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朝鲜使臣出使日本,行前向清政府请求将清朝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清廷称,藩属国不能用五爪龙旗而只能用四爪龙旗。当时,朝鲜对日渐没落的清廷已不再惟命是从,拒绝了四爪龙旗的要求。
那么,用什么样的国旗呢?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节马建忠(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之弟,《马氏文通》作者)太极八卦旗的建议被采纳。这样,最早的朝鲜国旗是一面白底黑色图案的太极八卦旗。后来,一名英国使节从美学的角度对这面旗做了修改,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把剩下的四卦斜向对称拉伸,使图案呈长方形,把阴阳鱼图案改为红蓝两色——这样就有了现在这样的韩国国旗。[1]
太极图中的阴阳鱼分界线为反S,而韩国国旗中阴阳鱼方向与太极图相反,分界线成S,也没有眼睛。太极图的八卦方位似有两种画法,一种已如前述,称为文王八卦;另一种称为伏羲八卦:乾(7)南,巽(6)西南,坎(2)西,艮(4)西北,坤(0)北,震(1)东北,离(5)东,兑(3)东南。这个图相对的两个卦象互补,相对位置的两个数字之和都是7,规律性优于前一个。若坎离对换,顺序上就更规律了。这样的方位,道家或有所本,看起来数学家并没做什么贡献。另外,中国古代的方位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适合面南观看,和现代地图相反。韩国国旗把伏羲八卦左转45度,且只保留其中的乾坤坎离四卦,没有震兑艮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