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对所有事情都心生厌倦时,你就会想到他。一想到他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生活着,存在着。你就永远不会对生活绝望,反而能产生些许信心。于是,重新投入生活的怀抱。”
小的时候,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经营”友情。为什么我们越长大,真正的朋友却反而在减少呢?我想大概是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经营一段新的友情。学生时代,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除去睡觉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大多和朋友在一起,即使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也不可避免会有事发生。而友情的滋养就是从拥有共同经历中获得,相同点总是能让两个刚接触的人迅速找到话题进而有机会更加了解彼此的途径。
然而有了“诶,你也喜欢周杰伦吗?我也是!”之后,我们就真的会成功和对方成为朋友吗?从大学开始,每个人都开始计划安排自己的生活,逐渐向独立个体成长,空闲的时间不一样所以我约她出来吃饭的时候她和另外一个朋友约好了一起看电影这种事实在平常,对于交情深厚的朋友来说这不算什么,但是如果我刚认识你,却因为这样的“巧合”三番四次错过,我想我和你的关系也就多半是个点头之交。除非之后再出现什么契机,使我们的生活轨迹在一段时间里重合。
其实我们都在逐渐培养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圈子,特别是开始踏入社会之后,我们发现朋友不再是单纯的聊家常、谈感情,更常见的是彼此存在相互利益关系的人。在我看来,需要讲究报答和利益往来的人不能算是朋友,朋友应该是不计较回报为你付出但是很高兴你对她的付出有所回报的对象。然而身边总有这样的人,他们冠以“朋友”的称号给你,却只想着如何从你身上得到最大化利益。不是说这样功利,而是我们都在更加适应社会,适应从学生到社会人士的身份转变。
也正是随着我们年龄不断增长,接触到的不同群体,来自不同职业的信息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即将走的路。我们的人生道路越来越明确,成为一个很窄的方向,理所应当更加清楚什么样的人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同时,我们对于“朋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我们自身在不断提高上升的必然结果。所以后来,能称为朋友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我们和朋友的关系又因为有了明确对象,关系而变得更加紧密,相反,和泛泛之交的关系越来越弱,这都是我们适应社会能力不断提高要经历的过程。
一开始勉强自己和貌似好朋友的陌生人打成一片,喝酒聊天,后来还是觉得与其这样不如一个人安静看完一本书来得舒服。毕竟结交到好朋友是多么奢侈而讲究运气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