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于十九世纪末期诞生,但是在1820年至1870年间,印象派经历了曲折的孕育
印象派是现代艺术的先导,现代艺术运动之一。大部分普通人或多或少都看过几幅印象派的画,他们通常会觉得这些画主题清晰、清新无害,模糊朦胧、有某种独特氛围,赏心悦目、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比较传统的人们甚至认为印象派是现代艺术中比较正常的艺术,没有任何难以理解的理念或毫无意义的抽象。
今天的人们能够很容易就接受印象派,但在印象派诞生的十九世纪,印象派的画是根本无法被艺术主流界所接受的。印象派诞生之初最主要的斗争,是起因于年轻的先锋画家和当时的官方学院派画家之间的理念斗争。
一、学院派和印象派的理念区别
学院派——高贵而精密的制图术
人们观看学院派的风景画,会觉得方向很容易辨别,位置非常理想。
学院派要求艺术家们用神话、宗教、历史、古典为基础,创作出如画的风景,塑造出伟岸的英雄形象,是一种理想化的主题风格。艺术家们必须长时间地待在工作室创作。
学院派接受的绘画方式是制图术,这种非常精准的艺术象征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高贵风格,比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尼古拉斯普桑、拉斐尔、安格尔等等。
他们的做法是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用精准的笔画,用长时间的工作,精细研磨,通过明晰的线条、光影的微妙渐变制作出三维感的画,充满视觉的幻象。
学院派判定一件艺术品质量的特性是:精细调和而成的柔和色彩,经典的掌故,精巧的线条,人类形态的理想化表现,雄心勃勃的主题,以及令人满意的三维空间感。
印象派——贴身描绘现代生活
印象派的风景画,近看就是一些笔画,但整体来看,会发现生气勃勃和幻觉般的壮美。
印象派画家们走出画室,长时间地待在室外,记录身边真实的现代世界。他们坚持面对主题进行现场创作,要精准再现他们亲眼所见的光线效果。
由于真实的世界光线时刻在变化,印象派画家们要用速度来捕捉那种稍纵即逝的感受,于是画法变得急迫、潦草、粗放、涂抹,营造出模糊、简洁、斑斓和色彩的对比,充满了年轻活力与勃勃生机。
印象派评定画面的标准是:不经掺合的大块色彩形成强烈鲜明的明暗对比,画面整体氛围和构图必须和谐连贯,细节可以忽略。
二、印象派和学院派的相互态度
学院派认为印象派的绘画十分幼稚、不合逻辑,只能算漫画,并把印象派画家们开除出学院。他们认为平凡的事物不值得描述。
印象派认为学院派陈旧古板教条,毫无进取之心,无法反映时代面貌,同时对学院的束缚感到绝望。
以艺术中心法国巴黎为例,学院派对于艺术界有支配地位,年度艺术展“巴黎沙龙”是新生艺术的唯一展示路径。学院派认同谁,谁就会被当时的艺术经纪人和收藏家们接受。
后来的人们普遍认为:学院派的贡献在于保护国家丰富的美学遗产,但却无法造就艺术的未来。
三、印象派的诞生基础
在十九世纪的法国,那里有激烈的政治变革、快速的技术进步、振奋的哲学观点,印象派画家在这里找到了生存的空间。
摄影术也在这一时期诞生了,这种“绝对的真实”对用制图术营造幻觉的学院派画家们构成了威胁。然而摄影术却带给了印象派画家们巨大的机会,摄影激发了人们看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欲望。
Théodore Géricault泰奥多尔 席里科(1791-1824)的《美杜莎之伐》(1819)使用的明暗法、Eugène Delacroix欧仁 德拉克洛瓦(1798-1863)的《自由领导人民》(1830)所具有的政治煽动性和现代性给了印象派运动很多启发。他们所采用的生动的色彩、对光线的关注和明快的笔画,都是1870年左右印象派运动的核心要素。
同一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对于学院派的禁锢感到不满,更多以打击和刺激艺术保守派的作品出现了,比如Gustave Courbet古斯塔夫 库尔贝(1819-1877)的《世界的起源》(1866),作为艺术史上最声名狼藉的作品之一,今天你存百度网盘里说不定都会被和谐。
这些画家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给观看他们作品的观众带来了普通人生活中那种无拘无束、非理想主义的真实感,他们抵制学院派的刻板僵化和新古典主义复兴风格。他们都说:我们在画里从不撒谎。
四、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863年,是现代艺术突破性的一年。
随着进步派和学院派的矛盾升温,拿破仑三世为了平息一场可能的骚乱,展示自己开明的一面,于1863年在学院沙龙的对面设立了“落选沙龙”,由大众评判哪一方对艺术的理解更好。
这个不经意的举动,释放了现代艺术的精神。拿破仑三世提供了一个国家认可的平台给艺术家,同时释放了一个观点:除了学院,还有别的选择。艺术界年轻进取的艺术家们被吸引了。
有基础的同学们知道,印象派的开创者是Édouard Manet爱德华 马奈(1832-1883),马奈在自己的画中使用了许多新技法,并希望得到学院派的认可,例如《喝苦艾酒的人》(1859)、《草地上的午餐》(1863)、《奥林匹亚》(1863)等作品。然而这些作品并不被学院派接受,只在“落选沙龙”上进行了展示,成为了当时艺术节反传统文化的第一波浪潮,让居住在巴黎的年轻画家们打破了社会环境的束缚。
同年,法国作家夏尔 波德莱尔写了一篇散文《现代生活的画家》也对印象派画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中的许多观点成为了印象派的基本原则。
波德莱尔认为,现代艺术不应该描绘过去,而应该描绘现代生活,记录我们身处的时代是当世艺术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他鼓励艺术家们从现代生活的“短暂中发现永恒”,他认为这才是艺术的根本意义——从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找出普遍存在的法则。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置身于现代生活中,观察、思考、感受、最后记录。
“对于行为的速写,对资产阶级生活的刻画,存在一个变化速度极快的问题,这就要求艺术家们以同样的速度去完成创作。”
“能够在芸芸众生里、在潮起潮落中、在短暂与永恒间安身立命,是莫大的喜悦。”
“具有发现天赋的人只有少数;具有表现能力的人则更少……认为现代生活面目可憎,比从中发现可能包含的神秘与美丽的成分要容易得多,尽管这种成分可能是那么地微笑。”
Claude Monet克劳德 莫奈、卡米耶 毕沙罗、Pierre-Auguste Renoir皮埃尔-奥古斯特 雷诺阿、阿尔弗雷德 西斯莱、Edgar Degas埃德加 德加,这群人通常被认为是印象派,这个现代艺术中首次变革运动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