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A读书笔记,《精进》第二章
关于选择
R原文:
仅仅是好的选择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最好的选择。决策心理学认为,人在面临选择时,通常会采用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满意原则就是人会从自己最熟悉的待选项开始逐一进行考察,如果考察到一个满足内心标准的选项,就会采纳其这个选项,余下的选项就废弃了。而并非对比所有带选项,然后选出其中最好的。
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低,那么你很快就会找到一个可以满足标准的选项,而这个选项很可能在所有的选项中并不优越。而如果内心的标准比较高,那么就会多比较一些选项,最后选中的那个选项就会更好。
I交互:
这一段价值在于,跳出问题来看问题。它并不马上教你怎么去评估不同的选项,怎么分配权重,怎么做决策分析(术的层面)?而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揭示了一种普世性的选择盲区(道的层面)。
我们往往选择不到最好的选项,而是选第一个可以让我满意的选项。再直白一点,你并不是选择对的,而是选择能凑合的,选择自己能接受的。
选择并不是一个效率问题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太过于匆忙,所以我们往往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是效率问题。怎样尽快完成工作,怎样尽快沟通,怎样尽快选择。当你认识到选择并不是一个效率问题时,你就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仔细考虑。
而恰恰某些东西是需要慢下来的,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所谓的抬头看路,就是关于选择,有时候努力程度其实并不重要,关键努力的方向对不对?比如都已经大数据时代了,你还死抱着自己的C#不放,并坚持认为那是最好的编程语言,就。。。
A1我曾经是怎么做的
以前中考或者高考填志愿,往往不是选我最喜欢的专业,而是选一个我能够考得上的,又能让父母满意的学校和专业。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比如某人工作很忙,一直有不同的人来问各种零零碎碎的问题。以前是来一个事情,处理一个事情。而现在学会把这种紧急不重要的工作往旁边放,堆积两三天的量,集中在一两个小时之内,积压的琐碎问题和邮件批量处理,效率高了很多,而且也不再经常被打断思路。
这也是一种选择,对于工作任务如何处理的选择。从前选择很少,比如说来一个邮件,或收到一个问题。当时选择就两个,要么现在处理,要么等会儿处理。而从来没有意识到,可以把类似的零碎的工作暂时堆积一下,然后把类似的工作集中批量处理。甚至说为什么这个事情不能交给用户自己去处理呢?其实都是不同的选择,而以前对方很急的时候,要你马上就做出答复。就没有时间去思考,还有没有别的选项。后果就是“忙,工作效率低下,更忙”的恶性循环。
A2我以后要怎么做
我往往劝别人说,选择就意味着放弃。
但是内心深处,我害怕放弃很多东西。什么事情都想面面俱到,最后把自己搞得很累,而且往往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当我意识到,我现在面临的决策问题并不是效率问题时。(包括工作也都不是单纯的效率问题,除非是简单重复的工作才是效率问题。)在着急动手开始做之前,多想一想,这个任务值不值得我去做,是不是马上要做?哪些功是无用功,哪些可以事半功倍。还有没有更好的选项?
读书最好的策略是不读,要把你有限的时间花到真正值得花时间阅读的地方去。做事情也一样,做事最好的策略是不做,如果学会不再琐碎而意义不大的事情上面浪费时间,有效效率自然会上去。
关于标准
原文
如果你想吃到好东西,你首先要有一颗想吃到好东西的心。在一个低标准下,很多人都满意地度过了每一天。一个成熟的人,他的标准来自于他的内心,而大多数人,他的标准却受环境所左右。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标准,他的标准决定了他的选择。
如果现阶段,你确实不知道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采用雷教授提出的一个简单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或者一个月,一年),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
交互
在这里把选择-标准-格局这一个逻辑链打通了。
很多时候难以选择,往往并不是决策问题,而是格局问题。不知道选择,是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更重要,自己更需要哪一样。而你不知道这些,是因为你现在的格局,看上去每样东西都差不多重要。但如果上升到一个更高的格局,你就会发现,你以为差不多的选项,有着截然不同的份量。
这里是对满意原则的一个延伸,满意的选项,一定是符合你内心的某一个标准。人往往都是趋利避害的,为了不让自己那么痛苦,你往往会降低标准来让自己满意。为什么要让这个选项使自己不舒服呢。但越是这样,就越是会在舒适区里面迷失自己,麻痹自己。
A1我以前是怎么做的,
比如某人面临部门调动,面前有一个机会,是留在原有的部门,还是转岗去新的部门。如果以前,某人可能觉得其实在哪都差不多,工资也差不多,做的事情难度上也差不多。
而按照采铜理论的话,选择来源于你的标准。到底要不要转岗去新部门,取决于你内心对于工作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内心对于工作的标准很低,能够胜任,薪资能满意就够了,那其实做什么工作,去哪个部门,的确是无所谓的。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会觉得难以选择,怎么看都差不多。
但当在一个更高的格局上面去看选项,如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对于公司的贡献大小,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在一个更高层次来看待自己的选择。自然就拉开了明显的差距。
A2我将来要怎么做?
每个人工作上,生活上,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类选择,往往会觉得难分伯仲,但是放到一个更高的维度上,用更高的标准去看它,不同的选择就大相径庭。
就像《一代宗师》里说的,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习武的三个境界 同样也是标准的三个境界。
比如说领导将来建议你去学某一门课程,可能我不算特别感兴趣,也不特别反感。但是碍于领导的面子,又不得不去学。如果用更高的标准来看,把这门课程,摆在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对于整个部门的发展,到底有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就一目了然。如果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你可以勇敢的跟他说,我觉得这种可能又没有什么太大作用,我希望去学怎样的课程 对工作上更有前瞻性和帮助。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我囤了很多书,囤了很多电影,一直都没有看。有时候会觉得花了那么大精力买了书,下了电影。又不去看,好像对不起已经花的那些时间,沉没成本。
但是如果用一个更高的格局,从一个人生的角度来看,你是否一定要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看一些很平庸的作品,这个选择就一目了然了。
以小我,见天地,见众生。学会放弃,本身才是学会选择。
选择的两难困境
原文:
许多人提到的选择,没有一个是满意的选项,所以难以选择。〖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来,他选的并不是最优的,而是能够让自己满意就行〗
1.有唯一的理想目标。
2.理想目标与当前处境相反或者相差悬殊,两者构成严重冲突。
3.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导致了糟糕的内心状态。
当我们陷于某个人生困局时,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这些隐含假吸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其结果是把自己困在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去做决定,而意识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当我们在人生中遇到某个无法摆脱的僵局时,先不妨试试这三步
1.找出潜意识中的隐含假设
2.识别隐含假设中的不合理性,进行校正
3.形成更灵活的思维框架,在此基础上思考出可能选项。
四种最普遍的隐含假设
第一个典型的隐含假设是赛道假设,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就是赛道假设的体现。暗自认同赛道假设的人,认为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比赛,比赛的项目是设定好的,而获胜者寥寥无几。于是他们就容易陷入对竞争的焦虑,和对失败的恐惧中。
第二个隐含假设是低关联假设。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认为,人生的种种经历之间相互独立,不存在什么关联。
第三个隐含假设是心理学中讲的僵固型心智(fixed mindset)。暗自认同这种假设的人会用一种固定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能力,其中很多人会认为天赋不够或者智商平平,于是在遇到挫折时就自怨自艾,失去了继续努力的动力。
第四个隐含假设是零和博弈,暗自认同零和博弈假设的人,在人与人的竞争中,更倾向于从别人那里争夺利益,而很少去构想双赢的方案。针对这种思维,《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专门写了一本书《第3选择》,倡导在"你的方法和我的方法之外,应该努力寻找一个我们的方法”,通过这个"第3选择,参与的双方可以实现胁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交互
合理情绪疗法中,合理信念与不合理信念的区别包括:
1、 合理的信念大都是基于一些已知的客观事实,而不合理信念包含更多的主观臆测成分;
2、 合理的信念能使人保护自己,努力使自己生活愉快,而不合理信念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3、 合理的信念能使人更快的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合理信念使人难以达到现实的目标而苦恼;
4、 合理的信念会使人不介入他人的麻烦,而不合理信念主动介入他人的麻烦;
5、 合理的信念能使人阻止或很快消除情绪困扰,而不合理信念长时间无法消除或减轻情绪困扰,造成不适当的反应。
按照贝克的理论,常见的歪曲认知所导致的不合理信念包括:
1、主观推断: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包括“灾难化”或在大部分情境中都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和结果。
2、选择性概括: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其他信息被忽略,并且整体背景的重要性也被忽视。这其中所包含的假设是那些与失败和剥夺有关的事件才是重要的。
3、过度概括: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
4、夸大和缩小: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
5、个性化:个体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将一些外部事件与自己联系起来的倾向。
6、贴标签和错贴标签:根据缺点和以前犯的错误来描述一个人和定义一个人的本质。
7、极端思维:用全或无、非白即黑的方式来思考和解释,或者按不是/就是两个极端来对经验进行分类。
A1我以前是怎么做的
先说一个我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举一个健身的例子。我从小到大,健身减肥一直是我的一个长期目标。而我的两难困境是没有时间,难以坚持,效果不明显。平常又要上班,花费大量的通勤的时间,回到家还需要一些自己独处的时间。锻炼的时间就很难挤,锻炼效果也不明显,自然难以坚持,这是目前的一个困境。
A2我将来要怎么做
首先找出自己的隐含假设,1健身是要花大量时间的,2我没有那么多时间。
但是健身是不是一定要花那么多的时间,有氧运动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锻炼方式么?包括说为什么不能在上班的时候多走动达到健身效果呢?可以灵活地生活和健身糅合在一起,而不像以前认为,健身就必须划出来大块的专门时间。
另外为什么不能用短时间的无氧运动代替有氧运动呢,之前看《硬派健身》,对于无氧运动的好处和效率已经做了很好的总结。
另外自己在这件事上的零和博弈假设,总觉得时间就那么多,这段时间我拿来上班,拿来看电影看书,就不能拿来健身,可谁又这么规定过?健身的时候我也可以不听音乐,可以听一些有声的电子书籍。有很多活动是可以交叉的,而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目标悬置模式
原文
我们可以使用悬置模式来行动。生活、学业和事业可以变得更加灵活。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十个月时间全身心工作,余下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用十个月的工资养活两个月的自己,或者周期更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比较大胆,但不少人已经在尝试了,它未尝不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方法。
特性改造
关于工作和爱好,我们可能早已形成了某些僵化的看法,比如工作是要我做。爱好是我要做。工作是被动接受的苦差事,爱好就悬图个消遣娱乐。这种简单的二分法把工作和爱好隔绝开来,造成我们生活的割裂。为何不换个角度呢?工作是否也可以变得活泼、与你的爱好结合。改造爱好的一个常见方法,是把对一件事情的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可以让你的让你的热爱更加可持续,也是你把热爱变成事业的前提。只有当你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时,你才会渐渐发现以前没有窥见的门径。寻找两个选择之间的连接点,把能力嫁接过去;你也可以对它们做出创造性的改造,让它们互相影响,使你的工作更像你的爱好,你的爱好更像你的事业。
交互
此处与塔勒布在《反脆弱》那本书里面提到的杠铃原则非常接近。花80%的资源在确定的回报上,花20%的资源在一些不确定的事情上面。
把80%的时间花在你的主要工作上,20%的时间花在和你现实生活,没有太大关联的事情上。
包括投资也一样,80%的资金投放在比较稳定的品种上(比如房产,货币基金),20%的资金投放在新奇甚至不那么靠谱的品种上(比如比特币)。
A1我以前是怎么做的
爱好很多,但是往往浅尝辄止。更多的是把爱好当成现实生活的一种逃避和解脱。看着好像琴棋书画样样都能有两把刷子,可是没有一个爱好能够深入的真正去实践,去刻意练习,去创建自己的一万小时训练计划。
浅尝辄止,纯粹兴趣使然,图个新鲜感,而没有把爱好变成一个有产出,有切实回报的行为。
A2我将来要怎么做
认真工作,同时坚持不懈发展自己的爱好。写小说也好,写读书笔记也好,要把爱好变成工作,把消费型兴趣变成生产型兴趣。除了书以外,更多关注自己的输出。找到真正有产出有价值有回报的爱好,努力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