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最喜欢的公众号文章写:写小说的时候先树立一个人物,他的个性,人格缺陷的形成,他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会像流水一样自然而然的往下走,不需要作者想,所有的走向在人物人格饱满的情况下,在小说中,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它决定了人物的选择与行为,行为造就了结果。
电影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鲜活的人物串成几条线,撑起了一部影片。
首先说男主马先勇,说话糙,没什么文化,不懂得尊重,落魄为保安之后,拼命想挣脱命运的束缚重新回到自己当协警的正常生活。男主本来是一个朴实肯干的男人,有妻子女儿还有一个妹妹,但是因为自己醉酒驾驶出了车祸,导致妻子去世,妹妹高位截瘫,女儿恨他,自己也丢了职位。这么多的悲惨遭遇都给了他一个人,但是影片中没有表现他的悲伤和软弱,他把自己的痛压抑下去,执着的想要重新回到以前,他用坚硬的外壳保护自己。强撑着不让自己被打倒,努力着想要重新站起来,找回自己的尊严,活得像个人样。
影片中,马先勇去学校求老师再宽限几天学费,女儿嫌父亲丢人,跑了出去。马先勇生气的追了出去,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拿着鞋底子打女儿。他用暴力维系着他的尊严,就像一只刺猬,虽然做错了事,但是不知如何弥补,只能长满刺保护自己。
也因为太坚硬,没有人同情,只让人痛恨。
再说男主的妹妹,马嘉旗。因为哥哥的过失,突然变成了高位截瘫,只有头可以动。影片围绕着嘉旗想死的欲望展开,身体的变化导致嘉旗变得愤怒,憎恨,无能为力。她不能动,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让别人伺候,大小便都由人处理。嘉旗活得没有尊严,如同行尸走肉般,更惨的是,她只能依赖别人生存,于是她求死。
两个劫匪闯入她家,给了她一线希望,她不需要人们的同情,只想体面的死去。
死之前,两个人给她拍照,在两个陌生人面前,她露出了笑容,解脱之前再看看天空,看看世界的美好。
两个劫匪也都有自己的希望,眼镜希望自己能干大事,能出头,受人尊敬。大头希望能娶真真,回乡下结婚过日子。但是最后,眼镜还是躲不开老天的嘲弄,开枪打死了马先勇。
我不明白为什么影片要加上最后这一段,让眼镜开枪。
我想,也许真正需要用死解脱的是马先勇,队长同意他当了协警,但是即使当了协警能怎么样呢?自己过的越好,心里的愧疚会越深,犯下的错始终无法弥补。
但是嘉旗和大头都还有希望,他们只是挣扎着活下去的小人物,他们要的不多,他们都有爱陪同。
影片看完,并没有觉得特别好,可能真实和不真实混杂,很难触动心灵。现实生活是残酷的,但是当中又会掺杂着希望和救赎,影片始终是假的,假的让人无法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