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UJ
清明时节,天气微凉,透着些许寒气。记忆里每年这一天都是热闹的,如今再也看不到这种热闹。
每年清明时节,我就会格外期待。盼望着久未见面的家人早点归来,期待与爸爸妈妈兄弟姐们围炉夜话,记忆中我们会回老家,磕头扫墓。我们会将心底的思念化作灰烬,成人的世界里好像没有对死亡的害怕,更多的是淡定是寄托。我不知道人死后会不会有灵魂,我也很好奇这份寄托逝去的先辈会不会偷偷帮我们完成。每年如此,如似乎清明节也成了一种形式。
从小我就跟着父母一起长大,以至于成人之后的回忆里对于隔代亲人的感情好像没有很强烈。他们的离开对我的感受更多的是对死亡的畏惧而不是难过。
对于清明节这种氛围,我一直特别喜欢。可是,后来。我慢慢长大,哥哥姐姐们去了省会城市读书工作,能回来机会也少了。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此后每年清明节,只有我爸爸妈妈和长辈们,再也没有以前热闹。再后来,我也出社会了,在外地工作,只有过年时候才能回家。我突然很怀恋以前。
一起打打闹闹踏青的日子,没有相互的欺负取笑,没有几个人呆在一起的无聊时光。这生活反而没有生机,变得安静。就连如今,三天的假期,也失去原来意义。一个人的时候总会想念从前的热闹。反观现在我在他们看不见的异乡长成了自己想要的模样,过着他们不知道的生活。
人总是要一个人去经历去感受,才能懂得分辨生活的甜与苦难与易。这是我出来工作N年之后才深深觉得,在一个陌生城市,我要是能把生活过成父母那样,我也就不错了。也就从现在我慢慢的开始理解生活了。理解父母操持经营家庭的幸苦。
离开家来深圳那天,经过武汉。哥哥找了一家餐厅为我践行。我们不再像小的时候那样抢东西吃,我们变得温和。
小时候,不懂离别的意义,而如今每一次离别都会让我沉默。我想把离别的失落留在家里,一个人快点离开。我不希望也不想看到泪眼婆娑场面。于是乎成人之后的每一次离别都是父母在说我在听。
有时候我在想若干年之后,我们慢慢长大,父母慢慢变老。在我触不到的故乡,他们慢慢老成我终不愿意看到的白发苍苍。
那时候的我是否会满怀愧疚,还是会淡然感慨这就是生活!不是说年纪越大越害怕变老,越害怕孤单嘛。以后的我们一定是常年不在家,以后的家里肯定只剩下二个老人。
有时候,我不太明白。拼搏和努力到底为什么?我们总是和很亲的家人很好的朋友分开在很远的地方,一年又一年,数得清的见面次数。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最好的状态,到现在我也没有找到答案。
2018年,我一直在调整自己生活状态,总觉得需要做点什么事,以后的人生才不会苍白,我很害怕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所以一直想着改变生活。但直到此刻生活并没有被我改变。最近一段时间,总是会强迫自己多看点书,多收集下材料。但每次动笔都写不出我想要表达话语。我一直觉得文字就是我天赋,这种天赋与生俱来无比热爱。不知道这畸形优越感有没有人能感同身受?
生活总是这样,迷茫。然后,过段时间又会朝气蓬勃充满希望。长大了,没有那么多感伤,更多的是务实。
思念着的人终有一天,我会将生活过成我们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