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疫情发生以来,由于宅在家里起床稍晚,所以我每天起床第一件事不是去洗漱,而是做早饭。
然而好像除了我以外,家里其他人都不饿。饭菜做好后,儿子要么还在看电视,要么手里还拿着玩具。老公则眼睛要么还盯着电脑,要么盯着手机。直到我一遍又一遍地催促“吃饭了”,他们才开始端起碗筷,很多次儿子还会因我“强制”吃饭的训斥而哭鼻子,而老公则只顾和朋友视频喝酒。
这两天我终于决定“罢工”了,不再一日两三顿地伺候他们爷俩,自己动手足食去吧!
————————————
还记得之前有位同事在我的一篇文章后面给我留言:
我有点难以置信,有一天她居然也会抱怨家庭主妇的辛酸与委屈,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她是那种很传统的大爱无私的付出者。她可以在两小时的午休时间去单位食堂打两份饭坐公交回去照顾发烧的男朋友,甚至还可以中午顶着炎炎烈日为准备考研的朋友送午饭。我们都觉得她为男朋友和朋友付出太多了,她却总是笑而不语,如今她也开始苦恼了。
就像我辞职在家一个人照顾两个小孩,还要兼顾家务活,小孩才长大一点就不记得了,家里的大人也不记得了,更确切地说是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已经把我定位在那里了——妈妈们就该做那些事——做饭、洗衣、拖地、收拾房间,一天也偷不得懒。
而妈妈们还抱有一丝希望,现在孩子还小,等他们再大一点很多事就都可以自己做了。现在老公工作忙,等他闲下来有时间了就会帮忙的。总会有那么一天,妈妈们可以不用一睁开眼,等着她们的就是一堆琐碎的家务,而是一家人齐上阵像学校搞大扫除那样分配任务各司其责。
然而因为疫情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让作为妈妈的我没看到一丝希望,家务活理所当然还都属于我,只有我一个人看得到想得到,似乎与其他人无关。
——————————————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此前看过的一部电影《最美好的告别》,影片讲述了一位妈妈在确诊患癌弥留之际家人态度的转变。
影片一开始妈妈在厕所小便解不出难受,就为妈妈的病情埋下了伏笔,然而妈妈一出厕所门就被患老年痴呆癌症的婆婆揪住头发骂她偷懒。而当妈妈忍不住告知当医生的老公自己的症状时,老公却劝她买止疼药不用去医院检查。而此时已参加工作的女儿爱上了一位有妇之夫,刚高考完的儿子夜夜笙歌差点搞大别人肚子。家里一堆麻烦事,而妈妈还要拖着病痛去一一应对解决。
甚至在子女得知妈妈生病但尚不知命不久已之前,子女依旧不为所动,其中有一幕儿子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而妈妈就在旁边不远处打扫卫生,突然病情发作要呕吐,妈妈拖着身体爬着进洗手间,趴在马桶旁吐血。而儿子恰巧因助听器掉落没听到声响,躺在沙发上岿然不动。
直到一天晚上,妈妈半夜疼痛醒来,走到婆婆房间突然想用被子闷死婆婆,这时子女才知道妈妈已经时日不多,不想自己死后婆婆无人照料,不想婆婆继续拖累其他人,所以才想带着婆婆一死了之。
影片从这里开始转折,所有人除了老年痴呆症的婆婆都开始懂事,主动包揽家务,照顾婆婆,所以妈妈死前比较欣慰,走得安详。
——————————————————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妈妈没有患不治之症呢?那么一家人还会有这么大转变吗?或许还是不为所动地继续享受着妈妈一日复一日的付出。
正如我,正如我妈,正如千千万万的家庭主妇,甚至是有工作的女性,她们都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全家人丢给她们的家务活,任劳任怨一辈子。
但与其说是心甘情愿,与其被夸无私伟大,妈妈们还是更愿意看到家里其他成员也能主动包揽家务活,妈妈们还是更愿意看到自己的子女勤劳孝顺,妈妈们还是更愿意看到有人也能心疼她们一下。
而影片最后一家人照顾婆婆的打闹场景,不禁让人感慨,原来没有妈妈其他人一样也可以照顾好婆婆,如果妈妈早点放手让家人一起去帮她分担,兴许子女会更成熟懂事,老公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疼爱她。
所以在家庭关系中与其一味承受付出,让自己打最高分,自己做了一位优秀的母亲、一位优秀的妻子,却让不合格的子女和丈夫拖了后腿。正如影片中的妈妈,如果不是因为离世,恐怕一辈子都会继续这样辛苦操劳而无人领情。还不如分担出去各司其责,让家人一起成长,家庭总分最高。
前几天看到公众号里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疫情宅家期间一位老公的转变,深刻体会到了带娃的不简单、家务活的繁重及老婆的不容易。文章以老公的口吻叙述,但因前后对比逻辑太清晰明显给我感觉有点假,倒像是宝妈们杜撰一般。
但我心底里还是希望这篇文章是真的有感而发,希望这样的老公或家人能纷至沓来,希望家务活不再是妈妈们理所当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