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
前几天和领导一起聊天,讲自己在干哪些事情,他老人家嗤之以鼻地说了一句,你干的这个活不是高中生就能干的么,搞的我一脸懵逼。初想想也对,比如让其他同事把私募的开放日从月到周再到日,把投资门槛从100万降到40万,私募仓位出事了把原因找出来改进一下流程。有难度么?还真没有。但是后来我告诉他老人家,这些活没有一个难的,能把这些活找出来干才是最难的。
出了问题把问题解决掉也许不难,但在可以正常进行的事情中找出问题并解决掉就有点难度了,这个类似于上游思维,有时你解决了别人也未必有感觉。
绕回来讲今天的书,书中案例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思维来理解。
案例1:尼泊尔的恒温箱
斯坦福大学有个研究生课程,让学生设计一款特别便宜的东西取代那些昂贵的产品。有四个学生为了这门课专程去了一趟尼泊尔。他们要帮尼泊尔人重新发明给早产儿用的恒温箱(2-4万美元一个)。
本来想当然认为保留基本功能,把冗余的去掉就可以降低成本,结果是经常停电,崩溃。
结果他们想出一个类用“相变材料”做的似于睡袋的东西,其中含有蜡,能够保持恒温。这东西不用电,只要放热水里就能充热,充一次能用 4 小时。它的价格只要 25 美元!五六年时间已经在 20 个国家救了几十万个婴儿。
也许这个恒温箱造出来,别人看了也不过尔尔,材料也不难,设计也简单啊,问题是,没解决之前你也不知道能这么解决啊。
这就是解决者和执行者的区别。
案例2:GPS
1957 年10月,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专门从美国上空掠过,特意让卫星用短波频道发出固定的“嘟嘟……”声,秀给美国人看听。够闹心的吧?
居然有两个物理学家用嘟嘟声计算出了卫星的速度和轨道。可以这么干,就问你他们牛不牛?如果只是到此,只能证明他们专业知识过硬。
他们向上级汇报,而这位上级 —— 应用物理研究所主任弗兰克·麦克卢尔—— 的思路也不一般。麦克卢尔问这两个物理学家:既然能根据地面上听到的卫星信号来判断卫星轨道,那咱们反过来想,如果已知卫星轨道,你们能不能反推地面收听者的位置呢? 答案是可以。——这个主任做了什么?只是问了一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把研究思路导向了另一条不归路。
在苏联发射卫星仅仅三年之后, 美国就实现了用五颗卫星给自己的海外核潜艇定位……正是 GPS 的前身。
案例3:亚马逊内部“产品发布会”
亚马逊公司有个例行的做法是召开公司内部的“产品发布会”。这个产品还不存在,公司内部先设想一下,它有什么功能、能带动什么需求,它一旦出来能如何秒杀市场上的同类产品……最后再琢磨这样的产品应该怎么做。
如此,搞出来了不少好产品。
登月思维:找一个看似不可能的大目标,公开宣布,然后 集中力量把这个目标做出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完成了不可能,你就变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