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coin is the money of the people.
这是《精通比特币》的作者安德里亚斯在2013年的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话。
当时,很多不了解比特币的人觉得这就是一句很有蛊惑性的口号。即便是今天,主流的经济、金融专家们也不认可比特币,比如《得到》专栏的《北大金融学课》有专门一节谈到比特币,讲师香帅直言:
现代货币的概念中,国家信用才是关键核心,没有国家信用支撑的货币很难成为世界的主流。
比特币确实没有国家信用的支撑,但这就是在去中心化,这也是比特币被设计出来的原因所在。其次,没有国家信用,并不等于它的背后没有信用。那比特币背后的信用是什么呢?
是数字加密技术,是密码学和计算机科学,是比特币背后无法随意篡改的规则。
通过密码朋克、早期参与者和布道者的不断努力,比特币慢慢的被更多人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比特币网络的建设中,这个过程是信用不断累积的过程。
比特币背后的信用没有国籍,目前也无法跟现有的国家信用相匹敌,但它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随着比特币的发展而不断积累的。
不可否认,比特币现在还有其待完善的地方。
2100万的总量避免了通胀却带来了通缩;
比特币可以拆分到1聪(一亿分之一),但过多的小数点显然不利于使用;
虽然可以实现转账功能,但是性能是上还没有达到大规模应用的水平(比特币网络拥堵带来的高延时、高费率)。
但是这些问题都不足以掩盖比特币作为货币的革命性作用,它是第一个源自互联网的货币。
也许你的银行卡已经开通了网上银行,你的支付宝和微信也绑定了信用卡,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支付系统似乎已经非常方便了,但这却无法突破传统金融的限制——国际转账的限制。
通常西联汇款会收取7%左右的手续费,整个转账时间要一周左右。而这些功能完全可以用比特币网络以更低的费率即时完成。
要知道信用卡是20世纪50年代的产物,它可不是为互联网量身定制的。而比特币却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正如那则著名的网络格言所说:我用100行Python代码就可以取代你的整个产业。这正是比特币要做的事情。
其实在谈论比特币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清楚自己在谈论什么。因为比特币本身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货币属性
区块链技术
价值网络
而现在主流观点对于比特币的抨击主要集中在第一层含义,也就是货币属性。这显然过于狭隘了,说比特币仅仅是数字货币,就好像说互联网仅仅是Email。
想象一下,肯尼亚的农民希望贷款购买一些种子,而银行通常对于这种个人贷款会有很多限制和审查,甚至根本不会受理。而此时他们却可以通过互联网与世界上的其他人沟通,比特币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又可以向当地银行之外的人借钱,这让获得贷款的机会大大的增加了。
在这个例子中,比特币的价值已经不仅仅是货币层面了,而是基于P2P技术的价值网络,它是一种对世界金融工具的整合,这也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真实的改变。
虽然主流的声音还不认可比特币,但是我们看到进入2018年,为了应对发展与乱象并存的加密货币市场,各国政府正在积极研究区块链技术,也在积极的制定监管规则。
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会与旧体制产生碰撞。面对比特币所代表的区块链技术,保守则意味着被冲击和挑战,而开放包容则意味着新生。
如果说比特币能够颠覆传统法币的原因在于国家信用的专制,那么比特币无法完成超越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各个主权国都在积极的应用区块链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