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个人良知
个人良知是在意识层面感知到的好或坏的感觉,在系统排列里,也常描述为清白或愧疚的感觉。
个人良知和良心不同,不带有道德的评价。
比如说,在一个家庭里,如果一个人对家庭没有贡献,这个人会有不好的个人良知,对家会有愧疚的感觉;而贡献多的那个人会有好的感觉,感觉自己更有资格属于这个家。
个人良知的感觉是在意识层面感知到的,所以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因此个人良知就像是一个警报器,具有提示作用,也具有一定的动机作用,会让我们自发的去做一些事来平衡这种好或坏、清白或愧疚的感觉,因为没有人愿意长时间拥有坏的、愧疚的感觉。
是什么触动了我们个人良知的发生?
个人良知和连结、平衡、秩序有关。
个人良知标准的形成和个人成长经历有关、和成长环境有关、和所处文化背景有关。而个人良知标准形成的更深层的内在动力和人类集体潜意识中存储的生死感觉有关,而且随着人类生命的进化发展,人类已经逐渐成为生物链的最顶端,这份集体潜意识中存储的生死的感觉,已经从最初直接的生存和死亡转化为是否会在所属系统中拥有归属感。有归属感相当于获得生存权,没有归属感相当于失去生存权,而会感觉到死亡的恐惧或者不安全感。
个人良知在意识层面呈现好的、清白的或者坏的、愧疚的感觉,只是集体潜意识层面是否形成心灵归属的提示和警报,而人类在集体潜意识层面是否获得心灵归属,依赖于系统良知生命法则的正确运作,因为系统良知是在集体潜意识层面,可以让系统整体保持良好生存发展的生命法则。所以个人良知要想成功,必须要遵从系统良知,而不是和系统良知发生冲突。但很遗憾,很多人在不完全了解个人良知和系统良知的情况下,为获得个人的心灵归属,经常发生个人良知和系统良知的冲突,以至于经常以盲目的爱为爱,无法以智慧的爱为爱。
和连结相关的个人良知,最初发生在孩子和父母之间。
当一个孩子满足了父亲或母亲的期待时,孩子就会感觉到和父亲或母亲有一份好的连结,就会有好的感觉,清白的感觉,在父亲或母亲这里觉到安全,在父亲或母亲这里感觉到有资格感,获得心灵的归属。这种心灵归属一旦形成,就像生命扎了根一样,整个人的一生,在安全感和资格感方面都会非常稳定。相反的,当一个孩子没有满足父亲或母亲的期待时,这个孩子就感觉到失去了和父亲或母亲的连结,就会有不好的感觉,愧疚的感觉,在父亲或母亲这里感觉到不安全,感觉到失去了资格感或者觉得没有资格感,无法形成心灵的归属。
这种心灵归属一旦无法形成,生命就像是水中浮萍无法扎根,无依无靠漂泊不定,几乎会用自己的一生去寻找安全感和资格感。
个人良知的好的坏的、清白或愧疚的感觉是来源于最内在的心灵归属的需要。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个人良知的部分比较难突破,因为一份好的连结,会让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资格感,而更根本的是集体潜意识层面的心灵归属需要,相当于人类最原始生死的感觉。
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当孩子不听话时,父母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孩子就会非常害怕,因为归属权相当于生死权。所以,这些话本质上都是赤裸裸的死亡威胁,孩子因为害怕失去父母的连结,一般会乖乖就范,哪怕孩子心里面很不情愿,但安全感和资格感对一个孩子来说太重要了。
所以在这份不好的个人良知的作用下,孩子极有可能选择盲目的爱的心智模式来保护自己,听从父母的话,执行父母认为对的良知标准,让自已获得和父母的连结,获得片刻的安全感和资格感,即使以牺牲自己内心真实的好的感受为代价,即使以牺牲自己心灵归属为代价。
有时候,孩子之间也会利用这一点,孩子之间通常最有杀伤力的威胁手段就是,如果你不听我的话,我就不和你玩了。这也是通过失去连结的方式,会让我们产生不好的感觉,这种失去归属的感觉会让我们非常害怕,所以,很多时候不得不乖乖地听话,为的是获得那份连结,让自己有归属的感觉。
个人良知连结的部分,在不同的人面前会有不同的个人良知标准,而我们通常会把自己小时候,在父母那里形成的个人良知标准和模式带入成年的世界。
比如说,如果我们小时候经常在父母的不同个人良知标准中纠结长大,我们遇到二选一时,也会纠结。
比如说,如果我们小时候害怕拒绝父母的不合理要求,长大后,我也很难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
和平衡有关的个人良知,通常发生在关系平等的双方。
在关系平等的双方进行互动时,当一个人为对方付出时,通常会有好的感觉,会有清白的感觉,随之会获得一种心理优势,会觉得在这个关系里更安全,更有归属的感觉,包括获得更多的资格感和优越感;作为接受的一方,当我们接受了对方的付出,通常会有不好的感觉,会有愧疚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们觉得不安全,觉得没有归属感和资格感,我们会感觉到心理的劣势。
所以,在一份平等关系里,施与受的平衡是个人良知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