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过得怎么样?”
这句话几乎是好多年未见的朋友,同学,亲戚见面后的开篇问候。除却寒暄,我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挺关注对方到底过得如何。
然而过得如何的评判标准不只是财富的多少,成功与否,而是看他状态如何。
我大学毕业八年了,八年的时间已经足以拉开所有人的差距。当初一起毕业的同学有在一线城市奋斗的,有退居家乡的,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依然单身,有的整天为生活奔波,有的每天享受优哉游哉的生活。
当然,每个人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积极的消极的,热血沸腾的,一蹶不振的。
曾经听到过一句话:对于普通人而言,毕业后的发展基本取决于原生家庭。当初特别不理解,但是过了这么些年,才发现,确实如此。
家庭条件富裕的,基本可以支持在城市买房,以解决安身之本;
家里社会关系还不错的,可以安排到相应编制单位,然后找个门当户对的对象成家,日子也挺潇洒;
家庭条件稍差,亦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就只能自己去挣扎着奋斗,可能过得会有些拧巴。
当然,这些前提基于普通人,那些名牌大学毕业,能力极佳的人除外。
那么,你以为,混的不好,都是原生家庭太差了呗?
然而并不是。
比起原生家庭的强弱,我们从原生家庭受到的影响更重要。这个影响包括价值观、性格、观念等等。
你可能会受到正向影响从而一直积极、乐观、自强自立。而也有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从而消极、悲观、消沉。
人生愈往后,影响愈大,尤其在你不曾意识到的时候,你会以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命。
2
我大学时期的一闺蜜X,她学习力特别强,也很用功,几乎年年拿学院奖学金,当年我们都是穷学生,但她总能用最少的钱,将自己从内到外,收拾的井井有条。
毕业后她去了大国企,前几年觉得发展空间有限,又考取了一所名牌大学的硕士,每个周末都要去上课,三年来坚持不懈,在此期间她还生了孩子。
在她身上,我看到了坚韧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我一直觉得是来源于她的妈妈。
我们一众人曾去过她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妈妈爽朗的笑声和一丝不苟的生活气息。据她说自当年爸爸下岗后家里的生活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我却看到了另一种精致的生活。
她们那不大的家被妈妈收拾地干净简洁,一桌一椅分外别致,一蔬一饭彰显用心。我真的不是因为她妈妈精湛的厨艺收买了我的胃,导致我念念不忘,而是那种坚韧过日子的力量让我无法忘记。
最近看的一本书《教出乐观的孩子》里有一句话: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讲的话,还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要想帮助孩子乐观,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我仿佛Get到了我一直以来悲观的原因了。
我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常说我出生的月份不好(影响命运),时间长了,我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很差劲,特殊,自卑,一直。
我记忆里,家里遇到困难的大多数时候,父母都是在争吵,妈妈的唉声叹气,爸爸的沉默寡言。“我就知道,结果肯定不会好”,这是妈妈惯常的一句话,让人心碎和悲哀的无能无力。
我成家后,每每遇到困难,我沿承妈妈的习惯,老是在悲观地判断,抱怨,真的是无意识的。
老马同学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咆哮:你帮不了忙但别添乱行不行?当然,所有的事情最后都是他解决的。
之前没意识到的时候,我只觉得是他变了,其实,是我根深蒂固的悲观作祟。
3
当然,受家庭的观念的影响也是很关键的。
我们以为,我们一直持有的所有观念,都是我们自己的。其实我们成人之初的大部分观念来源于父母。
武志红老师在《家为什么会伤人》里写到,我们的内心有两个自我,一个是内在小孩,一个是内在父母。
内在小孩是我们真实的自己,而内在父母则是父母希望我们成为的样子。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遵循“内在父母”的旨意来生活,而压根忽视了自己的“内在小孩”部分。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求助帖,一个妈妈为该不该将房子过户到女儿名下(女儿还小,因为规避某种风险需要过户),而寻求帮助。
据她说,她的父母和公婆都特别重男轻女,自己这十几年来从一无所有到有房有车,过得非常艰辛。当初刚生完女儿,没钱交剖宫产费用,问公婆要,公婆嫌弃是女孩,不给。至于她的娘家,可能有“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个观念,最后医院的费用还是借大姑姐的。
但轮到她自己了,她说,反正女儿迟早是要嫁人的,所以犹豫要不要过户给女儿。
显而易见,她亦深受到家里老人重男轻女的影响,只能一声叹息。
可怕的不是沿袭家庭的观念,而是我们深受其害而不自知。
4
当然我写这篇文章,并不是让我们去怪罪原生家庭,而是让我们了解,接纳自己和家庭,知道原生家庭对我们不好的影响是什么,知道我们的伤痕是什么。
诗人鲁米说过:“伤痕,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我们每个人都有伤口,都有裂痕,但有什么所谓呢,因为如此,我们才能被照亮。
但那束光,取决于我们自己。
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现状有所了解,平淡生活并不是没劲、单调、日复一日的迷茫,安心过日子也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安于现状,直至死亡。
哲学上三大终极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必然要弄清楚的问题,弄不清楚,这一生注定过得不如意。
弄清楚“我是谁”,也就意味着需要真正了解自己,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劣势、特殊技能、喜好、能做什么,想要什么。
弄清楚“我从哪里来”,意味着对自己的过去有着理性的态度,不批判,不隐藏,正视曾经的错误,对待失去心平气和,且,攫取过去的精华,为现在和未来所用。
弄清楚“要到哪里去”,意味着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正走在正确的路上,即使笃定地认为艰难,但毅然决然不放弃。
明晰以上,我们便不会拧巴,不会愤世嫉俗,不会人云亦云,不会悲观抑郁,亦不会抱怨。了解以上,我们也越来越容易与家庭,与自己和解。
有专家说过,学习育儿就是学习心理学,育儿就是修炼自己。
所以我们懂点心理学,关注些自身的成长,你会发现原来自己还可以重新活一次。
最后,推荐一本书,美国丹尼斯·韦特利的《成功心理学—发现工作与生活的意义》,仔细看完,基本上能解决三个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当你不相信命运的时候,命运便再也奈何不了你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