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大概故事:序中描写的三张照片可说是其一生的缩影。从强颜欢笑到矫饰轻薄,最后是面无表情的“死相”,正是叶藏极力迎合社会却最终失败的一生。
个人最初见解:人间失格,没有经历过的人看这本书觉得这就是一部致郁的书,第一次看也很难让人看下去,看完第一篇《人间失格》就是觉得书中主人公的命运其实都是他自己作出来的。但看了后面的小故事再看前面“人间失格”的故事就觉得书中主人公其实都是一种逃避浑噩现实的一种无力的抗争,最终以悲惨告终。
主旨:
丑角精神,即与他人交往时,一味屈从对方的要求,为取悦他人不惜自己戴上小丑的面具,以刻意的出丑,耍宝搞笑来与他人同一化的行为趋向。其存在的目的,不是消弭自我求同,而恰是隐藏那个与从人相异的自我。。
“丑角”看似与外界保持联系,实则与自闭症患者一样,都是将自我隔绝于这个世界,以维护自我完整性的人。因此,这种“丑角精神”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无论再怎么努力,叶藏最终仍然成为了一个被社会排斥疏远的“边缘人”:自杀未遂、被包养、酗酒、吸毒、肺结核病……太宰以颓废的行为将自己从这个社会放逐,既然扮演丑角已经难以取悦“世人”,那就干脆主动向边缘滑落,以保全自己心中那份仅剩的骄傲。
书中谈到了一个很显示的问题:
求同还是存异
求同其实说的不好听就是同流合污,一味的忽略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迎合他人,让自己处在一个不适的状态,时间久了,心理的煎熬会逼疯一个人。
求异就是抱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但是时间久了,身边的人都会针对你。比如现在的工作范围中就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去改变去迎合,你讲会这个公司或部门淘汰。
很多时候这就是很多人不能适应这样的环境而选择封闭自己,成为孤岛。其实这也与现在一直提到的一个词“躺平”,年轻人选择躺平,就是选择走向边缘。
语句个人感想
在自己的事情上,你总是大肆挥霍,但在别人的事情上,你却总是佯装不知。
而说到“忧愁”,瞧你身上,哪里还有它美丽的影子?
上下文:朋友夫人生病需要钱,请求帮忙,但丈夫只拿出了二十日元,表现“忧愁”说到大家都很清贫。
人总是这样的,利己(自私的细胞),对自己极致优待,但对别人却锱铢必较,而往往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朋友只会越来越少,道路也只会越走越窄。相反的,有利他思想却能越走越远,身边的人也会不请自来,来了也会跟你志同道合、互相精进,你需要帮忙时也无需你开口就能感知。
我对金钱或别的什么都没有欲望。我希望内心秉持遇远而宏大的自尊悄悄地活下去。
比起三百元,比起中华料理,倒是你在这个家的后院给我搭一个丝瓜架,不知会给我带来多么大的喜悦。
马斯洛需求理论,从低到高的需求分别是物质需求、安全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自尊和情感的满足冥想是在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上层。
上面的对话其实也是现今夫妻关系中很多的夫妻相处之道,家庭不仅需要金钱的支持,更多是需要情感的支持。是需要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是发至内心的一种在乎。所以文中的女主人说一个简单的手制,花费精力和真心的事情更让人有所触动。
文中其他的经典语句:
人喜欢妄自尊大,自我陶醉,不管别人怎么说,都照样自恋。
瓦来里说过,在行善时,必须随时心存歉意。因为没有什么比行善更刺伤人的了。 这个理论真的是震惊了我,可是后面想想好想真的很有道理。
活着本身就是一件讨厌的事。尤其是男人,更是活得痛苦而悲哀。总之,什么都得去战斗。而且,只能赢不能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