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班主任的话语权是非常重的,在我的周围就经常出现很多只有班主任才能够管的住的班级。经常有的老师向班主任抱怨班级难管的时候,班主任就说:“我管的时候很好呀。”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班主任和非班主任老师是不一样的,但是哪里不一样却少有讨论。所以我尝试这从隐形规则这个角度去解释其中的原因,同时看看能不能解决只有班主任能管好的班级问题。
班级管理最重要的是管理的一致性,我曾经在《小学生和大人其实一样——论管理的一致性》里面讨论过这个问题。这里我补充说明为什么及时性和严厉性不如一致性重要。因为管理的效果实在未来才显现出来的,这里要提到一个经济学概念——机会成本,听课和不听课的收益是互为成本,选择听课就放弃了不听课的收益,选择不听课就放弃了听课的收益。不听课的收益是做其他事得到的好处(做小动作,和同学讲话),同时也要减去不听课被抓后被罚的损失。听课的收益包括知识的增长,老师的表扬等等。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听课就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听课的收益,主要就是提升教学水平,但这不属于管理的角度,所以就不讨论。第二就是降低不听课的收益,首先不听课做其他的好处大小并不是由老师决定的,它是由学生的主观认识决定的,要改变这一点需要老师长期耐心的教育使学生的认知发生改变,短时间是不能改变的。那唯一能够入手的就是不听课的惩罚。但是这不就说明了严厉性其实更重要么,因为越严厉不听课的收益就越少么?
这里我们要知道不听课的好处和被抓的之后的处罚在学生决定不听课之前都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所以学生在衡量两者的时候进行的是主观判断,这个主观判断主要依据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如果学生对一个老师知根知底,知道这个老师上课非常严格,那么除非特殊情况,学生一般不会不听课。同样如果知道这个老师好说话,就会肆无忌惮的不听课。尽管如此学生的行为也是可预测的,而管理不就是要做到可预测,可控制么。所以要管理好学生主要是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对老师管理的预期。而这种预期是在一次一次的与学生的互动中建立起来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学班主任带班一般要比课任老师好,因为在小学班主任大多由语文老师担任,而语文课是小学课时最多的课,说明语文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发生互动,然后师生双方共同建立起一套班级管理的制度。而这种制度很有可能是隐形的制度,并没有写在文字上。
所以经常看到那些虽然很严格但是班级管不好的班主任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建立起这一套隐形的制度,因为他不是写在文字上的,所以其实非常的脆弱,需要师生双方的小心维护,尤其是老师。但是很多老师自己总是打破这种制度,主要表现为前后管理的不一致。所以如果做不到管理严厉,那只是制度制定的不合理,但是如果做不到一致性,那就等于没有制度。
小学班主任和学生互动而建立的一套隐形制度本质上是和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约束是一样的,好处是如果每个人都遵守,这样的管理成本是最低的,但坏处也一样,这种制度其实非常的脆弱,因为他没有强制力。
上面写到隐形制度需要师生之间反复互动才能获得的。但是对于隐形制度的定义还是不明确,我试着下一个定义:班级中所有人共同遵守的约定,但同时没有明文写出来的制度。对于为什么没有明文写出有以下三点原因。
一、有些隐形制度没有办法让其他老师使用
比如很多有经验的老教师只要一个眼神就能让吵闹的班级迅速安静下来。但是你换一个其他老师那就不行了,哪怕他的样子和那个老教师一模一样。这样的能力本质上是师生之间的熟悉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它其实已经变成了那个老师的风格了。所以这样的规则是写不出来的,总不能写“当老师摆出一个严厉的眼神的时候全班都要安静”这样的规则吧。
二、有些隐形制度没有办法放在台面上说
这种制度最典型的就是体罚,因为中国的教师法是严格禁止体罚的。但是体罚作为一种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管理方式,能够存在这么长时间,一定有它的道理。而事实上中国在各个学校都存在这各种形式的体罚,真要斤斤计较没有多少老师绝对没有体罚过学生。
不过我知道一种非常高明的管理学生打架的一种方法:让打架打输的人承担主要责任。确实我看到用这种方法管理的班级学生一般不会打架。打架一定是双方的,如果是单方的那就叫欺负,这样老师就很容易就能确定主要责任在谁。当双方打架之后又告到老师这里,老师一般要做两件事:确定责任和批评教育。而处理的好坏在于确定责任,但是处理过这种事情的老师都知道这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就是因为责任难以确定。按照谁先动手谁负责,那个先动手的就会说另一方先说坏话,按照谁先说坏话谁负责,双方又会争执不清。最后一定是一团乱麻,这个时候一般老师都会各打50大板,少数老师会将情况搞清楚,确定好责任,但是这是会非常浪费时间的。所以谁打输谁负责就没有用以上的缺点,责任确定非常简单,打输打赢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所以就节省了很多管理成本。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打架产生的后果有一个明确的预期,知道打不赢就不会去打了,被人打也会忍住去找老师,也就会减少那些身体比较弱的人故意挑衅那些身体强壮的人的事情发生。
但是这种制度是绝对不能写在纸面的上的,他虽然很有效,但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
三、有些隐形制度太琐碎而被忽视
这样的制度是最多的,因为它非常的琐碎,单个拿出来几乎不值一提。如:桌子该怎么摆放,午餐如何分配,作业如何上交。但是这其实非常需要写出来,这不仅是写给学生看的,更是写给非班主任老师看的。这样非班主任老师就可以按照这个班级的统一规则来进行管理,这样也就做到了管理的一致性。但是因为每一项实在是太琐碎了,所以在面对单一规则时容易把它忽视。所以其实班主任应该吧这些规则全部写出来让其他的老师也能够按照这些规则管理班级,尤其是对新老师有帮助。
但是要完成这样的工作也绝对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否则早就有人去做了。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我只是看到了频繁更换班主任不利于制度的稳定。这背后还有什么困难和改进方向需要继续观察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