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经历几个世纪的洗礼,如今看来,也依然是婚姻观里的经典之作。简.奥斯汀用她细腻,温和,独特的语言,描述19世纪新兴工业革命时期,贝内特一家的婚姻故事。处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特质正是那个时期的真实写照。
1.婚姻的基础——爱情
五对婚姻里,因为爱情而结合的有两对。达西和伊丽莎白,宾利和简。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因此,当遇到难题时,两人能相互帮助。在这个过程中,男方体现出了更多的担当,保护自己心爱的女子。也是因为爱,所以在走进婚姻以后,依然能够彼此关心,好好照顾对方。以达西和伊丽莎白为例,达西一开始给人的印象是高贵而傲慢,只能令人仰望的,但是当他遇到自己心动的女孩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局促不安,正如我们刚开始恋爱时一样,多想靠近一个人,但是又多害怕靠近啊。应该说这是爱情萌芽最初始的阶段,总是忐忑而又充满惊喜的。与现有爱情相同的是,也是要历经磨难、误解才能真正走得长久。当伊丽莎白被维克汉姆富有手段而又狡猾的面孔所欺骗的时候,达西首先选择的是对维克汉姆不予理会,实在是伤害到自己最爱的人的时候,才敢于站出来说明一切情况。从那以后,两人对彼此更加理解。我觉得爱情就是,从一开始的喜欢,到后来双方都能相互理解、懂得对方所做一切的目的。
2.婚姻的决定因素——个性
一直以来,在面对婚姻归属的时候,都有一个问题困扰着世人——兴趣相投还是相互补充的人作为终身伴侣到底哪个更好呢。其实归根结底,这是一个有关性格的问题。大家也不必纠结。简奥斯汀给出了她的答案。无论是性格迥异还是性格相似,只要真心相爱,那婚姻必定会幸福。那性格为什么在婚姻中会起着决定性作用呢?因为,就两人相处而言,个性很重要。以贝内特先生和夫人为例。小说中谈到,贝内特夫人关注的是邻里琐事,是如何将自己的五个女儿嫁出去,而贝内特先生看不惯其夫人的言谈举止,他更愿意将自己关在书房里,甚至有的时候他还会用书中的话去讽刺贝内特夫人的行为。如果,在这个时候,贝内特夫人生气的话,估计他们的婚姻根本不可能维持那么多年。虽然两人具有不同的个性,但是能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不过分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对方,也依然能和平地生活下去。那个时候的 婚姻和现在的不一样,结婚对于女人来说是为了活下去,对于男人来说是彰显财力的表现。因此,能在婚姻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个性的人作为人生伴侣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我觉得这一点,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尤其重要。无论是性格相似还是性格迥异,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尊重是必须具备的。
3.婚姻的保障——财富
小说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各位主人公的财富收入,值得一提的是,达西先生和宾利先生是收入最高的两位单身男士。这也是此小说不断展开、层层深入的原因之一。贝内特夫人一心想要将女儿嫁给有钱人的心态,其实就像现在所有的母亲一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苦。更可况,对于她的五个女儿来说,她们都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只能由贝内特先生的男性亲眷来继承。一个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好,总的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大错。财富作为直接而又看得见的一项标准,自然而然成为小说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重点。夏洛蒂也是因为经济原因而不得不选择一个她不爱且贪图小便宜的人作为结婚伴侣。所幸是因为有足够的财富作为保障,即使不能像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一样能随便去旅行,但是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能有一份相对稳定的生活也是不容易的。这让我不禁想到,前些年流行的是坐在自行车后面笑还是在宝马车里哭的故事。面对很大的生活压力的时候,估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我佩服那些选择前者的人。但是我认为,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两个人的物质条件不够成熟,是不适合结婚的。没有经济能力,拿什么来拯救你爱的人呢?现在的我们,多是4+2+1的家庭生活模式,如果4人中任何一个遇上大的疾病,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如何支付高昂的医疗费呢?另外,没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又敢要孩子吗?不是我们把钱看得太重,而是我们的确需要这些东西作为婚姻的一种保障,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安全感吧。
看这部小说的时候,我已经21岁。觉得简奥斯汀对婚姻的看法简直有先见之明。至少对我而言,在看完这部小说以后,我对婚姻有了新的看法,不再是简单的因为爱情就冲动地想要结婚。至少她给我提供了一种思考的思路,面对婚姻,什么样的是坚决不能要的,什么样的是次之的,什么样的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