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在我每天写的流水账中匆匆而去,夏还未走,秋就来了。
以前从不关心什么节气,只是在老一辈口中得知各种节气民俗,什么时令吃什么美食,小小的仪式感让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凑个热闹。
元旦过后,琳送了本节气手账给我,漂亮的呦……至此,即便我不关心节气也被动知晓了。除了我自己写写画画的,圈圈涂涂的,整个本子制作精美,内容丰富,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从小生在北方,长在北方,一年之中四季分明。虽然北方的盛夏也是三十几度的高温,让人酷暑难耐,但还是喜欢她的热烈繁盛,所以立秋了,我只能抓住夏天的小尾巴,生拉硬拽,再享受些时日。
一场秋雨一场寒,都下了一夜一天了,这是第二夜,到现在也没有停的意思。让人心里不免寒凉,更惹惆怅。
大家都说今天应该吃饺子。在中国,或者说在北方,好多节令和重要的日子都是要吃饺子的,我不知道为什么,但中国的饺子文化积淀已久,传承至今。薄薄的皮儿,满满的馅儿,一捏就裹住了幸福和团圆。
小时候奶奶喜欢包饺子,虽然已到了脚步蹒跚的年纪,但是包饺子的手法和速度熟练又利落。记忆中,奶奶从不在厨房包饺子,佝偻着瘦瘦小小的腰背,每擀一下饺子皮儿,身子就往前晃一下……旁边躺着瘫痪卧床的爷爷。那时太小,并不知道到底是爷爷爱吃饺子,还是奶奶爱吃,总觉得那个年纪大费周章的,不值当。只是爷爷去世后,再没见奶奶包过饺子。
每次期末考试都拼了命的拿第一名,就是为了放假后和妈妈谈条件去姥姥家的时候底气更足。姥姥家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漫山遍野的花儿,水洗的蓝天,一碰就化的云……杀鸡宰羊自是当地热情的待客之道,只是我从小不食羊肉,地道的草原羊更是入不了口。还好姥姥一双巧手让我吃的心满意足。雨后新采的蘑菇,小菜园里的绿叶菜,刚捡的热乎乎的鸡蛋,一会儿就做成了热腾腾的饺子。只是每次我吃水饺,外公吃蒸饺,姥姥屋里屋外又蒸又煮的,很是麻烦。
小时候爸爸工作忙,经常出差,每次出门前,爸吃着妈包的饺子,妈给爸整理行李。回来时,爸吃着妈包的饺子,妈摆弄着爸带回的礼物,一边埋怨爸乱花钱,一边舍不得放下,脸上是掩不住的笑。偷偷问过爸,怎么那么爱吃饺子,爸说:哪有,是饺子更有家的味道。12岁那年,妈教我包饺子,说以后长大了走远了,也不至于太想家。当时觉得这根本就是两回事。念大学时,想家了,买了饺子一个人吃,一边吃一边哭。放假回家,吃着妈包的饺子,一边吃一边哭。
每个周末去看婆婆妈,她老人家最爱给我们包饺子,一边包,一边讲我先生小时候的故事。逢人就夸,我那个儿媳妇,聪明能干,饺子包的又快又好,现在的年轻人,哪有几个会这的。尽管她知道我在家里从不下厨的,都是她宝贝儿子做饭烧菜。
可能是基因的强大力量,又或者是环境影响,儿子旸旸也喜欢吃饺子,各种馅料都从不拒绝。有时候觉得我这个媳妇和妈妈当的惭愧,也会良心发现包顿饺子给他们爷俩吃吃。用旸旸的话说:”除了烧水、煮粥,这就是我妈最拿手的了。”旸爸很仗义的替我出头:”还敢嫌弃你妈,你快找个什么都会做的媳妇儿,也来孝顺孝顺我们。”
今天立秋,一直下雨,因为没和大家在一起,所以我们一家三口没吃饺子。旸旸说,饺子要大家热热闹闹一起吃才好。
春有春节,饺子是主角。什么时候秋能有秋节,让我们隆隆重重的吃个饺子,吃出小时候的味道,还有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