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转了一个帖子名字叫《不能控制自己才去控制别人》,是一篇好文章,只是名字似乎指向了人要控制自己。
有朋友说有时候实在控制不了自己。控制自己其实也是控制的一部分,不去控制,既包括不控制别人也包括不控制自己。因为我们想控制失控,这是做不到的。
失控是属于非理性的成分,而控制则是用理性来对抗非理性。首先自己和自己斗争,总是有输有赢,经常搞不定就失控了。再者,理性属于意识层面,非理性属于潜意识层面。根据心理学的冰山理论,潜意识是代表了90%的部分,意识才占10%。从力量对比而言,潜意识代表的失控赢面更大一点。
那怎么办呢?我觉得解药和不去控制别人的方法是一致的,就是不去控制我们的失控,接受我们的失控。每当看到有人焦虑的问自己着急、控制不了自己怎么办,我都会说失控就失控吧,着急就着急吧,焦虑就焦虑吧,没关系。假如现在的我遇到从前的我妈,假如她为自己的行为苦恼,现在的我也会说,没关系的。不过我妈妈可能不太会有这种明晰的反思。其实有反思和痛苦是一件好事,那其实意味着我们有机会识别自己了。
我们承认我们有失控的一部分,并且接受这一部分。如果我们可以让自己失控,其实正是放松了控制。认识到失控,并且允许自己失控,其实是我们面对失控第一步。
我们认为自己身上有很多事情是不好的,所以想去控制自己,但是其实有些时候控制自己本身正成为了问题的来源。
比如说总是有妈妈觉得自己容易发脾气,对孩子不好,但是这件事情越着急,反而越控制不住的。
其实妈妈这件事情,经过这么长时间,我终于理解了我自己妈妈。虽然我知道自己人格形成中的一些问题和我妈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终于理解了我妈,因为如果是我,在她的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家庭背景下,我觉得我真不能比她做的更好。
妈妈对孩子而言是一个太重要的角色,但是妈妈很大程度上只是被动的被放在这个位置承担这么重要的角色,她往往其实并没有被给予很好的成长环境和社会支持。妈妈也是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家庭环境共同造就的。
我们的妈妈之所以没有成为我们希望的样子,身上有太多和她意愿无关的事情。而我们自己,之所以没有成为理想中的我们自己,也确实有很多我们意愿之外的原因。人世间是有很多无奈的事情的,当我们能理解这些的时候,我们才能开始有一些真正的平和。
当我能明白妈妈的无奈的时候,我对现实中的妈妈,确实没有太多的愤怒了。新年第一天,我忽然很想给妈妈打电话,我跟她说:“妈妈新年快乐!妈妈我爱你!”妈妈大概感受到我话语中情感了,她也说了两句话。她说完,我竟然眼泪都掉下来了。
我忽然意识到,经过我两年多以来对妈妈的愤怒,以及我写的各种写文章。妈妈大概早知道我已经看穿了一切。可是我看穿了一切,看穿了妈妈的各种扭曲、操纵和伪装之后,我还是爱妈妈。这一刻,我穿过一切,看到迷雾背后的妈妈,看到了妈妈的本质,我的本质和妈妈的本质终于第一次相遇了。我没有愤怒、没有渴求,那一刻只是爱妈妈。
电视剧《欢乐颂》当中关于樊胜美和她妈妈,樊胜美第一次没有听从她妈妈的不合理要求,她强制妈妈卖掉了房子去解决她哥哥的问题。最后她告别妈妈回上海的时候,电视中妈妈流露出关切的感情。当时我以为是故意写的一个大团圆结局。但是我现在发现,原来这转变后的情感是真实的。原来我们挣断和父母的共生控制后,依然还是有爱出现的。我想,《欢乐颂》的作者是不是其实经历过和父母的扭断共生关系的这一步?这其实是极有可能的。
当我新年第一天给妈妈打完这个电话之后,我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和父母的分离了,当时我很开心。但是开心只延续了没几天,几天后我忽然陷入巨大的空虚当中,什么事情也不想干,毫无兴趣,工作、学习、感情,而且非常痛苦。这个状况持续了三天。
我后来才意识到,原来分离还有另外一种痛苦,就是从此之后,我再也不用听妈妈的话、迎合妈妈的预期了,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得自己决定了。这就是所有的事情,你本来在一种原则下建立了所有的答案,以父母和别人为原则建立了所有的答案,但是自己终于把这个原则打破,现在所有事情的决定因素都得重新建立,完全靠自己去选择和决定。这种独自面对的整个世界的压力的巨大的无力感,让我瘫痪了好几天。
共生,让我们和他人捆绑在一起,可以避免独自面对世界的无力和孤独。只是,虽然有这种和他人捆绑的温暖在,共生还是让我们失去了自我,以他人意志为自己的意志,让我们在内心最深处限于混乱和虚无。我们想打破这种空虚,就得选择主动的去面对一切。
那几天,我和朋友说我现在不想工作也不想谈恋爱结婚。然后朋友问我为什么,我说,因为我怕跟人家在一起会嫌弃我不会做家务、嫌弃我不想工作。我还说,我怕人家会嫌弃我读一些哲学心理学的书。然后朋友跟我说,“你怎么知道人家会不愿意呢?你也没给人家机会啊?”
我后来忽然意识到,原来我虽然完成了和现实父母的分离,可是更多的工作还未完成。我的思维模式还是一片自己会被人嫌弃的想法。事实上,这世上真正嫌弃我家务水平的人,只有我妈妈和我自己。在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多年住宿舍的经历中,我的家务水平并没有引起我的室友们很大的困扰。在从前的感情中,家务也从来都没有成为一个要紧的问题。只有我自己,多少年来因为这个原因,战战兢兢。
我还是习惯性的盯着自己的短板看,习惯性的害怕批评。前面对我,依然是慢慢长路,充满了痛苦。不过我知道,这种痛苦和在虚无中挣扎的痛苦不一样,因为每痛苦一次我就能多清醒一点,清醒之后有更多的充实。我还知道,我还是度过了最艰苦的时候。因为我大概已经领悟到解决内在冲突的方法了。
比如说家务问题就是我的内在冲突。我通过聊天,识别了我自己的内在冲突。通过体会和理解这种内在冲突,过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忽然就领悟到该怎么解决这个冲突了,就是实际上这事情客观上没有我想的那么严重,不用太在意。于是,我大概一定程度上就这样减轻了对这个问题的焦虑度。
所以我想,解决内在冲突的方法就是先识别,然后再去理解这个冲突,我自己的体会,一般一个星期左右,这种冲突的解决之道都会出来。但是,前提就是允许自己有冲突,我以前遇到内在冲突的时候,痛苦的不能自己,无法面对。现在,我虽然还是挺痛苦的,但是我过了那阵最痛苦、情绪最激烈的时候,我习惯性的不再责备自己而是去理解自己,能看到更多的自己,然后问题的答案就出来了。
领悟如何面对,这真是挺难的,从前我自己看书,看到很多本书上很多次讲到如何面对、如何接受,要么就跟没看过一样,要么就看了也不知道书上在说什么。只是有一天,我就忽然领悟了,该如何面对。那个领悟的前提可能是因为,我下定决心,无论冒着什么样的风险,都决心投入深渊去研究我自己,然后我就忽然明白该怎么面对了。
还有一种因素是,我们不这么深刻的去认识自己,去主动选择和承受认识自己这种深刻的痛苦,就不能走出虚无和混乱的痛苦。这个层面上,我知道,只靠阅读可能不能解决问题,真正的答案都是来自于重新去体会曾经的、被我们深深隐藏的痛苦,去面对过去以及现在的真实。
最后写一下我读过的心理学相关书籍,如果需要可以看看。
1、武志红系列全套书籍和视频,入门书籍,通俗易懂,很不错;
2、帕萃丝·埃文斯《不要用爱控制我》1-4;
3、克里希那南达&阿曼达系列《拥抱你内在的小孩》、《真爱的旅程》、《走出恐惧》,最后一次忽然领悟面对的方法就是来自于《真爱的旅程》;
4、伯恩斯《伯恩斯新情绪疗法》-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书籍,这本书看过,是蛮好的,据说治疗抑郁症治愈率达到70%,但是我自己不是这一路的。
5、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1-3;托马斯·摩尔《少有人走的路-心灵地图》4。这一套书都很好,我是两年前先看的第1本,但是那时候只是完成任务,并没有很深的领会,直到最近重新读过,才能够重新领悟到他在说什么。有时候我们能否理解一本书,确实和我们自己所处的阶段有关系。后来,我读了第4本的时候大概半年多前,就领悟很深。第4本讲了如何面对我们的负面情绪,非常精彩,对我很有帮助,推荐。2让我领悟和识别到什么是虚伪。其实整套都很好的。
6、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忘了是不是很久以前读过,因为之前武志红分析过这本书,认为真实性很高。从前我读书就喜欢琢磨书中人或者作者的思维模式,这本书让我看到人性中让人很有信心的一面以及复杂而无奈的一面。
7、卡瑞尔·麦克布莱德《母爱的羁绊》,这本书早些时候看过,但是当时理解能力没到,硬着头皮看下去的,看完也全忘了。后来再看的时候,领悟能力加强,才知道这本书的好,看到后面才发现居然是自己以前看过的一本书。这本书讲自恋的母亲和女儿的关系的,第二次看到时候也还没有完成认识自己和妈妈的那部分工作,所以看到那些引发自己伤口的内容时,触目惊心。
8、弗洛姆《爱的艺术》,第一次看比较早,也是硬着头皮看下去的。这么多书中,属于学术派的书,但是真是经典,里面很多东西都是要花好长时间和实践去领悟。书很薄,里面讲了很多基督教和神学的东西,会比较看不下去,而且理论确实高深且抽象。可是看完了之后,心里留下了些痕迹,那些难以理解而特别有价值的东西,会在后续自己困惑的时候重现,再去体会那些话的含义,再达到更深一步的领悟。
9、弗洛姆《逃避自由》,这本书真实的让人惊悚,是我最近看完的一本书。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知不觉的改变了读完一本书急着看第二本的毛病,惦记着看第二遍。这本书主要分析西方新教和法西斯心理学的,但是,我从里面看到了太多的我们自己的文化。解答了太多我们自己的个人、家庭和社会问题。内容过于惊悚,惊悚之处在于它指出了我自己是个受虐癖,我娘是个施虐癖,我们社会的控制型文化就是施虐-受虐文化。这本书对没有严重家庭困扰的人,也值得严重推荐一下,解答了太多我们社会的问题。
10、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讲日本文化的,是人类学著作。虽说是讲的日本文化,但是从其中看到了太多我们自己社会的精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