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给大家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的棉花糖实验:是斯坦福大学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儿园进行的有关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学经典实验。在这些实验中,小孩子可以选择一样奖励(有时是棉花糖,也可以是曲奇饼、巧克力等等),或者选择等待一段时间直到实验者返回房间(通常为15分钟),得到相同的两个奖励。
学者发现愿意等待和延迟享乐的孩子,将来考试成绩和成就就会较高,可是什么让小朋友愿意忍得住口?自制能力是否是天生?
学术界也有人有同样疑问,于是就有人做了一次棉花糖实验2.,0,在2012年,当时想了解小朋友的自制能力及心态,于是在棉花糖实验中加插了一段与环境有关的情节,研究人员先将28位3-5岁的小朋友分成2组,逐个进入画室,但画室里面只有一包很难打开的画笔,而且又旧又短,研究人员就跟小朋友说"你等我一下,等我去拿全新的画笔过来”期间两组小朋友都等了2分半钟左右,但只有A组的研究员拿着新画笔回来,B组的研究员却空手而回,更告诉小朋友原来他记错,根本没有新画笔。
类似的情景再重复了一次,这次A组研究员在小朋友等待后带着又新又大的贴纸回来,而B组研究员再次食言,小朋友再次等了2分半钟但什么也没有,最后等小朋友画完画,研究人员再给小朋友逐一进行棉花糖测试,研究员将棉花糖放在桌上,再跟小朋友说“你们可以即时享用棉花糖或者等我从另一件房间回来再吃,那我就会多给你一颗”,结果之前曾等待新画笔,新贴纸但又期望落空的B组小朋友平均只等待了3分钟左右便抵不住诱惑吃了棉花糖,但A组的小朋友平均等了12分钟才吃,14个组员当中,还有9个足足等了15分钟。
对比经典棉花糖实验之中的小朋友只能等到6分钟左右,这次实验结果令研究团队很意外,他们认为等待画笔和贴纸的经验对两组小朋友的自制力有很大影响力,反映出小朋友对于未来是否可以预期,其实很敏感,当研究员言出必行,小朋友便会认为他们所身处的环境既安定又可信,因而令小朋友选择等待,因为他们所经验过的等待有正面回报。但另一组小朋友所经验的正好相反,等待并未带来预期的好结果,所以他们选择及时享乐。
换言之,可信的环境和经验,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制能力,当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的环境和经验可以说是由父母创造,那身为父母的我们是否言出必行?还是经常信口开河就变得很关键了。当然有时父母都会受环境所限,例如答应了去公园玩,但因大风无法兑现承诺,学者认为只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都尽力言出必行,建立了小朋友信任身边环境的世界观,那父母偶尔因交通情况迟了回家,或因生病未能陪伴孩子,他们都会理解,也不会感到环境不安全。
相反,如果父母经常信口开河,言而无信,孩子经常处于充满谎言与不守承诺的环境中,就会养成一种世界并不可靠的世界观,认为等待和忍耐不会有好结果,反而不守承诺和说谎就可以得到即时的好处。其实无论初生婴儿或者是几岁大的小朋友,都一样是从日常生活中认识世界,单单是有没有按时喂奶或定时作息都会影响带他们的安全感。
到底我们希望小朋友的认知中世界是还是一个危机处处,连父母都信不过毫无安全感的战地?还是一个充满温暖和信任的地方呢?
不如今天开始就做个言而有信的父母,让孩子可以在稳定又充满安全感的环境成长,随着经验而累积自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