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侯的儿子,魏武侯继位之后,有次和吴起一起乘船在黄河顺流而下。
途中,武侯感慨到,这河山的稳固,真是我们魏国的珍宝啊。
吴起听了却觉得武侯太肤浅,照他老爹的觉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于是就毫不留情的反驳他。
吴起怎么讲呢?他认为,国家的珍宝是德政而不是山川地势,无论多险要的地方,都有办法攻克,那只不过是外在因素罢了,只有君主把实行德政,使百姓受益,这才是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换句话说,国君要是二百五,你就是拿铁桶围住国家,照样让人打漏了。
吴起用三苗氏部落和夏朝的暴君桀的故事举例,那两者他们过去的国土都是有江河湖泊镇守的险要之地,但是他们的政治残暴,统治不得民心,最终都遭到了失败。
吴起用严厉的口吻警告魏武侯,如果他不施行德政,恐怕连此刻一起坐船的人,也都不会臣服于你,甚至成为敌人。
武侯听罢虽不高兴,但也承认吴起说的有道理。口头上为吴起点了个赞,吴起虽个人品行被很多人诟病,但不得不说治国理政,攻城略地,还真是有那么两下子,甚至后来被后人们能和孙武、孙膑这两位兵法大师放到一起研究。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不难懂,古往今来都不曾变过,但就是很多人做不到,只有少数的那么几位明君,真正做到了。
在吴起和魏武侯讨论这个重要的课题两千年过后,清代的康熙皇帝面对前来申请维修坍塌的长城的官员,也做出过重大决策,从此不再花钱修那什么劳什子长城了。修长城抵御外敌这事情在康熙眼里俗,忒俗,从秦始皇修到明朝,没点创意。
康熙可是立志做明君的千古一帝,他虽然不是雷老虎,但他也是要以德服人的。他当然知道长城挡不住敌人入侵,如果挡得住,当估计他就不可能坐在紫禁城里上朝了,说不定大兴安岭那旮的会多个叫玄烨的猎户。
后来,康熙采取了怀柔各民族的政策,国家有了长足的发展,一手缔造了康乾盛世。
从这里来看,司马光当初写资治通鉴对皇帝说可以辅佐皇帝治国理政绝非虚言,大话,遍观通鉴,还真是能得到不少当皇帝的秘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