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后,一直跟随孩子的长大而不断学习。由于工作需要,参加了不同领域的儿童发展学习课程。经历11岁的优雅后,一直在紧张地迎接12岁小叛逆期的到来,结合所学课程及读书内容,根据高梓朔自身特点,总结摘要出相关问题的总结与扩展。
高梓朔的特点:社交强,想象力丰富,有些艺术细胞,运动能力不错,逻辑与记忆力稍弱,做事有些虎头蛇尾倾向(联想到意志,但发现不全是)。
关于他自身的优势,部分是天生决定,部分是环境影响,今天重点说一下环境及稍弱的部分。
环境
环境是影响孩子最大的因素,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儿,都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成人的样子,是孩子直接可以看到并吸收学习的。没有参加学校两次的家长课堂,在群里的分享中看到了滕爸滕妈们,都是很值得学习的榜样。
在这我以PW测试结果为例,说一下环境的力量。高梓朔的测试显示他是一个感官不敏锐的孩子,但其实他有着很敏锐的五感。我想这应该是后天环境养成的,测试结果可以给我们一个指导,不过同时认识到后天的环境完全可以重新塑造一个孩子。
在这一部分我们全家都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整个家庭的节奏需要清晰、固定下来,这就是对孩子习惯养成最好的帮助。另外我们要时刻保持觉知,给孩子展现可以模仿的样子。
逻辑思维
在孩子刚入蒙氏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认为高梓朔是一个对数学数字十分敏感的孩子。所以建议进行敏感期学习,四岁开始进行数学数字的学习,两年后孩子终于坚决地进入华德福幼儿园。小学的时候,我发现他的逻辑思维并没有那么好。三四年级以后 ,我逐渐的认可这个事实,逻辑思维弱,精细动作弱,同时又抱有信心,因为真正的思考发生在14岁。
在我认识到的层面上,逻辑思维弱就意味着阅读理解弱、写作弱、记忆能力也弱 。这有可能是天生带来的,也有可能是零到三岁进行了过多的干预和帮助。在这个年龄,不能期望孩子有太多的改变,做力所能及地帮助,同时接纳事实。
这两年在我的学习体系中,找到了一些可以发生改变的方法。孩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小脑组织松散(仅限于自己孩子,并不能将逻辑问题全部归于此 )。有一些相对的方法,比如感统训练的推球运动,是刺激脑干的练习,韵律运动相关的小脑脑干动作练习,以及优律诗美相关的运动。
在此我想补充一下相关思考的认知,逻辑思维不等同于思考,但有重合及相关性。思考地真正发生要在14岁,直到21岁前额叶完善后发展成熟。
思考(下面这段摘要于美国阿斯特丽德的著作)
生命力和形塑力在生命头七年会转化为思考力。人的一般意义上的思考力,实际上是由形塑和生长力提炼而来。可以观察一下思考的品质与物质身体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当身体的生命力受到负面影响时,例如疲倦,压力,过度刺激疾病等,会同时影响思考力。反之,错误散乱、没有逻辑的思考,也会对物质身体的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
例如,当思考紧紧地为信息的收集时,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一些影响。因此,孩子们的主课应该有一种清晰逻辑,潜在的顺序和结构,孩子们对此并未需了解,但是他们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实际上,在做每一件事时,都应该有这样一种内在的清晰,它能增强孩子和成人的思考力,也能塑造出更为清晰的思考。
由此可见,成人内在的清晰对儿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记忆力
逻辑思维弱的孩子同时会有记忆力弱的现象,这样的孩子或许只能通过更多倍的努力。我的确看到高梓朔记忆词语及背诵的速度慢,但同时发现他对感兴趣的内容记忆速度很快,所以暂时没给孩子下定论,这里或许是因为边缘系统记忆特点造成的(海马回)。
总结及分享一下有关记忆的其它认知知识——记忆的构建。
掉牙之前的孩子,没有真正的记忆,他们拥有的是本地记忆(联想记忆),为了推动记忆发生,他们需要靠实体的存在。当他看到某一个物体或者地点的时候,他会联想到在此发生的事情或物体。约四岁开始,儿童开始经历类似的韵律记忆阶段。孩子们喜欢一遍遍听同样的歌曲,有押韵的诗歌,押韵本身可以帮助记忆的发展。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九岁,当韵律记忆的时间越久,对后来的记忆力越有帮助。所以对记忆进行系统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那些不恰当的记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即使七到14岁的时期,抽象的智性概念,对记忆仍是一种负担。什么可以激活和强化记忆呢?也还是那些韵律性的、艺术性的活动以及想象的图景。
施泰纳博士的三条黄金法则:
智性的概念使记忆负担过重。
艺术性的活动激活和构建记忆。
意志性的活动,加强和巩固记忆。
九岁到12岁之间,儿童的感受与逐渐被唤起的认知能力整合到一起,但是他们需要体验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在这几年,知觉仍然是一种艺术化的创造性的过程,而不是一种体验客观世界系统的思考过程。这时开始出现对过去和未来的感受,在9岁时,这种感受更多指向过去。12岁,在朝向未来。这种对未来的开放。在九到12岁阶段,会为他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更大的视角。感受的元素会对人的记忆力有强大的影响。
大约12到14岁,抽象记忆的能力开始得到发展。记忆的弱化,就是思考过程中意志的弱化。要想增强思考中的意志,提高专注力。可以先让孩子仔细地观察事物,然后把视线转移,请他们尽可能细致地描述观察到的细节。
了解这个记忆构建后,会有些新的想法。其实想让孩子掌握学习知识点,是需要颇费一番功夫的,恰当练习,及与韵律和情感体验结合的。
情绪
近段时间发现高梓朔有了不同以往的表现——爱憎分明,有了喜爱和不喜爱的强烈的情绪。也偶尔会有情绪地回应我的呼叫,了解一下背后的理论知识。
在11岁到13岁之间,开始诞生他们的情感体,也就是感受从物质身体中解放出来,因为智性的觉醒,感受中想要思考事情始末的愿望也随之觉醒,同时越来越个体性。他们现在比过去更容易进入自己的内在中,这个阶段的孩子在同感和反感之间摆荡,喜欢和不喜欢这些情绪也会骤然爆发。自我平静和清晰的指导力量还未能充分的发展,还未能把握那些动荡的情绪。思考的平静力量需要借由成人给予和塑造。在这个年龄段,老师及家长应该是孩子天然的权威,充满爱的权威。(此段根据阿斯特丽德的书籍整理)
这个权威不是单纯的严肃,而是带着爱的清晰又坚定,以身示范的榜样。
由此我开始有意识地调整了与孩子的相处。
有意识地与他对话,尽量少的语言,尽量不去重复与唠叨。
尽量对他感兴趣的东西给予关注了解,增加交流沟通。
在孩子面前,尽量不使用手机,陪伴孩子时不拿手机。
尽量温和与温柔地对待 ,每晚睡前按照他的需求推拿或者抚触运动。
做事态度
关于虎头蛇尾,其实是我一直最介意的问题,人的智商会存在差距,但最重要的还是态度,我经常跟他说态度决定一切。
从成长环境里找原因:小时候成人的过多帮助和干预,造成了他在需要挑战的时候经常得到成人帮助甚至替代,于是很少有机会从始至终独立完成有挑战的事情。
在一个儿童大脑运动学习课程里,我又发现了另外的一个因素——原始反射未整合好。左右方向的感觉问题,肌张力的问题,做事虎头蛇尾的问题,写数字排列间隙的问题,都基于某个原始反射没有整合好。
其实小时候造成的影响,长大后弥补是很艰难的,但基于这个了解,我们可以有信心对孩子进行重塑:
第一,需要及时随时地去关注、引导他所做的事情,有步骤有计划,从始至终。
第二,坚持进行韵律运动练习,重塑身体与大脑。
下面三个方面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要素,一并整理出来。
物质身体
物质身体的生长由零到七岁的头部转到九至12岁的韵律系统,然后到十四五岁进入消化系统和四之中。
孩子换牙以后,我与一股生命力一起工作。焦点由物质身体转向了以太体,呼吸和循环的中部系统。成人的呼吸基本上是4:1的节奏(脉搏与呼吸的比例)。这个节奏是12至14岁间建构起来的,所以在7到14岁,韵律活动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孩子构建一个健康的节奏。同时压力与恐惧会影响到韵律系统的健康。
另外,六年级的孩子想要更多的经验,抽象和有意识的理解,同时发生的是肌肉的硬化,以及由此形成了肌腱。在此之前,运动都朝向肌肉本身,现在在朝相肌腱。心灵中发生的一切,都会影响物质身体。肌腱是肌肉和骨骼的连接部分,表明孩子不在以感受的方式体验节奏节拍,而是进入思考领域。
音乐
九到15岁之间的孩子,情感生活开始呈现出来。音乐本身对协调情感起到重要作用,能为我们的一生带来心灵的滋养。而在青春期,高质量的音乐给教室带来的和谐作用尤为显著。心灵会感到这种和谐是一种慰籍、自由扩张的体验,这些感受,对正在经历内在的不和谐、情绪起落、身体笨拙的青少年,特别是男孩子很有助益。五年级以后如果在主课开始的15到20分钟内,将外在的身体的活动转为内在的心灵的活动及音乐性的活动,学生们会从中受益。这也意味着对于中间年级的儿童,教师应将关注点从意志活动转向感受和韵律系统。在教师与同事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始终存在着情感的流动学习就是在这情感之流中发生的,情感和情绪,对激励学习有着巨大的作用。
(书摘,美国阿斯特丽德)
童话,神话故事
故事是有教育与疗愈作用的。幼儿园的孩子,我们给与美好结果的经典的童话故事,这些故事里每一个角色都代表不同的要素。小学以后,他们就需要黑白分明,善恶分明的故事,光明战胜黑暗,对应他们的内心状态,培养内在力量。四五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好对应的是希腊神话和罗马神话,他们现在内心的状态所对应的就是希腊人和罗马人。
关于以上,个人比较有体会的一点,如果孩子的发展没有被阻碍或影响,他们自身是有智慧的存在,他们的需求会自己展现出来。比如:
小时缺少爬行的孩子,六岁左右会在地上进行爬行(我理解一是身体发展的需要,一是对应的亲动物性)
三年级的时候,他要亲手制作一个小房子放在院子里(刚好对应身心发展的需要)
四年级他主动要求学唱歌。
五年级他要求看古希腊罗马神话。
由此可见,让孩子成为他(她)自己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