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不同的地方发现了同一套方法,WHAT/WHY/HOW的方法
1,写作的价值感
刘润将写作能力归为三种心法:价值感、结构感和对象感,在价值感中,WHAT/WHY/HOW代表了三种层次的价值,层层递进
写WHAT类专栏相对最容易,解释概念:沉没成本“是什么”;写WHY类专栏要难不少,联系动机:我“为什么”要理解沉没成本; 写HOW类专栏相对最难,实际应用:到底“怎么做” ,我才能利用沉没成本,并因此获益。
站在读者的角度,WHAT类文章相当于给读者抛出了一个问题,WHY类文章阐述了某类问题的重要意义,而HOW类文章给到了读者一个解决方案以及问题的答案。
2,演讲中的运用
《演讲的力量》中提到,演讲在结构上与写文章有点类似,都要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大多数演讲者也都遵循一个简单的演讲结构:
A. 前言——明确要讲的主题
B. 背景——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重要
C. 主要概念
D. 实践意义
E. 结论
按照这个演讲结构来准备演讲,也解决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书中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
如果演讲是为观众揭开了一个有趣的谜题,而不是呼吁他们关注存在的问题,就会更容易吸引观众。前者就像一份馈赠的礼物,后者则像是一个请求。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演讲只是准备到“是什么”或者“为什么”的阶段,那么就相当于把问题(难题)抛给了听众,却没有给解决方法;如果演讲准备到“怎么做”的阶段,就相当于分享给大家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答案,而不是自己的问题,这个思想,这个答案就像一份礼物,相比一个请求,听众会更加喜欢这份礼物。
3,用在分析报告中
不管是分析报告还是活动方案,业务人员经常会提到“落地”两个字,总是会希望这些东西能够落地。
这里的落地,我理解的就是HOW的意思
WHAT类的分析报告很多,尤其是在数据分析报告中,通过数据,对比观察,比较容易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最近交易额下滑了,某个城市配送指标下降,某些品类增长更快等等,假如分析报告做到这里就停止了,就相当于给听众、给业务人员抛出了一堆问题(很可能这些问题他们早就知道了),然后让他们去解决,去思考,这样的作品谁会喜欢呢,这样的作品又有什么价值呢?
WHY类的分析报告做起来更难一些,找到问题容易,找到原因不容易,需要对业务熟悉,需要从各个分析点出发寻找,需要花更多的花更多的时间,需要记在心里,时时刻刻去思考才有可能找到原因。不过找到原因是找到解决办法的前提,所以要做到HOW类报告,就必须得知道“为什么”。
HOW类的分析报告最难,也最有价值,它就像演讲中给观众的一份礼物,没有人不喜欢这样的分析报告,没有人不喜欢收到礼物。
发现问题,找到原因,给出解决方案(告诉人们怎么做),HOW类报告才是最好的分析报告。
在写如何写出糟糕的分析报告一文时,我只是知道什么是不好的分析报告
现在明白了,什么是好的分析报告
想清楚这些,却是从关于写作的文章和关于演讲的书中启发得到的,真是一种奇妙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