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9-海蓝
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大家非常熟悉,猫叔在清单营和故事营都把这本书列入打卡必读书单,可见其中有许多点值得反复学习实践。
本书的核心在于“开启心智、长期积累”两点,只有做到这两条,才能和时间作朋友。
时间是最公平的,无论穷人富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时间无法被管理,我们能管理的只有自己,自律即自由。
我的分享来自对本书第三章的感悟,具体介绍几个亲测有效的小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1、感知与记录——时间日记
和人交朋友,我们要相互了解,和时间交朋友也是一样的。你了解时间吗?
——你知道自己从拿到题目到写完一篇文章需要多长时间吗?
——你想过运动一次,从开始准备到运动结束洗漱完毕需要多久吗?
——你了解自己每天在手机上消耗几个小时吗?
大部分人对这些问题只能给出一个模糊的数据,内心并不十分确定,但如果你关注时间,记录时间,重复多了就会非常精确地说出来。
我们都能准确预算自己上下班的通勤时间,这是因为我们关注、记录并每天重复,因为迟到了要扣钱,会误事。那我们为什么不记录做其他事的时间呢?
原因之一,就是认为这事不重要也不紧急,管不住自己,不习惯做任务拆分和时间预算。
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一天能完成的工作,却低估了一年能完成的任务。
早上列的待办清单,到了晚上却发现一半都没完成,这种感觉很不好,更别提年计划了。
原因之二是因为不想面对真相。
我们的潜意识清楚地知道自己有拖延症,如果记录时间,每天回顾时会发现自己刷手机长达5小时以上(除去用于学习和工作的时间),聊天闲晃、任务切换的时间竟有3小时,加上睡觉7小时,吃饭2小时,洗漱1小时,只有6小时在工作和学习!
和每天高效工作学习12小时的人相比,我们的疲倦一点也不少,但成果却少多了,加上时间的复利效应,同样起点的人,用不了多久差距就会拉大。揭露真相让人痛苦,面对真相需要勇气。
没有记录就没有感知,坚持记录一段时间,你会打开一个未知的精彩世界,战拖从记录开始。
《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例子大家耳熟能详,书中还介绍了李敖的事例,大同小异,这里直接说方法。
简要列出事件,记录花费时间,用纸笔写下来,就这么简单。
高门槛会导致难开始,用本子记不便携带,用APP记常会忘记打开。
每天一张纸一支笔,和手机放一起,带在身上事无巨细地随时记录,先做起来再坚持养成习惯。
我从去年7月开始记录时间,效率提高了,不容易忘事,经常能提前完成计划。
2、预算与复盘——PDCA模型
PDCA模型是管理学上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这4个字母代表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改进。
如果按时间流制定计划,比如7点起床8点看书9点写作11点见朋友,万一中途接了个电话,可能整个安排就被打乱了。所以,按事件模块预算时间,排出的日程表更有可操作性。
看书1小时、写作2小时、见朋友3小时,最重要的事最先做。
如果是不能自己决定时间的,比如事先与朋友约好了11点,那11-14点这段时间就先锁定,调整其他模块,不同事件之间一定要留出余量给拖延症和意外事件,如果没有拖延和意外,这多出来的余量时间可以用来提前完成其他待办事项。
所有的事件可用闹钟定时,提前5-10分钟提醒,以便控制时间不超时。
每天固定的时间复盘审视预算,哪些模块多花/少花了时间,原因是什么,记录做得好的地方,分析可改进的地方,在后续的时间预算中进行调整,不用几天,你对时间的感知力就会得到飞速发展,仿佛体内装了个精确的计时器。
3、时间管理目标——精缩时间颗粒
知名商业战略顾问刘润说,越是那些自律的牛人,时间颗粒感越细。
时间颗粒,是指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王健林是15分钟,比尔盖茨大约5分钟,我平时做时间预算,以半小时为单位。
举个例子,安排开会,如果以半天为单位的话,那这半天通常只能完成开会这一件事,如果以2小时为单位,那2小时以外,还可以安排其他几件事。
先不要急着缩小时间颗粒,完成前两条,把这条当成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更好,我们的目标是高效地完成大事,重点不是碎片化地处理小事。
小结一下:
用什么软件记录时间根本不重要,纸笔就好,习惯的养成重于形式好看;
刚开始没经验,担心完不成计划,用PDCA模型指导修正;
养成习惯后细化时间颗粒,同样的24小时,你就能完成更多的事件。
要知道,速成绝无可能,完美并不存在,接受现实,开始并坚持正确地行动,时间的朋友一定会达成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