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网上流传有各种各样的预防方剂,有辛温解表的麻黄汤之类、辛凉解表的银翘散之类、清热解毒的五味消毒饮、清热化湿的三仁汤以及甘露消毒饮之类、也有温散寒湿的藿香正气液、还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莲花清瘟胶囊,面对林林总总的预防中成药,汤药,估计各位朋友心里也是懵的,更可怕的是很多药都买不到了。以这几天的疫情新闻来说,代表国家出征武汉的不同中医医疗团队因为不同的流派,对于此次肺炎的病因病机有不同的认识,但总的认识是以湿毒为主的湿瘟邪气。
从网络提供患者的情况看,绝大多数患者有脾虚湿盛的齿痕舌相,且舌苔浊腻,或白腻,或黄腻,亦有舌质紫红,众多前辈认为病因为湿毒热瘀,但我个人认为此次病邪仅是湿瘟,之所以出现各种不同表现的证, 如临床出现寒湿疫毒和湿热疫毒的不同辨证思路,个人认为和感染疫毒之人的体质有关。如果患者感染疫毒之前是湿热体质,则感染湿毒后会结合体内的湿热形成湿热疫毒;而如果患者感染疫毒之前是脾肺阳虚的寒湿体质,则感染湿毒后会形成寒湿疫毒;而如果患者是三高的痰瘀湿浊体质,则极容易导致心肺功能低下或衰竭的症状出现。那么临床治疗就需要详细的辨证分型施治,正所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湿毒疫气之因
通过信息观察患者的舌苔来看,大多是浊腻苔,这些浊腻苔却并非短期几天而形成的湿浊,而是经过长期积累而成的舌象,也就是说,这些患者平素本身就是脾虚湿盛的患者,而此次病毒性肺炎亦为湿邪疫毒邪气侵袭人体所致。
而这些平素湿邪重的患者舌苔,多为平时贪食油腻膏脂肉类过多,脾胃运化不及,而损伤脾胃,内生湿浊。兼之2019年为己亥年,己于五运六气主运为己土不及,脾土萎弱,脾土生化之气不得行其政令,又容易导致土不生金而肺气不足,而2020年为庚子年,庚于五运六气主运为庚金太过,庚为阳明燥金,阳明燥气太过,则容易太阴肺气不足,以阳明与太阴互为阴阳表里,阳明盛则太阴虚,兼之2019年太阴脾肺正气亏虚,故平时脾肺气虚之人会虚上加虚。
而天地亦如此,2019年整个天地亦是太阴土运不及,太阴湿土之生化与运化功能不足,天地之间易生湿邪毒气,此湿邪毒气乘人脾肺之气虚,外湿合并内湿,为此次疫情病在脾肺的主要病因。另外此次病毒的初发阶段在去年的农历十二月,也就是丑月,中医里丑为脾土,但去年整年土运不及,故十二月因土运不及会导致湿邪不化而发病。
感染湿毒却没有临床症状的原因
所以这次临床最容易感染疫毒的就是脾虚湿盛的痰湿体质。从这些天的医学临床观察来看,有一部分患者虽然感染了冠状病毒,但身体却并没有出现任何临床不适症状,反而是感染了家人后才发现自身成了病毒感染、携带以及传播者,这只能说明感染者自身脾肺阳气充足,并且身体平素就没有湿邪,故虽受感染却无碍,自身能对此湿毒疫气免疫。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内存,邪不可干。”说明之所以感染疫毒而患病,是“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导致的,而此次的正虚,主要就是脾肺气虚为主。故临床预防,当以扶正健脾益气,芳香化湿为主,而并非以苦寒或清热解毒或辛凉为主,因为是临床预防,而并非是临床治疗。
从众多的信息病情来看,年轻人感染疫毒,多症状较轻,能依靠自身脾肺的正气免疫,而大多危重患者反而是上面所说的长期湿浊痰瘀患者,而目前三高与心血管疾病患者在中老年人里较为普遍,一旦感染,往往病情发展迅速,危在旦夕之间。
从中医角度看肺炎的血氧低
因为本身这一类患者因为平时饮食油腻膏脂无度,伤及脾胃,大多脾气虚弱,胃气败坏,兼之痰瘀堵塞血络,血液运行不畅,导致血液不能很好的载氧供应全身,加上脾虚土不生金,导致肺气亦不足,则肺主呼吸的功能低下,再若感染湿毒邪气,进一步损伤脾肺,则肺吸氧的功能、气虚运行血液运输氧气的功能更为低下,从而出现西医体检的血氧低,脾肺气虚不能帮助心运行血液,就会加重本就淤塞的气血从而导致肺部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肺脓肿,导致患者病情极度恶化,亦或影响心脏血络而瘀滞导致心肌缺血或心梗,所以患者后期大多出现呼吸功能衰竭与心脑血管的并发症。
所以这一次疫情影响最大的就是属于中医痰湿瘀血体质的三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但话说转来,纵然不是此次疫情,就是平常的流行性感冒,也很容易引起三高与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危重,笔者临床所见也并不少见。
疾病预防
再其次就是平时脾胃不和,心脾肺三脏气虚的患者,感染湿毒后很容易就会出现身体乏力气短胸闷的症状,故防治以大补膻中宗气为主。
临床健脾益肺化湿的中成药与方剂比较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选用预防,目的以增强自身正气为主,以使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如果平时乏力气短,食欲不振,可以选用补中益气汤或丸药,培补脾肺正气,此药尤其能补膻中宗气,宗气足,哪怕感染疫毒亦不可怕;(非常好买,是一种普通中成药,搁哪药店都有销售,就是喝汤药也不贵。)
如果脾虚乏力,兼胸闷头晕心悸的患者为心脾两虚,选用归脾汤预防,舌苔白腻可以酌情加砂仁、藿香少许;
如果脾虚饮食不易消化,饭后胃脘闷胀不适,平时容易咳吐白痰,以脾虚痰湿为主则选用香砂六君丸预防;(还要重点说一下,少吃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清淡,本人一直提倡素食主义。门诊的人都知道我是喜欢吃素的呵呵)
如果脾肾阳气虚四肢寒凉,腹部怕冷,乏力神疲,畏吃生冷,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或附子理中汤,加白豆蔻、益智仁预防;(此类体质的人我建议,过这个风声后啊,做一下针灸灸是非常好的。针可以疏通经络,是阳气能够畅通无阻。,灸就来提高我们的阳气,驱寒气,是首选。)
如果脾虚湿盛,大便泄泻或大便粘稠偏稀,以脾虚泄泻为主可以选用参苓白术散加苍术、陈皮预防;
如果舌苔白腻,身体酸沉乏力,头重如裹,饭后昏沉欲睡,可以用四君子汤合平胃散健脾芳香化湿预防;个人最看好此方,四君子健脾益气化湿,平胃散和胃芳香燥湿,对于脾虚湿毒最为理想。
如果舌苔黄腻,胃脘痞闷不舒,恶心,可以选用半夏泻心汤合四君子汤预防;(这类体质或者症状的亲们。一定是要喝汤药的非常快。)
对于舌苔浊腻的三高患者,可以用法半夏、薤白、炒白术、苍术、茯苓、党参、炙甘草、佩兰、陈皮煎药预防;(这类体质的人群在现今社会当中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多的。所以要提高警惕。)
如脾肺气虚,自汗畏风,平时容易外感风寒,则选用玉屏风散与补中益气丸预防。
如无脾虚症状的预防,可以选用藿香正气液,芳香化湿即可。
不论哪一种脾虚,总以健脾益肺为主,兼芳香化湿为辅助。平时预防,最忌不顾自身的阴阳失调而乱用方,不但无功,反而致害,总以扶正纠偏为大法。
如果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样的脾虚,可以选参苓白术散,或者四君子汤合平胃散加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