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八点迎来了开营以来第一次分享,来分享的嘉宾是训练营的重量级嘉宾马可老师,听起来是元朝时远涉重洋来到中国的马可·波罗。他是一位有着十五年记者经历的大咖,获奖无数,写过1700多篇新闻稿件。后来,马可老师开始反思什么才是真正快乐的文字,正如他说的,当写作成为一种不得不执行的工作时,反而没有了当初的快乐,总感觉写作不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有种带着镣铐的痛苦。
后来,老师心里的愿望愈来愈额强烈,于是决定无论无何,先从原来的岗位走出来,没有给自己留什么后路。走出新闻社的大门时,老师的心反而轻松了。他觉得应该再写一点什么文字,因此,他一边做义工一边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社团,写着快乐的文字。
能做自己最喜欢的事,是幸福的,幸运的。但是纪实性的文字如何向文学性的文章过渡呢?马可老师也说出了他的困惑。
1、开始写的时候,无比痛苦,写不出来
2、写不长。三言两语就没话了
3、写不好。写了很多,别人不知道在说什么
4、写不妙。文章缺少一些点题金句、妙语。
后来,老师说起曾经看到的好莱坞编剧之父罗伯特·麦基写的一本书《故事》,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现实是一个纯粹的事实,而另一端是纯粹的想象,这两者之间,存在一个变幻无穷的“光谱”,所有风格各异的小说故事,便游移于这光谱之间。
原来,我们写文章,并不一定有好词好句,文辞华美,也不是把自己所知一股脑全倒出来,而是在现实、文章中找到一个媒介,称为我的感受,巧妙地翻译出来。
因为有了独特的感受,才形成了我们自己的文章,这是我们出于本能的写作,只有听从自己的内心,我们的主观意志才不会抵抗,才更快乐,写作才能更持久。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感受呢?
写作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这几乎成为一个共识。然而这个观念也会带来副作用,我就如此。我现在经常要查查资料,因为害怕写出来的东西在胡说,更可气的是,好不容易写了一大堆,没想到这个人在历史上名声这么差,搞得自己就很纠结。
是继续看书呢,还是继续看书呢?不看书,好像再也不会写了。
老师分享自己的心得,每次写的最好的文章,还真不是看书所得,而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但凡最能打动人的文字,不是输入什么资料,什么词句,什么套路,而是输入感情、输入爱,这样文字才会拥有灵魂、拥有意蕴。
所以,我们要调动自己两方面的能力,即写实和想象。
由于写文章的时候,是一种线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在构思的时候,应该采取图像来展示的方式表现场景。运用右脑擅长想象的功能负责传送图片,而左脑负责翻译。
描写的时候需要把场景做一次定格,需要选择切入角度和描写顺序。
接着就是让静态的图片在脑海中动起来,让事物中存在某种联系。
最后,可以把自己代入场景,想象自己就是描写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棵树、一个物品,这是一种聚焦的方式,更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马可老师讲的方法非常实用,今晚听了受益匪浅,感谢马可老师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