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百度》上的傅斯年:
1950年12月20日夜11:23分,在任的台大校长、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因急性脑溢血去世,享年55岁。21日,台大停课一天,悼念校长并降半旗志哀。22日,傅斯年遗体大殓,于右任扶杖前来,陈诚哭得两眼红肿,王宠惠、蒋梦麟、罗家伦、王世杰、朱家骅、李济、董作宾、毛子水还有刚从香港赴台,与傅斯年生前关系并不融洽的钱穆,都来相送。
31日,治丧委在台大举行追悼会。礼堂正中,悬挂蒋介石亲笔书写挽章:
国失师表
中研院史语所同人挽联:
廿二载远瞩高瞻,深谋长虑,学术方基,忍看一瞑;
五百年名世奇才,闳中肆外,江山如此,痛切招魂。
台大全体师生挽联:
早开风气,是一代宗师,吾道非欤?浮海说三千弟子;
忍看铭旌,正满天云物,斯人去也,哀鴻况百万苍生。
国民党大佬于右任挽联:
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
为自由,为正义,为时代青年。
蒋梦麟挽联:
学府痛师道
举国惜天才
蒋介石于12月22日发唁函致俞大彩(綵)夫人,12月30日又颁布褒奖令。傅氏身后可谓备极哀荣。
1951年12月20日,一周年忌辰,安葬仪式在台大举行。自此园称为“傅园”,墓亭定名“斯年堂”,“傅钟”上铸傅斯年提出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八字校训,成为台大精神的象征。
傅斯年溘然长逝,远在美国的胡适给俞大彩发唁电:
孟真的去世使中国失去了一位最有天才的爱国者,我自己则失去了最好的朋友、诤友与保护人……
在海峡另一边学术界,中科院副院长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阅《参考消息》知,……傅孟真……皆即患脑充血,年55岁。孟真为人专断,才大而私心太重,解放前将史语所全移台湾,并影响数学所,实研究院之罪人也。”
1948年秋自美返国并出任北大教授、文研所长的罗常培,借给学生讲“现代汉语语法”的机会,坐在讲台一张藤椅上说:“我有高血压,站不了。我的老友傅孟真去年就因高血压在台湾大学死了。”学生白化文后来回忆:“我听了一愣,心想,您真敢说。”白氏的意思是傅斯年已被宣布为“人民公敌”了,你老先生还公然与他称朋道友,这不是拿头往墙上撞,找死吗?
蛰居岭南的陈寅恪“曲笔”赋诗(以《霜红龛集望海诗云〈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感题其后》为题而作),诗云:
不生不死最堪伤
犹说扶余海外王
同入兴亡烦恼梦
霜红一枕已沧桑
这是仿傅山(青主)之诗而作,原诗云:
关窗出海云,布被裹秋晧。
夜半潮声来,鳌抃郁州倒。
一镫续日月,不寐照烦恼。
佛事冯血性,望望田横岛。
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
(傅山,明末著名学者,明亡后毁家?难,?不恤纬,反清复明失败而隐居山寺,号朱衣道人。)
陈诗通过仿傅青主之意,隐晦地悼念“归骨于田横之岛”的亡友。——这是当时整个中国大陆对傅斯年唯一一份文字纪念。
读记至此,感慨良多,不揣冒昧,以一诗一联略表心意吧。诗云:(藏头)
傅者师也为巨擘
斯人魂归孔孟家
年年岁岁台大祭
儒道风范满华夏
联云:
文明传承五千年,国运昌盛,文化自信,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斯人逝世六十载,两岸同祭,缅怀大师,启迪华夏儒道后人。
呜呼!大师远去,再无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