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在1843年撰写并发表在《德法年鉴》上的早期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马克思曾经的好朋友、创办《德法年鉴》的卢格曾经作出这样的评价:“这篇文章谨句过于矫揉造作,章法混乱,过饰雕琢,但在文章中有一种时而把辩证法运用得过火的批判的天才”。
一篇文章,遣词造句怎么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天才,思想的天才并非人人都有,它那耀眼的光芒让语法上的不足显得微不足道。
任何思想的诞生有其一定的背景条件。1843年前,《莱茵报》时期的马克思通过参加现实斗争,动摇了对黑格尔哲学的信仰,开始转向费尔巴哈哲学。从现实层面来讲,1843年,马克思与巴黎和法国的社会主义者、民主主义者、德国的正义者同盟建立联系,观察工人运动并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会和政治问题。
这篇文章和马克思早期其他文章,比如《费尔巴哈提纲》、《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等比较来看的话,篇幅算比较长,内容真的如卢格所言:过于注重文辞修饰,又没有分段,隐喻较多,加之翻译的问题,读起来真的十分恼火。(马克思一生非常钦佩海涅,也很想拥有海涅的诗歌创作天才,但很遗憾,他写的诗和他的论文真是不敢比)不懂背景,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人来读,多半会有这样的效果:读着读着思想就开起了火车。
但,如果真的读懂了,马克思那天才的思想一定让你拍案惊奇。
文中有许多名言,被持久研究,广泛讨论和引用。
比如:
你们不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就不能消灭哲学。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的,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那这篇文章到底讲什么呢?
马克思开篇就说,“就德国来说,对宗教的批判实际上已经结束;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其它一切批判的前提。”这句话是指,费尔巴哈完成了对宗教的批判。但费尔巴哈没有完成对宗教的社会根源——不合理的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批判。
这个任务由马克思来完成,但马克思并没有对德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进行批判,转而去批判黑格尔的国家哲学、法哲学,这是为什么呢?
马克思曾说:“我们是本世纪的哲学同时代人,而不是本世纪的历史同时代。”
德国还没有经历英法那样的资本主义革命,还没有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但德国有一群了不起的思想家,天天坐在躺椅上产生着伟大的哲学,他们的哲学以黑格尔为集大成者。因此,黑格尔法哲学其实是英法资本主义在思想理论层面的表现。
马克思要批判的是英法资本主义,因此要批判的就是黑格尔法哲学。德国的社会制度还达不到马克思批判的水平。
德国为什么不能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建立像英法那样的国家,马克思认为,“彻底的革命只能是彻底需要的革命”,德国的资产阶级软弱、无能,德国的众阶级都是犬儒主义(复旦大学吴晓明教授观点),在一个充斥犬儒主义的国家中,怎么可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但,马克思认为,德国可能直接跨过资产阶级革命,直接跨过政治解放的阶梯而实现人的解放——人的本质的解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条件就是:社会形成一个被彻底束缚着的阶级,即无产阶级。
因此,在结尾时,马克思说,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就是哲学,它的心脏就是无产阶级。所以马克思要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彻底的无情的批判,尽管黑格尔是他曾经无比崇拜的老师。
这篇文章是马克思对所谓“苦恼疑问”的进一步解答,第一次提出并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并提出人类解放的正确途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理论价值,它也是马克思实现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的重要标志。
结合这篇文章的阅读,谈一谈怎么学经典。
我读本科就上过马克思主义经典学习的课程,但那时候不认真学,也学不懂。研究生的时候在理解上稍微深一点,但仍然没有认真学。现在相当于才入门,学起来仍然十分恼火。
我的方法就是多找参考资料,在网上搜索有关视频资料,结合原文来读,一字一句学懂弄通,读进去了就会发现,为什么这些文章会被称为经典,经典意味着永不过时,意味着永远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