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规则无处不在,小到一些生活习惯,大到社会规则、国规,乃至宇宙间的规则。给孩子建立规则,不是一种灌输,也不是一种限制,而是正确引导帮助孩子走向自律,一定的规则能保证我们更好地生活和获得幸福的感受。
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从小着手,规则也没有整齐划一的是非界限,生活即教育。爸妈们可以在和孩子的亲密沟通时光中很自然的帮助孩子建立规则,亲子绘本是不错的选择。
所以,值此4月“国际儿童图书日”、“世界读书日”,给大家推荐一些树立儿童行为习惯的启蒙绘本作品。下面这些绘本妙趣温馨的故事,可以让孩子在轻松的阅读中联想到生活种种的情景,引导孩子建立行为规则,还可以作为家长反观家庭教育的一种深刻启思。
公共场合规则——《图书馆狮子》
——————————————————————
适合阅读年龄:4岁-10岁
作者:米歇尔·努森(美),绘:霍克斯图(美),译:周逸芬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一头狮子,进入了图书馆,在馆里走了一大圈,嗅嗅目录盒,蹭蹭书架,趴在故事区睡觉,跟孩子们一起听故事,不吵不闹,人们都很喜欢守规矩的狮子,把它当馆内最舒服的靠垫。而且,狮子不用别人交代,会主动做事情,他会拂去百科全书上的灰尘,舔信封,让小朋友站在他背上,拿最上层的书。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事,安静的狮子不顾一切地大吼起来……狮子就要被赶出图书馆了。狮子为什么突然吼叫呢?原来是因为有个人摔倒受伤了,狮子在向他人求救。当大家都知道这个原因后很感动,终于图书管理员在一个雨天找到了蹲坐在图书馆门口渴望进门的狮子。
启发:从狮子在图书馆的故事,给孩子们带来关于规矩的启发,让孩子们感受到遵守规矩的好处。同时,在给孩子们讲规矩的时候,也会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父母平日里给孩子立规矩,但并不代表规矩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正如图书馆为了狮子可以进行规则上的调整一样。
生活习惯规则——《家有恐龙习惯养成图画书》
——————————————————————————
荣获美国图书馆协会优秀图书奖、美国父母选择奖等20余项国际大奖
适合阅读年龄:2—6岁
作者:简·约伦(美),绘:马克·蒂格(美),译:宁宇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是被誉为“美国的安徒生”和“20世纪的伊索”作者简•约伦带来的绘本。该系列包括10本图画书+1本贴纸游戏书,内含超过70张贴纸,每册作品以十只可爱的大恐龙宝宝为主角,根据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不爱睡觉、不好好吃饭等生活细节,讲述了童趣盎然、有趣好玩的故事,涵盖认知、生活以及如何跟朋友相处等社交内容,让孩子在轻松的气氛中,自然搭建起良好生活习惯的桥梁,成长为有礼貌、有教养、有爱心、懂交往的孩子。
启发:故事以问句开启,通过一问一答的有趣互动,由恐龙带领孩子完成一次次正确行为规范的引导。每个孩子都能从恐龙的身上看到正确的示范,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学会爱、学会交往、学会守规矩。这套图书还有贴纸游戏,孩子在阅读的同时,可以思考,恐龙会做什么呢,将贴纸填补空白处,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又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爸爸妈妈们在读这套书时,会发现原来孩子其实可以不是家长所想象或成人习惯认为的那样,只要学会好好引导,这些看似“恐龙”一般令人抓狂的孩子,也可以很配合、很乖巧、很体贴。
学校班级规则:《大卫,去上学》
————————————————————
适合阅读年龄:3-8岁
作者:大卫·香农(美),译:余治莹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绘本描述了大卫在学校学习规矩的状况,大卫要开始上学了,进入一个集体的生活,他必须得学会与别人相处,并且尊重学校里的规矩。但是,调皮的大卫一天下来总是不断的与老师唱反调,迟到、上课吃东西、不认真上课、不排队等等。大卫最终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已经和大卫说了一天“不可以”的老师拿出了一颗小星星奖励给大卫,大卫高兴的回家了。有这样的老师陪伴着,大卫是不是很快就可以适应学校的生活呢?
启发:许多家长会习惯的教给孩子一些行为规范时,常常需要反复地说“不可以”、“不行”或者“不要”。其实,有时候家长也可以像大卫的老师那样帮助孩子学习什么是“可以”,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与“不可以”,使孩子形成行为习惯上的良性循环。对小学充满向往,知道要遵守学校的行为准则,有做一名合格小学生的愿望。
社会规则——《十一只猫做苦工》
—————————————————————
适合阅读年龄:2-6岁
作者:马场登(日),译: 唐彦
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内容简介】
描写了“小猫旅行”过程中的一连串违规行为:第一次小猫来到公园的草地上,看到了花和禁止采摘的牌子,但还是忍不住采摘了;第二次小猫来到写着禁止过桥警示语的桥边,还是过了桥;第三次小猫进入了怪兽下的陷阱口袋中被抓去了,白天白天做苦工,晚上睡监狱,他们感受到了自己不遵守规则的后果,想办法逃了出来。在逃出苦海来到马路边时,他们就没有像过去那样的随心所欲,而是乖乖地从天桥上过了马路。
启发:“哈,差一点,好险啊!”故事里的小猫被怪兽抓去还能逃了出来,很侥幸!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也遇到类似这样“险而刺激”的事,比如有人在灯亮铃响时冲进了地铁,门马上就关闭,他们会惊叹“好险”。但不是人人,或每次都能这样侥幸,比如社会上的一些新闻惨事:在南京南站一男子违反规则,从21站台跳下轨道试图赶抢去22站台,结果被列车卡死;在宁波动物园,一个男子违反规则逃票,跨越虎山而入园被老虎咬死。相对而言,这里的规则就是用来保护生命的一道最终防线。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按自己的意愿做事,做事不考虑后果的行为习惯,家长和孩子阅读绘本时,不仅让孩子理解禁止的内涵,更让孩子了解犯规的危害性,从而体验遵守规则的快乐和安全保障,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同时,每一个给孩子的教导,都应该需要成人的身体力行来做好榜样。
换位思考更好的建立规则——《不要不要,妈妈不要》
——————————————————————————
适合阅读年龄:3-6岁
作者:天野庆(日),图:滨野祐佳(日),译:彭懿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故事从绘本的扉页这里就已经开始了,无厘头的角色大反转,上演了一个让人爆笑又饱含着眼泪的幽默故事。两只小怪物“哭闹虫”和“生气虫”在某个晚上钻到了一户人家。第二天起来小朋友发现作为大人的妈妈,瞬间变成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她把家里翻得一团糟,穿着奇奇怪怪的衣服就出门了,走路上也不注意安全,去游乐场差点走丢……回来后,发现爸爸也不对劲了,他将果汁乱倒在地上,用奶油画画……这样下去哪里得了,于是小朋友大吼“不要做不准做的事!”这样两只淘气妖才走了,爸爸妈妈也变得正常了,这下小朋友才放心。
启发:这个看似荒唐的故事,爸爸妈妈的举动却非常贴近孩子的真实生活体验 。角色的反转,也是让家长用一种换位思考的方式来看待孩子平时的行为。正如书中最后,小孩子所感受到的——即使妈妈不听话,我也喜欢。在规则引导上,让孩子感受到爱,安全的陪伴比强制性的“不要不要”“不可以不可以”来得更有效。
父亲角色在孩子规矩建立中的重要性——《我的爸爸》
————————————————————————————
荣获2000年国际安徒生大奖
英国《妇女界》称许本书“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都会爱上它”
适合阅读年龄:0-3岁孩子
作者:安东尼·布朗(英国),译:余治莹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内容简介】
英国《独立报》评价这部绘本“插图令人激赏难忘,用书本鲜见的方式颁扬了父母。”在书中,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他可以从月亮上跳过去,还会走高空绳索(不会掉下去),他敢跟大力士摔跤,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我爸爸真的很棒!这位让孩子崇拜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真正撼动心灵地描绘了孩子对于父亲的热爱和崇拜。
启发:“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小时候,我们很多人真的就是这样想的。书中所传达的也想告诉家长父亲角色在孩子规矩建立中的重要性,以及爸爸在孩子的生命里,应该承担起规则建立、意志力建构以及让孩子更自信、更有力量等。
希望爸爸可以陪孩子一起来读,书中塑造爸爸这个角色都是格子和条纹元素,反应出的意象就是有规矩、有力量、视野开阔等,可以调动孩子的生活经验,回忆比较绘本中的爸爸所具有的各种能力和品德,并让孩子在熟悉中亲近,学会关心自己的爸爸,和自己身边的人。
寄语:
给孩子设定或引导行为规则,正确的态度是父母应该首先自己能做到。绘本只是作为和孩子沟通的工具,而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是规矩建立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绘本,在这过程中或是由孩子提出问题,家长参与讨论,不急于给出正确的答案,让孩子思考,尝试用他身边的例子去回答自己的提问,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家长要检查和监督孩子所学到的行为规则,所涉及的价值观是否是正确的;或是由父母提出问题,孩子回答,父母引导,孩子修正,直至双方都找到满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