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对我自己社群的小伙伴说,生活中本来就有许多智慧,我们要做的就是自己去建立体系、打通关联,通过学习和行动,在头脑中生长出自己的理论体系。而不是天天报课程,参加各种训练营,用花钱的方式满足焦虑。即使我自己也做了训练营,鼓励读者参加训练营对我有经济上的好处,但是我仍然认为,如果你能多行动,那你并不需要那么多的付费内容产品。
为了演示这个过程,我做了一个早起读书现学现卖的活动,每天和大家一起读书,一起研讨。这些知识和技能,只能通过你做了,我也做了,我们对照一下的方式学习体会。纯粹通过买课听课的方式,效果不会很好,因为听的欲望满足了,做的欲望就反而减小了。我这种把施工现场直接开放的社群组织方式在目前互联网上还不太多见。
今天分享一个思考的辩证:
很多人说自己总是不能坚持,事情经常半途而废,于是四处求方法找诀窍在网上参加训练营。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上当受骗了,买了一堆书,打了很久的卡,发现其实还是原来的样子。那是为什么?
先说一下市场的现状:
当你去参加一个行动营,很多时候会有人给你分享怎样坚持早起,怎样持续打卡。但是你要注意到一个现象,有很多以此为生计的人,其实自己并不能做到教你要做的事情。也就是,其实教你写十万阅读文章的人,可能自己从来没有写过一篇爆款文;告诉你如何坚持打卡的人,自己的行动力也非常差。于是拼凑出一些干货式的课程,然后做好看的PPT,再组织一些助手活跃气氛,然后告诉你要坚持。
我认为人的认知是和行动的经历有关系的。有的事情你没有做过,有的话你就无法说出;要说的话也是抄袭洗稿或者拾人牙慧。很多问题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理念,但是如果抓不住,就会被复杂的表象迷惑。而一旦你抓不到本质,那往往就得不到结果。
对于不能坚持的问题,我其实经常反问一个问题:
既然你经常放弃,经常半途而废,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对“半途而废”从来不离不弃?你为什么不放弃“放弃”?你为什么能坚持“半途而废”这件事情却不会感到焦虑?
我个人认为,如果你连续多年对“半途而废”从不放弃,本身就具备了“坚持做一件事”的所有优秀基因。而这不就是我经常说的“持续行动”了。
我们身上本来就具备“持续做一件事情”的智慧与能量,只是用错了地方。当你能明白这一点,下一步就好办了。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你本来就是一部高性能的机器,只是一直跑错了方向,现在你意识到了以后,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调整机器配置的方式,让你自己在进步的轨道上飞奔起来。
持续行动的训练本质就是这样一个重新唤醒和发现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只能由你一个人来完成。这里会有一些认知要点,但是今天限于篇幅,我不打算写;我找时间在自己社群里分享。
不过我想你大概在网络上会看到很多教你如何坚持的课程,但是你很少能看到有人敢对你这样说话,告诉你自己其实可以在外界的帮助下找到解决的路线,更多的是教你工具方法。但是我认为工具方法,在你的逻辑梳理清楚后,你可以随手创造,这根本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好的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
最后我请你再想想:
为什么你对“半途而废”从来不“半途而废”?这里面有什么机制,你可以拿出来复用?增进你的生产力?在评论区里,用长文字告诉我你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