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能为有钱的人设计住房,为什么就不能为穷人也做一些美好的事情呢?
说这话的人叫Mohammed Rezwan,出生在孟加拉西北部的一个农村里。
从小,他就见证了愈演愈烈的气候灾害,包括在1991年夺走13万人生命的强热带风暴。
和其他小伙伴相比,Rezwan算是比较幸运的,他家有一艘小小的交通船,在雨季还能送他继续念书。但他的很多朋友和亲戚却连小学都没读完就辍学了。
说起孟加拉,这个国家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的三角洲平原上,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然而由于海平面周期性的变化,每到6月-10月的季风期,全国就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水淹没。
在这四个月间,公路不通、无法种植庄稼、学校被冲毁,经济也停滞不前。
为了养家,数百万孟加拉人要迁徙到大城市里谋生。季风也让正值学龄的孩子们饱受其害。随着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劣(科学家们估计到2030年,约有10%-20%的孟加拉国土会被海水淹没),所以很多家长通常选择放弃教育,让孩子们帮助干活养家。
每当Rezwan看到这些都会很难受,“我很痛苦,不愿意一直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不能读书是多么令人沮丧啊,原本很多人可以依靠读书来改变命运。”
所以,1998年Rezwan从首都达卡一所大学的建筑系毕业后,当别的同学都想尽办法留在首都,纷纷进入建筑设计公司,他却早已有了别的打算,他要回到家乡Shidhulai ,要为被洪水冲垮的教育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但Rezwan 想有解决方案,就不得不面对“如何与变化无常的环境和谐共存”的问题。
这其中就有两个因素:被上升水平面不断冲刷的的干旱土地,以及不断上升的海平面。
孟加拉国的文化与历史都是围绕水运交通产生的,而现在威胁到它的元素曾经是帮助形成它的力量。
因此,理解这其中的联系与内在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冥思苦想了很久,再联系到以上两个因素,便产生了Shidhulai现有的方案:
坐落于传统而熟悉的交通工具——船。
“对了!干嘛不造个漂浮船学校呢?把校舍和校巴结合在一起,我有建筑专业背景,设计和建造一支专门的船队、把学校搬到水面上,让孩子们在里面上学,不就等于把学校带到孩子身边了嘛,还可以把它作为运输工具送孩子们回家。”
自此毕业后的第一年,Rezwan便开始了这个项目,起名为“Shidhulai Swanirvar Sangstha”(“Shidhulai自助组织”)。
想法虽好,但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也非常孤立无援,没人支持,总共只有500美元的启动资金和一台电脑。
为了将项目坚持下去,在接下来四年的时间里,Rezwan一边建造第一所漂浮学校,一边积极寻找支援。并给上万个组织机构群发邮件,光找到机构信息都得花上几周,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Rezwan终于得到全球儿童基金会(Global Fund for Children)一笔3000美元的资助,虽不算多,但至此他终于可以把这个想法展示给更多家庭看了。
为了让家乡的人放心,觉着这个学校是他们自己的,也促使它成了一个完全本土化的项目:木材取自当地的娑罗双树,金属从本地商贩手中购买,同时雇本地村民一道将平底船改建成55英尺长、有着金属横梁和防水屋顶的漂浮学校。
因为很多孟加拉儿童白天要干活,晚上才能学习,Rezwan还在屋顶上安了太阳能电池板。
“我希望这会是一个融入当地文化的项目,能让所有人都有参与感,”Rezwan说。冲着这一目标,Rezwan还将船进行了特别设计,首先要确保在雨季的安全性,其次船上还要结合很多教学设备,最后,还要保护这些设备的装置,包括连接到网络的笔记本电脑,小型图书馆,电池与太阳能灯。
有了这所漂浮学校,孩子们可以每周到学校上课六天。作为对孩子们到校的交换,各个家庭可以获得太阳能灯。
这一看似微小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影响:各家各户可以在日落以后继续从事他们的个人活动,他们的孩子可以继续读书,而父母也可以继续工作,从而获得更多收入。他的船文化给诸多贫民窟的成年人和孩子提供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另外这种漂浮学校,与其他所有规划在内的项目采用当地材料与资源,也成为了适应人们需求、反映地理文化的独特建筑。
这是Rezwan造出的第一批船。
我们去船内瞧一瞧,里面有挂起的黑板,30多张桌椅,和陆地学校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这个学校像水上的士一样沿河而行,到各站点接来学生,在最后一站停靠上课。
这种方式很新奇,也解决了很多问题,例如很多家长不愿意送女孩去很远的地方读书,而包接包送的漂浮学校则一下解除了他们的担忧。
平均一艘船上会有30多名学生。
孩子们除了学习三门必修课,还会学习环境知识,例如如何保护水资源和其他能源。
Rezwan希望他们会把这些知识带给更多的村民。
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每艘漂浮学校上都配备了小图书馆,以及能上网的太阳能充电电脑。成绩最好的那些学生还能得到一盏循环充电电灯作为奖励。
当电池耗尽以后,学生们可以继续带它回船上充电。
Rezwan看到孩子们因为这艘漂浮船,不用再因为一个雨季就影响到一生的前途,避免了辍学的命运,他很是欣慰,于是继续在网上筹款,想建造更大、更多的船。
幸运的是努力没有白费,Rezwan收到来自利维·斯特劳斯基金会的10万美元捐款,于是就有了这一艘双层的大船,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二楼还会定期邀请一些客座科学家来讲座,丰富家长们的知识。
每天,Rezwan都张罗着接学生上船。看着船里挤满了学生,传出一阵阵读书声,Rezwan 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家长们见到Rezwan也总感激道,“谢谢,谢谢,真是太感谢你了!”很多城里的老师受到感染,也自发的来到这里教书。
有了更多人的自发参与,Rezwan又相继从李维· 斯特劳斯基金会(the Levi Strauss Foundation)和比尔以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收到了10万美金和100万美金的捐款。
这也使得船队又增加了一些船只。
Rezwan又进行设计把它们变成了水上图书馆、水上职业和农业培训学校。学生们可以在船舱里的图书馆里自习;而他们的父母则可以在甲板上听有关可持续农业和其他农业新技术的讲座。
专家们会向这些家长们传授种植抗洪水的水稻和甘蔗的诀窍。
这样在涝季,他们也能有足够的粮食而不用去城市谋生。
Rezwan说:“原本很多人一年只能种一次粮食,但如果洪水停留时间过长,这意味着连这次机会也没了。”
随着资金越来越多,Rezwan开始解决因洪水停留造成的粮食问题。他设计出“漂浮农场”,在这些船上有菜园,鸡舍和一个小型鱼池,既能维持自己的需要也可以进行贩卖。
“我们希望能帮每一位居民满足基本的需求,例如增加收入、用上电,和外界顺畅沟通等等,”Rezwan说,“最终我们希望找到一种用科技对抗洪水的方式。未来哪怕环境再恶劣,村民们也可以留在自己家里,并且能够种植粮食。”
截止到去年的统计数,Rezwan他们已经造了111艘这样的漂浮船这些船每年能服务超过1000户的家庭,这种模式也已经在菲律宾、尼日尔利亚、冈比亚、巴基斯坦、越南和柬埔寨的部分地区开始推广。
设计建筑的目的可能是试图理解和解决问题,但设计的最重要的素养可能是“温度”。
每个建筑师所处的人生阶段不同,所具有的能力也不同,但只要有一颗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心,就是一个有“温度”的建筑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