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孙路弘老师讲的数学的第四节课,关于美感对孩子的帮助。
一、美感是什么
美感是人们对事物美的感觉。这种美是不能协调的,比如说有人觉得长头发美,有人觉得短发美,但同时又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体操运动员的体操动作怎么评判美与不美。
美感的外延,是对美感的看法。从视觉上讲,就是对称。对称是最开始也是最核心的美感。同时还有对颜色的美感,经常问孩子他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另外对数字的美感,问孩子喜欢的数字是多少?比如喜欢3、7,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延伸,3+7=10,2+8=10、4+6=10等等。美感中有一条叫做眼熟,眼熟大脑就不需要重新认识,省事了,就被认为是美的。从听觉上讲,美感是频率、节奏,这个下一次课能讲,这次就不展开了。从触觉上讲,摸光滑的、有纹路的、有寄托性质的东西。所谓有寄托性质的东西,比如孩子晚上就喜欢抱着枕头睡觉,觉得抱着枕头睡觉睡得就是好,其实是安全感的缺乏,视觉安全感的缺乏造成停留在触觉上。触觉能够激发视觉和听觉的发展。
二、集中在视觉上的三个表现
1、眼前图形:对于静态的图形的凝视,美感的形成。3-5岁孩子开始形成美感,3岁以下爱看对称的东西
2、动态图形:连续画面的衔接、过度,对静态美感的巩固
3、规律性趋势的感觉:美感的自觉、本能、下意识的形成预期预判。
三、美感在数学上的表现
四、美感对大脑发育的影响作用
1、左右脑协调发育的催化剂:通过视觉看对称东西,协调左右脑进行链接。对称的图形经过XXX处理加工,分别进入左右脑,左右脑接受的对称性信息越多,链接越好,协调性也就越好,越多的熟悉感的建立,大脑以后的反应就越快。
2、创造力敏感:从对对称事物的观察到规律的意识,比如自己玩积木的时候摆对称性图形。
3、颜色的识别阶段:问孩子喜欢什么颜色,多给孩子准备他喜欢的颜色的东西
4、数感的基础:问孩子喜欢的数字,围绕这个数字进行外延。比如喜欢3和7,那么3和7是质数,37也是质数,100以内还有哪些质数?
5、喜欢源于熟悉,熟悉来源于对称的美。
五、3-5到12-15岁形成稳定的美感:
孩子最早出现美感应该是3岁,最晚不超过5岁。在这个时间段里,孩子是否能凝视对称的东西?指出对称的东西?找出对称的颜色?积木拼出对称的颜色、图形?美感的敏感期一直持续到12岁,12岁-15岁结束。
1、对称是美感的核心
2、颜色是美感的味道。美感一种表现是对称,另一种就是颜色的追求。问孩子喜欢的颜色,一个月一问,给孩子买他喜欢的颜色的东西,这种东西要求孩子能触摸到,有贴身的小物件,比如帽子、手套;然后孩子对颜色的喜爱会逐渐固定,当孩子连续3年都不在改变喜好的颜色的时候,给孩子买他喜欢的颜色的相近色和相反色,避免色谱上既不相近也不相反的模糊色。
3、非对称的视觉补充:当孩子进行到这一步的时候,就是想象力发展的开始。
六、视觉美感的数学实际表现
1、分数的整理;
2、方程式的运作:等式两端的配比
3、几何题目的辅助线
4、图形的对称性:中轴线
5、地理位置的大脑地图:地理位置是空间感的体现,空间感是对对称感的补充。
数学好的孩子,美感都非常好。12岁以上的孩子才能测智商,智商是聪明的绝对分数,但是智商高的孩子,小学数学不一定好,只有初中开始数学好的,才是真的数学好。小学的数学大多以记忆为主,不能代表逻辑思维,大量的记忆训练会占用大量的脑电流,而孩子的脑电流是有限的。美、英、法、日等N多国家实验表明,孩子的小学成绩和初中测试智商的分数没有什么关系。智商的测试也有测试美感即规律感的问题,如图
七、美感建设过程中家庭的作用
1、孩子的衣服:衣服的扣子、兜是不是对称的,色块的衣服,色块是不是对称的
2、孩子的物品:物品的摆放是不是对称的;不能对称摆放的东西是不是分类整理的
3、家庭室内墙上的物品:月历、帖子、颜色等,给孩子形成视觉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