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是我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联结最深的两天。平日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白天的家里会显得空荡荡的,除了洗衣机旋转的嗡嗡声,鱼缸的水流声还有油烟机的轰隆声,还有我打电话的说话声,寂静的家便少了很多活力。
只有周末这两天,我们家里有了热闹的气氛,周六早上,我们通常不做早饭,我和儿子七点多去楼下包子铺吃完早饭就直奔培训班。儿子上课时间近两小时,我通常为了节省时间不来回跑了,就坐在车里看书,等着他直到下课。别看这两小时的时间,可以看看书,写写文,没有人打扰,可以专注地看书,效率很高。
从8点到10点多这个时间,老公和女儿可以睡到自然醒,老公通常会去自己喜欢的那家早餐店去个早餐,然后给女儿买上她喜欢吃的三明治、小蛋糕之类的,捎回家。父女俩吃完,一个练毛笔字,一个写作业,互不打扰。
我们回家后,老公负责做饭,我打扫家里卫生,俩孩可以趁这个时间玩会。要不看会电视,或看会手机放松会后,就遣回各自房间再学习一会,准备吃中午饭。如果有空余时间,我一般要不上厨房帮忙准备开饭,要不就抽空看会书,或看会手机。
周六的午餐是比较丰盛的,四菜或五菜一汤的标准,老公做菜的标准是每个人至少有一道喜欢的菜。俩孩儿喜欢吃鱼肉类,黄花鱼或芦鱼是必备的一道菜,再给他俩炖一个肉类的菜,炸个虾丸之类的,我和先生肯定有一道素菜或凉菜,再加上一碗,这就是我们周末的午餐,没有山珍海味,就是平常普通的饭菜,但我们依然吃得很香,也很健康。
下午休息会,俩孩子都有课,我一般送女儿去上课,儿子自己坐公交车。下午我送完女儿去上课时,顺便把快递取了,一箱爸妈寄来的特产,还有一本书。送完女儿回来就开始收拾妈妈做的特产,当然,得跟我妈打个电话,省得她担心,怕东西坏了。妈妈自己亲手做的芝麻球,用红枣、核桃、芝麻和蜂蜜混合在一起,团成的。我尝了一个,味道真不错,口感也很好,软软绵绵的,甜丝丝儿的。
两罐,我妈说有70个,估计一天一个,我也可以吃两个多月了。
肉丸子和豆丝混在一起了,先将肉丸子挑出来,一个一个,捡起放入保鲜袋里。挑挑捡捡半天,终于把肉丸子和豆丝分出来了。
还有十个绿豆糍巴,一袋袋装好放在餐桌上,拍了照片给我妈发过去了。
这些东西够我们吃上一阵子的,俩孩子喜欢吃肉丸子,他们称为“外婆丸”。每年冬天,外婆做的外婆丸就会带着他们的期望如期而至。我和老公喜欢吃豆丝,煮得烂烂的,喝着汤,暖和和的,很舒服。
想起从小到大,冬天喝豆丝的情景,南方的冬天没有暖气,晚上都会感觉很冷,这时妈妈在厨房煮一锅豆丝汤,那热气蒸腾,整个厨房都好像弥漫着一层薄薄的白雾。刚开始喝到嘴里,有些烫嘴,因为豆丝不易散热,我们只得一口口喝完后,整个身体从头到脚都感到温意十足,热乎乎的,特别舒服。
从小到大,多亏了喝豆丝汤取暖过冬啊……
如今,北方的屋子里,有暖气,再也不怕冷了,不过我们还是喜欢吃豆丝,喝豆丝汤。
绿豆糍粑原是我们家乡早餐店炸货,妈妈寄快递那天问我要不要糍粑?本来没想到糍粑的,不过妈妈这一问,反到钓起来了我的食欲。妈妈寄了十块,和小时候的味道差不多,不过我没有早餐店炸得那么地道,自是味道也有一定的差别。
收拾完这些东西,该冻的冻起来,该放冷藏就冷藏,不能有半点闪失。
事实上我妈比我更在意,叮嘱了一番,记得将有东西该放的冷冻食品放起来,还生怕糍粑坏了,问了好几次。
周天的中午,准备吃火锅,老公领着女儿去买羊肉卷,我去超市买了些青菜豆制品。回到家,老公在厨房麻利地洗菜、切菜、配菜,女儿在一旁帮忙调酱汁。我把餐桌上的火锅里兑好汤,放入葱姜香菇扇贝。没一会儿火锅汤开始沸腾了,这会儿,儿子从补习班回来,推门一见我们准备好的一桌菜,高兴地说:“哇!吃火锅啊。”妹妹回来道:“是啊,菜都准备好了,就等你啦……”
吃火锅是冬天一家人在一起最开心的事了。俩孩子喜欢吃羊肉串,还有肉丸子、土豆,女儿这次调的调料汁味道真不错,都快赶上火锅店的标准了,这次吃清汤的,竟然也好吃,大家都吃得乐呵呵的。
周末在忙碌又休闲间,很快就过去了。每个周末,看似一样的生活,却又发生了很多不同的事情。我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切都在变化中,孩子们在慢慢长大,我们在一点点变老。
时间就像沙漏一样,在我们不经意间慢慢的流逝,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热爱每一天的生活,要开心一点。
每个周末,每个当下的时光都值得被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