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聊到韩国,就绕不开萨德。
刚传出乐天让地给萨德的时候,同事说最近都不敢跟别人聊自己在韩企上班了,连看向办公室安坐着的韩国同事的目光里都带着无奈。后来泰妍的乐天糖果事件发酵,旁边的韩国部长好巧不巧地居然一大清早说要送我一个礼物,递过来的盒子上印着大大的logo “LOTTE"。我的内心极其紧张,脑中迅速掠过了 “这是啥?!” “他是要试探我吗?” “ 能不能拒绝啊” 的想法,直到打开盒子发现里面都是一毛钱,才松了口气。
默默地想起,其实往前推一点点,中韩利益还没什么大冲突的时候,多少人因为韩剧想学韩语;再往前推几年,韩流刚开始兴起,K-POP才火起来,出名的男团只有 东方神起,SJ的时候,又有多少人从此入了三大娱乐公司的坑。
08年接触韩流,10年高中毕业上大学,选择韩语系。本来是因为想要当SM的练习生才选择的韩语,后来却成了曲线救国,干起了翻译,解决了就业问题。
大学零基础开始学习韩语,到大三,韩国朋友说口音很地道,偶尔会被问是不是韩国人,期间并没有去韩国留过学,当时自己都很诧异语言的掌握程度。就想起上高中的时候,一个马上要去英国的同学坐在我旁边说:我的培训老师说,三年就足够你流利地掌握一门语言了,我不知道为什么你们到现在英语居然还是这个水平。我好像,理解了这个三年的界限。
其实算一算,那时候每天的学习时间最多六小时,还要算上专业课的时间。大一零基础开课,跟着老师反复练习各个发音,一节课四十分钟,我们可能就只练四个音。老师发一遍,我们跟着读一遍,老师讲解发音时的要领,我们半懂不懂,只是以自己耳朵听得到的声音为准进行练习。然后老师挨个检查发音,告诉你读的对不对。课下,自己听着教材的CD,拿个小镜子,到朗读自习区不断练习,一到两个小时。 学完韩语的元音、辅音、收音、紧音 ,已经开学一个半月了。
期间老师的随堂检查,课上听写,都和初高中时的语文默写无异,不过,更残酷,因为我们每错一个抄一百遍,有人...在第一次听写后,抄了3,600遍。
但是,很感谢当时的大学梁老师,语言想要提高,是要有一个扎实的基础在的。老师虽然严格,但却给我们打了很好的基础。
发音学完,就进入了词汇和语法部分的学习。我还记得我们的第一篇课文是《这是什么》,只有四句话,但是我因为背的时候不用心,没能背的滚瓜烂熟,在第二天课堂背诵检查的时候,没能接住前一个同学的背下去,被罚站了...
就这样,整个大一一年,我们都是在预习课文,背课文,做课后习题中度过。简单的语法,大量的练习,大量的跟读和背诵。
接下来的大二并没有比大一轻松多少,我们依旧要背课文,但是因为换了老师,不再要求严格。课文背没背全靠自觉,但是因为已经养成了习惯,我们还是会认真背诵的。毕竟,背完了课文,期末考试就绝对不会挂科。
课文难度加大,语法变得复杂起来,接触的词汇量也多起来。大多数人依旧会在有专业课的日子里保持一到两个小时的朗读自习时间。每晚七点半开始到九点,寝室里都是大家写作业,互相交流作业心得的时间,虽然过得很苦行僧很高中式,但我们好像也乐在其中,因为期末考试的震慑力从来不曾衰退。
中间,老师有建议我们通过看韩剧写台词来练韩语,原因是两年的时候语法和词汇基本够日常使用的了,但是平时能够接触的韩国人有限,并不知道如何使用它们,通过台词的听写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最好是能够在听写完后再跟着读一遍。
韩剧其实自己看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反复看某几部,于是用自己很喜欢的一部《49天》练手,把字幕挡住,光听台词,自己写出来。这个其实很耗时间,我是寒假在家的时候做的,一集的台词量需要差不多两三天的时间,而且 有些台词并不是那么生活化,或者是过于生活化跳脱出了一般的语法,只能通过读音来写下基本的结构,然后略过。日后说不定哪天就听到了类似的用法,到该懂的时候自然就懂了。
大三大四,每天的学习时间加起来也不过两小时,上课也就大概一听,课下,就开始自己找实习或者互学了,语言作为一种工具,还是用用更顺手。
说到底流利的口语,其实是要建立在足够扎实的基础上的,尤其是基本词汇和句型。等真正用的时候才发现,常用的词汇就那么些,句型也是,翻来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