题材并非难事,一般人只要能留心,随时随地都可发现的,可一般人却不能像文学家画家似地写出像样作品来,这就是因为一般人未曾预备为创作上所需要的手腕的缘故。
希望能致力于生活上的修养,从生活的根源立脚来做修辞功夫,切勿误信,说话与写作可以琢粉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