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论家胜间和代曾经用驯象师和大象来比喻情感机制。在人类身上,驯象师(理性)和大象(感性)所代表的两种心理机制是共存的。为了防止大象暴走,驯象师努力对其进行掌控和引导。然而,因为大象身体庞大,一旦它进入暴走状态,驯象师将很难对其进行控制。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
在我们的身体里,如果“大象”一直压制着“驯象师”的话,我们就会沦为情感的奴隶,被情感操控。尽管你试图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情感总是先行一步,使你无法冷静思考。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道理人人都懂,小情绪难以自控吧。
我经常在培训的时候做个小游戏,就是双手交叉,看看自己是左手的拇指在上还是右手的拇指在上。如果左手拇指在上,说明右脑比较发达,右脑主情感,代表你是感性思维;如果右手拇指在上,说明左脑比较发达,左脑主思维,说明你思维缜密。(此刻,你可以动手试一试哦!)我们姑且不论是否科学,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不同人的侧重是不一样。有的人就是比较感性,做事情靠直觉,有些人就相对理性,做事情靠分析,所以才有那么多性格测试的工具,比如DISC、MBIT、PDP、九型人格等等。这些还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和实践验证的。
有本书叫《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就是专门解读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的。里面有个很有趣的例子。
有个企业高管做了脑瘤手术,医生在他的大脑皮层靠近额叶的地方切除了一小块肿瘤。手术非常成功,手术后,这个高管做了智商测试,结果证明手术对他的智商并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后来出现了问题,就是原来他花10分钟就能完成的日常工作,现在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完成,他不可自拔地纠结于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比如:是用蓝色的笔还是黑色的?到底应该把车停在哪个停车位?这大大影响了他的生活,最后干脆就把工作辞掉了。
为了找到病根,医生在他的手上连上了汗腺检测仪,给他看一些刺激的照片,比如血肉模糊的人体,着火的房子,性感美女,正常情况下,人们应该会有情绪反应,皮肤会被唤醒,但是这位高管却对这些照片没有任何反应,无动于衷。也就是说他是一个毫无情绪的绝对理性的人。按道理说,做个纯粹的理性的人不是挺好的么?但是现实是,如果真的这样,你的生活会有无数的困扰了。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理性是后期形成的,而无意识的快速感性思考系统已经有上亿年的历史了。我们经常说的“直觉”,其实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有时候的“跟着感觉走”也是有依据的。能驾驭好这种的能力的人往往可以很有创意、想法。
以上是大象(感性)的重要性。
再来看驯象师(理性)。我们来举个例子,秋高气爽的草原上,突然着了大火,风很大,风助火势,火像列车一样向你奔来,该怎么办呢?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撒腿就跑吧,因为在恐惧面前,人们的思维会变窄,意识会集中到眼前的、最必要的事情上来,做出本能反应:跑。
1949年,美国曼斯峡谷消防员悲剧就是人们本能反应的写照。当时有13名消防员的本能反应都是和火赛跑,结果被火墙轻松碾过了。只有一名消防员运用理性,逃过了一劫。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看到大火狂奔而来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想着逃命,而是让自己冷静下来,他判断自己肯定没有火跑得快,于是点燃了周围的草地,为自己烧出了一片安全区。这样火即使过来了也会绕道而走,是有生还的可能性的。而这并不是创造性的行为,在消防员的训练手册汇总,是有这一项应急措施的。但是在危机时刻,很多人被感性控制,思维狭窄,作出错误的本能反应。
这时候,我更能理解,比如飞行员和飞行机组人员,需要对操作手册烂熟于心,即使每次很安全,但是标准动作一个都不能少。遇到的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回忆飞行操作手册中的指导要点和处理要点。这时候,理性思维就显得尤其重要了。
雷军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傅盛说:真正的竞争优势,不在于努力与否,而在于认知差异。这些都在说明思维的重要性了。
总结一下,今天聊了大象(感性)和驯象师(理性),对人类个体来说,两者缺一不可。每个人都会有感性强于理性或者理性强于感性的一面,但是都是可以根据需要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