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一个观念,就是孩子刚出生,还没有记忆能力,每天吃饱穿暖即可,所以,孩子小的时候可以交给爷爷奶奶带或保姆带,等大一点再由爸爸妈妈带也没关系;
孩子没人帮忙带,父母又很忙,干脆把孩子放在摇篮车里,父母忙着做家务,时不时把头探过去和孩子说说话,表示对孩子的关注;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不到三岁就开始学数数,计算1+1=2;或者让不到三岁的宝宝背诵唐诗;
或者孩子正在玩手里的玩具时,大人总是爱随意打断,将玩具拿走。
事实上,很多年轻的父母都容易犯上述错误。这些错误甚至都不是有意去做的,要么司空见惯,大家都这样过来的,要么压根不会去想这么做到底有什么后果。
2.
心理学家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个人从外部世界得到的所有印象将会对他的人生态度产生强烈的、不可磨灭的影响。在婴儿出生的头几个月里,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就会确定下来。从此以后,婴儿的行为模式会随着他的成长越来越清晰,并且不大可能发生实质性变化。
这样的结论,我们似乎很难接受,难道一个人出生几个月的经历就定了终生吗?那后期的努力又算什么呢? 这里我们不长篇讨论人的生活态度,但可以了解一下,一个人如何认识世界?
我们有什么样的心理认知能力,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世界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所体验到的只是生命的某一特定环节,或者一件事情的某一特定片段。我们所关注的都是合乎自己目标的东西。
形成世界观的要素主要包括:知觉、记忆、想象。
知觉,不同于照片。知觉,不可避免地会带上感知者独特的个人品质。一个人所感知到的东西并非他所看到的一切。面对同一景观,任何两个人的反应都不会完全相同。儿童从周围环境中感知到的许多东西,必然会和他本人早已定了型的行为模式相契合。
儿童在3岁时候记忆发展刚刚开始。一个人总会记住了某些事情而忘记了另外一些事。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记忆对于某种特定的心理倾向而言至关重要,它们是能够推动某种潜在的重要运动。也就是说,假如某些事情对于完成计划没有任何影响,那我们肯定不会记住这些事情。可见,记忆是有目的的,每个记忆都受那个引导整体人格的目标所支配。
而想象,是复制出来的知觉,是指引发感知的对象不在场所时所产生的知觉再现。但想象不同于幻想。幻想出来的图景极为鲜明,就好像本来不存在的刺激物当真存在似的。
3.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为什么那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呢?那样做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婴儿躺在摇篮里,尿湿了会哭,但如果他哭了多次都没有引起大人的关注,没有人来给他换尿布,他心里会感到孤独和失望,长大后,这样的孩子一般对社会表现得很冷漠,因为他们的社会感、安全感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如果孩子出生的头三年,父母没有经常陪伴在身边,或者把孩子丢在一旁,与孩子互动较少,孩子很可能会缺乏安全感,有的会胆小、孤僻、自卑,他们心中渴望的爱从来没有得到满足。长大后,当他们成年后,也很难去爱别人,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孩子长大后如何融入社会,结婚之后夫妻共处的难度也会增加。
让不到三岁的孩子数数,或背诵唐诗,那时候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记忆都还没有得到发展,当我们对他们的要求超出了其力所能及的范围,容易让儿童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孤立无助,他们往往会成长为一个在困难面前容易气馁的人。
我想起曾经看到的一个画面,爸爸想锻炼快一岁的宝宝,将宝宝放在一个障碍物一边,引诱宝宝爬过障碍物到另一边来。可是宝宝努力了很多次,每次都在快要爬过来的时候又掉下去了。我想着,爸爸本来是想锻炼孩子永不放弃的能力,可事实并不一定如他所愿。有可能孩子在反复努力的过程中会心生气馁,感到自己的无能。如果当孩子努力几次之后,爸爸能轻轻地带宝宝一把,让宝宝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可能他长大以后,会更愿意面对挑战,勇往直前。
近几年,针对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的课程特别受欢迎。也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多动症。还有一种说法是说剖腹产的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
果真是这样吗?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孩子的父母,记忆中是否有这样的画面或者你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孩子正专注地玩手中的玩具,我们有时候会毫无察觉地打断孩子;或者孩子正盯着某个东西看得入迷,爸爸妈妈在给孩子喂饭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孩子的头给扭过来。看似不经意的一个举动,却对孩子造成了很大影响。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专注。
当我们聚精会神地运用感觉器官去探究体内或体外的某个特定事实时,便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紧张感,这种紧张并不会遍及全身,而是只局限于某一个器官,比如眼睛。我们一旦专注于某一事物,便希望排除一切干扰。如果父母不清楚这一点,就会做出随意打断专注中的孩子。
4.
0-3岁孩子,比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更渴望父母的亲近、拥抱、互动、爱、鼓励、包容,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他们渴望去接触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需要与更多的伙伴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