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头脑中,“案例”是具体的,“心理”常常是指某种外在的行为,而“抑郁症”是无法呈现的,能够呈现的只有某个或某些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表现形态独特,没有两个相同。
在我看来,“分”作为动词就是“分开”,作为名字就是“分类”;“析”是“析出”,本意是溶质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或更通俗地讲,是固体从液体或气体中分离出来,比如从海水中析出盐,其寓意是浓缩、提炼。头脑中能清楚“分”和“析”的内涵,在(再)面对一个案例时大概就知道如何“分析”了。
“分”是第一步,也是“析”的必要条件——没有“分”便不会有“析”,否则就成了瞎分析。
昨天一位研修生面试,说到“案例分析”时,她又问我该如何“分”?我知道,这个问题没法回答,但又觉得如果直接告诉她我回答不了会让我在她心中颜面扫地,就问:“您去过茶馆喝茶吗?”
她答:“去过啊。”
我问:“到茶馆后,如果服务员问您‘喝点什么’,您会怎么回答?”
她答:“就说‘喝茶’啊。”
我没说话,笑了。
她明白了,说:“应该告诉人家具体喝哪种茶。”
我说,一旦“具体”,就是“分”。如果不“分”,茶馆里的服务员就不知道客人在说什么,因为在他们头脑中只有具体的红茶、绿茶、普洱茶等等,却唯独没有茶——泛称的“茶”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空的概念。
见她点头认可,我又告诉她:“在咖啡馆里,根本就不用看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或喝咖啡时的细节,单就一张口点咖啡,我们就能立马‘分’开TA是不是小资——小资们绝对不会快速地说出‘来杯咖啡’,而是似乎边思考着边慢吞吞地告诉旁边站立恭候的服务员‘我要蓝山,外加……’之类。”
这不是我吹牛,我的确能看出来——尽管我连喝咖啡都不会,更不小资。这是一位资深小资跟我讲的,我深信不疑。
再问她:“如果您要跟我谈谈诸如‘案例’、‘心理’或‘抑郁症’,我其实根本就不知道您在说什么,您相信吗?”
她点头,我相信她真的信了。
在我头脑中,“案例”是具体的,“心理”常常是指某种外在的行为,而“抑郁症”是无法呈现的,能够呈现的只有某个或某些被诊断为抑郁症的人——表现形态独特,没有两个相同。
从可操作层面说,“分”是将文字或语言转变成画面,我将这个过程称之为还原。
而“析”则正好相反,是再将还原了的画面抽象成别人能够理解的概念,进而形成语言和文字并表达出来。这显然要比第一步更加困难。
听别人汇报案例,我的思绪会被案例涉及到的内容触发而纵横驰骋,但时间上不会太长,我就会自问在奔跑过程中我都看到了什么——请注意,是“看到”而非“想到”或“听到”。此时,我想表达的就能从“看到”的画面中“析”出,然后才能与“听到”和“想到”的结合。
那个我“看到”的画面让我回到当下,因此它不是回忆或图式。尽管我曾经努力过多次试图跟某些学员说清楚,但都已失败而告终。这让我明白了“体验之不可描述”:“一旦运用语言来描述体验,就势难避免在体验与体验者之间造成对立”,从而接受了“个体都生活于其体验中并‘拥有’自己的体验”这一事实。
所有我表达出来的都是我的,是我从案例中“析”出来的——与案例相关,但相去甚远。
昨天在和那位学员交流“案例分析”时,因苦于无法表达清楚,我就让自己从我们俩谈话的现场抽离——这是一种心理咨询技术。立马,我仿佛置身于一片开满鲜花的大草原,非常放松地溜达着,不知何时又成了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飞了一会儿就落在了一朵花上。
当我从这个白日梦中醒来,仍然无法告诉她我看到的那朵花是什么样子,也说不清楚我为什么选择这朵而不是那朵花着落。但是我觉得我能够教会她抽离技术,让她也能像我这样借助于白日梦来体验一下。
今晨的思绪很乱,从来没有的乱!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我却始终理不出头绪,抓不住要点。这似乎也证明,“析”要比“分”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