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还有前半句和后半句:灵魂选择自己的伴侣,少年选择自己的城市,异类需要跟异类在一起。无意中看到了这句话,被莫名打动。
最近几天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所以记录表里凭空多了几个尴尬的“无”,这个字用的好,无影无踪,无来无去,找不到开始的起点也望不到终结的圆圈,没有想法尴尬的活着,朋友安慰说你可能太忙了,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只不过是没有什么话好说,没有思考什么,带着空壳子周而复始机械的生活,像个空心人,是你也是我。
昨天跟朋友一起看《现代启示录》这部史诗级的电影,讲的是越战时期,一个功勋卓著非常优秀的美国上校思想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现代走向部落,从文明走向野蛮,用暴力和武力统治者这块悲伤的被炮火灼烧的土地,这里的人民竟然还对他奉若神明……说实话,这部电影我没看太懂,战争离我们遥远,隔着屏幕看着漫天炮火,残肢断臂总有一种不真实感,即便读着他心路历程的信件,也无法切身体会。对自己的悟性很是担忧。
在肩负秘密任务的男一号找到这位已经身材发胖,沉重阴暗的前美国上校后,能感受到他对死亡的渴望,他读了一首诗,奇异地击中了我。叫《空心人》,是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艾略特的诗:
We are the hollow men 我们是空心人
We are the stuffed men 我们是填充着草的人
Leaning together /倚靠在一起
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 /脑壳中装满了稻草。唉!
Our dried voices,when /我们干巴的嗓音,当
We whisper together /我们在一块儿飒飒低语
Are quiet and meaningless /寂静,又毫无意义
……
我们在无聊、空虚、焦虑着什么?这是你,也是我,是我们的大多数情况下的写照。忙忙碌碌的焦虑,慌慌张张的填补自己。是谁在幕后操纵着这一切,我们是自主的吗?情绪低潮时不敢想太多,怕自己落入虚无主义。
少年呀,你是如何选择了自己的城市,选择了你的工作,你的爱人伴侣,你每天的生活呢?
3年前还没毕业,跟同学朋友实习来到了之前“弃之如履”的北京,这一来就没再想着离开。霾深雾重也怀着希冀和憧憬,直到和这座城市的交情越深厚,粘连拉扯不开。衣衫褴褛的弱小的我们汲取城市的力量长大,结婚生子,再用成熟了的力量给这城市供养直到某天年老色衰,颓丧彷徨或离开或回归最“无畏”的状态。
母亲哺育了我们的身体和年幼时的生命,你的城市则给了你生存法则般的精神教育。你的城市就是你的气质。如果某一天真的幡然觉醒,想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角色,便也能在“撕裂”后找到“成圣成王”的原始部落,然后等待悄然的新的轮回吧。
少年的选择都是对的,都是好的。因为时间的流水向前,那时那刻只有这一次选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