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逢人说项
【释义】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出处】唐·杨敬之《赠项斯》:“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杨敬之,一个陌生的名字。
但若把时光回溯到唐文宗时期,在京城长安,杨敬之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因为在大和九年(835年),杨敬之由户部郎中升为了国子祭酒、太常少卿。
这国子祭酒,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最高学府的校长,在唐代官场上,这可是仅次于宰相的角色,在以文取仕的社会大背景下,其说话的力度可想而知。
能登上如此高位,没有一定的文学实力,那可不是容易办到的。杨敬之因之前有一篇《华山赋》为韩愈所称道,所以他在当时士林中很受追捧。
杨敬之乐于与喜欢写诗作文的人结交,也不管对方有名,还是无名。
会昌三年(843年),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书生,带着自己的诗卷,从南方来到了长安。他叫项斯。
项斯是浙江台州人,二十多年前,在他二十来岁就曾到长安参加过进士考试,可是连考几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当时,项斯也曾主动去结交京城名士,以期得到荐引。在所结交的人中,水部员外部张籍对他最为赞赏,但对他的仕进却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连续落榜,让项斯很是沮丧。像很多失意文人一样,他也有了隐居的念头。
那年,离开京城,来到杭州,登上径山的朝阳峰,在峰顶修筑了一间草舍,他真的隐居下来了。
隐居期间,他不修边幅,任性放达,就像一个野人一样。
很多的时候,他会头戴一顶野草和苔藓做成的花冠,身披一件用鹤鸟羽毛做成的蓑衣,走到松树林中,头枕着白色的山石,或念念有词,或高声吟诗。
有时,他也会在清幽的路上漫步,听溪水淙淙和缲丝声声,看峰影移动和鹿群飞奔:
山 行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有时,他也会和元瑞、道阳等僧人交流谈心,以消内心烦忧,一个人的时候,他也会常常思念着那些熟悉的寺僧——“寂寥犹欠伴,谁为报僧知。”(《宿胡氏溪亭》)
他在隐居处待一段时间,就会下得山来,寻找属于他自己的诗和远方。
他去绍兴、衢州、永嘉、天台……
他去江苏淮阴、安徽当涂、江西彭蠡湖、湖北襄阳、湖南苍梧山……
他去云南宁州、四川平武、广西边州、甘肃泾州、山西舜城……
他去咸阳、临潼、渭南……
在异乡的路途中,有时,那声声蝉鸣,也能勾起他心中的思乡之情:
闻 蝉
动叶复惊神,声声断续匀。
坐来同听者,俱是未归人。
一棹三湘浪,单车二蜀尘。
伤秋各有日,千可念因循。
累了,他就再回到隐居处,用清心寡欲的方式慢慢调理自己的内心。
春天里,山洞旁一朵迟开的野花,让他禁不住想到自己的处境:
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时。
当春无半树,经烧足空枝。
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
此中人到少,开尽几人知。
项斯有意将自己与外界隔绝起来,但他却并不想因此被埋没下去,内心里,他还是憧憬着能有春风得意的那一天,能有一片可以施展个人才能的天地,“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归家山行》)。
终于,已到奔五之年的项斯再一次出山了,他来到了长安。
因此,杨敬之和项斯两个人有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会面。
在国子祭酒杨大人面前,项斯恭敬地呈上自己的诗稿。
杨敬之一首首读下心,他读到了作者的孤独,也读到了作者的志向,更读到了他所中意的那种才气。
自然,杨敬之读完诗后,给项斯的反馈应是:好,是可造之才,我给你点赞!
此后,杨敬之见人就夸项斯,说项的诗如何如何好,人品如何如何优秀。他这样一下定论,别人便都以为项斯是个了不得的诗人,项斯在京城也就一下子红了起来。
项斯再见到杨敬之时,杨敬之还专门写了首《赠项斯》给他:
几度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有了杨祭酒的赞赏,第二年(844年),项斯再去参加进士考试,岂有不中不理?
中了,刹那间有春暖花开之感。趁着得意时刻,项斯与一同上榜的几位进士,来到樊川竹亭摆宴庆贺:
相知皆是旧,每恨独游频。
幸此同芳夕,宁辞倒醉身。
灯光遥映烛,萼粉暗飘茵。
明月分归骑,重来更几春。
得意之后,项斯就被授予润州丹徒县尉,若干年后,卒于任所。
纵观项斯一生,如果没有杨敬之的“逢人说项”之举,他的名字可能真的会消失在历史云烟中,不再被人记取。而如果没有项斯,谁又会记取杨敬之这个名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