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迷上了看红楼梦,对之前高中课本里学到的有了颠覆性的认识。
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高中的语文课本了,书中引用了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篇章,由此开启了初涉金陵十二钗的篇端。当时的语文老师是一位中年男人,用着不流利的普通话向我们讲述着宝钗的知书达理,黛玉的刁蛮任性,鼓励我们一众女同学像优雅知性的宝钗学习。大概是人到中年,受家中夫妻关系的影响,所以愈发觉得宝钗对男性的诱惑力了。也正是由于初次讲述的老师的个人主观想法,导致我近几年来对黛玉的偏见,所以说老师对事物看待的客观性还是尤其重要的。
重拾红楼梦是因为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文章和姚笛事件。也不知是什么原因,姚笛突然成了众矢之的。一搜度娘,发现姚笛竟然扮演过王熙凤,好奇心大起,由此开启了全新红楼之旅。一众的姑娘和帅气的于小彤杨洋进入了我的视线。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完整的红楼梦,很新奇,完全有别于芒果台的各种穿越、宫廷、古装剧。也得实话实说,第一遍确实是囫囵吞枣,只大致了解了四大名著红楼梦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基本性格。看完后甚至连鸳鸯、平儿、袭人这辈的大丫头都配哪个主子姑娘都分不清,也被里面的叔叔婶子关系弄得稀里糊涂的,但就是这么啃下了五十几集的剧情,也是被自己难得的毅力感动到了。
再次重温红楼梦也是有原因的,近期的各种婆媳剧完全不是我的菜,于是打算再看一遍之前很多都没有看懂的红楼梦。也在淘宝上买了红楼梦线订版的原文书,晚上睡不着的时候歪着看一两个回合,睡前的这点时间也变得有趣了。
重新接触的红楼梦有了第一次的基础,对剧里的情节不再陌生,再看时关注的点也不再是这个姑娘漂亮不漂亮,宝玉跟哪个姑娘丫鬟亲近了,大家族又有什么新鲜事等无聊的剧情,转而关心起每个姑娘的性格特点、写的诗句、一些次要角色贾政、贾珍、薛蟠、王太太、平儿等等一系列的人物。同时也完全对黛玉和宝钗改观了。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是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最初对黛玉的印象就是敏感、任性、爱哭爱闹、毒舌的叛逆姑娘形象,反观宝钗理性、懂事、淡定且为人处世及其圆滑,正常的人都会觉得宝钗要比黛玉好吧。我讲一个细节:一众姑娘和宝玉住进大观园后的某天,无意在滴翠亭听到两个丫鬟讲述和园外贾芸悄悄传递手帕的私密话(当时府里的丫鬟是不能和男性私自攀谈和交往的),两个丫鬟担心被人偷听,正要推窗察看,宝钗躲不及,又不愿生事,就故意问她们有没有看到颦儿(黛玉),说刚刚还看见黛玉藏在亭外,说完还故意进亭子假意搜寻一番才离开。两个丫鬟心想她们的对话肯定被黛玉听了去,十分懊恼。宝钗是出了名的玲珑心,与众姑娘的关系也都很好,为什么在这种时刻故意说是黛玉刚刚在这,而不说其他的姑娘,比如二姑娘迎春,迎春性格怯懦,即使听到也自然当没听到的,岂不更好。可见宝钗对黛玉也是有敌意的。
还有一次是金钏儿跳井后到王夫人那安慰王夫人,故意说写话开慰王夫人,说是金钏儿的不是,引导王夫人不是她的错造成的悲剧,也故意表面自己愿意把衣服给金钏儿裹尸入馆,引导王夫人觉得黛玉多病,心细敏感,不适合给衣服等,很是会引导人。
宝钗的金和宝玉的玉一直被传为金玉良缘,宝玉来看望生病的宝钗,宝钗故意说要好好看看宝玉的玉,还念出玉上的诗句“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反复念着,丫鬟莺儿自然接话说宝钗的金上也有诗句“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是一对。提示宝玉金玉之说。
宝钗还有其他的心机表现,比如故意点贾母喜欢的戏《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刻意拉拢袭人等等行为。
说完宝钗,再讲讲被红学家誉为“小宝钗”的袭人。花袭人的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的第一个和宝玉发生性关系的。宝玉微醉在秦可卿房内睡觉第一次发生了遗精现象,袭人发现后没有明说。等晚上回到怡红院在宝玉换裤子的时候故意问起,宝玉无心,和她细细说起梦中的景象,遂半推半就和宝玉发生了关系。
金钏儿事情后,宝玉挨了贾政的打,王夫人差人问宝玉情况,袭人亲自跑到王夫人处回话,说了一堆有的没的,意思就是想让王夫人叫宝玉搬出大观园,心理是觉得宝玉在园里和黛玉太过于亲近。同时也故意表现得自己很识大体,为宝玉考虑,使自己在王夫人面前分量加重。
王夫人不喜欢晴雯,觉得她长得太过漂亮,打扮也过于花哨,想赶走晴雯。大家都是一起照顾宝玉的丫鬟,袭人从未在王夫人面前帮晴雯说过好话,还在晴雯被架出大观园后劝宝玉,权当她们(晴雯和芳官)都死了。怡红院的丫鬟里,袭人、麝月、秋纹都是一派的,都稍有看不惯晴雯。
抄检大观园那回,王夫人清理怡红院时赶人原由很多都是儿时嬉闹的玩笑话,一语不爽就责罚赶人。袭人和宝玉也有很多玩笑话,王夫人却未责罚一丝一毫,所以有极大的可能就是这些玩笑话都是袭人告诉王夫人的。
袭人知道自己是被王夫人默认的,所以更希望宝玉娶懂事、识大体的宝钗,而不是任性的黛玉,因此为人处世会偏向宝钗,也会给他们制造独处的空间,可见其心机。
好啦,温柔懂事的宝钗和袭人被我批斗的体无完肤,希望钗党莫要黑我,此文仅代表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