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知蜜读1211】 2019/04/09 星期二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瑞士球
上周末与表姐和她的女儿一起逛街。
表姐5岁的女儿小茜活泼可爱,好奇地这里转转、那里转转。直到遇见一个芭比娃娃的专卖店,她才停了下来,安静的在里面瞅瞅。
我看她在芭比店逛得舍不得出来,知道她肯定看中了什么想买。于是我也进去,看见她站在一个芭比娃娃套装前发呆,手指一直摩挲着芭比娃娃粉色的礼盒,眼中满是渴望。
我说,“是喜欢这个吗?喜欢的话小姨给你买,不用不好意思的。”
原以为直率活泼的小茜会开心地一口答应下来,却发现她在这个时候收起了笑容,只是怯怯的望向我身后的表姐,嘴上说:
“不用啦,我家还有很多玩具,这个贵,不能让小姨花钱,小姨赚钱也不容易......”眼睛却不断地在芭比套装和表姐身上来回扫动。
我转过身,正好看见表姐满意的笑容。还没等我回话,表姐已经抢过话头:
“对,小茜真懂事。不要乱花小姨的钱,我们家里还有玩具哈。”
但事实的真相却是,我前不久刚去过表姐家,小茜带我“展示”了她的玩具——只有两个皱巴巴的喜羊羊,还有一只从娃娃机花一块钱夹出来的小猪佩奇。
我问她,你没有其他玩具吗?小茜摇摇头,说没有,说她上幼儿园开支大,一年要花好几万,爸爸妈妈说家里不富有,叫她要懂事,不要老想买这个那个的。
我诧异了——表姐夫是我们本地的公务员,表姐是一家律师所的律师,家里绝对不会穷到连玩具也买不起。
可看着小茜眨巴眨巴的大眼睛,我感觉这么小的孩子,也不太可能撒谎。
真相在买芭比的这一刻才揭晓。那一刻,我好像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那时候妈妈也总是跟我说:懂事一点,别总是乱花钱。
相信很多父母,会喜欢和孩子说类似下面的话:
去超市前,交代孩子:别拿贵的,懂事一点。
想要同学们都有的玩具,他们会说:我们跟别人家不一样,我们没那个条件。
甚至连逢年的压岁钱也会从孩子那里要回来,理由是:压岁钱不是你的,是爸爸妈妈给了别人,别人才给你的,所以你这里收到的钱,其实是爸爸妈妈的钱。爸爸妈妈过年已经花了很多钱了,所以压岁钱你要主动上缴。
这些话都有一句潜台台词——我们家没那么多钱,不要浪费,要节约,要多为家里着想。
这就是伴随很多人长大的“哭穷”式教育,就连首富之子王思聪也不例外。
王思聪曾说,自己16岁才知道家里很有钱。
他跑去找爸爸王健林求证,王健林说“这都被你发现了”。
中国的家长,似乎大部分都不愿意告诉孩子最真实的家境。就算家境不窘迫,也要在孩子面前哭一哭穷,为了让孩子更“懂事”。
况且,在教育孩子不要乱花钱方面,“哭穷式教育”确实是父母最为省心的一种方式——只要一句“家里缺钱,家里没钱”,就能避免很多说辞,不用跟孩子解释太多家里的经济状况。
但家长们并不知道,“哭穷式教育”带给孩子们的后遗症,其实很严重。
很多人甚至受困于“哭穷后遗症”一生,一辈子都难以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我的小学同学欣欣,就是受到“哭穷教育后遗症”的一员。
她的性格一直很优柔寡断。别人对她的一点好,她都会表现的惶恐不安,而且喜欢一个劲地道谢,让对方在情绪上感觉很尴尬——
毕竟在对方眼里,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对于欣欣来说,好像是比命还重要的大事,只有不停地道谢,才能减轻自己欠人情的那份感觉。
究其原因,原来是和她的家庭教育有关。
欣欣的家里是做生意的,父母在一线城市有几个童装店,盈利情况不错,每个月净利润能有6到8万。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绝对是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但欣欣的家教却异常的严格。
上重点初中的时候,母亲掏钱给她租了三年的学区房:
“为了能够让你上重点中学,我们好不容易给你找了这样的房子。房租3500一个月呢!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要不然对不起我们。”
欣欣很努力,但她并非天之骄子,总有考不好的时候。一次模拟考,她考了年级第78名,第一次跌出前50。
而她所在的年级有900多人,排名78,其实足以上到全市前三的重点高中,何况只是一次比较小的失误。
但她的父母看她的成绩单就火了,觉得她“不懂事”,“枉费父母的苦心栽培”:
“家里本来就不算宽裕,爸爸妈妈花那么多钱都是为了你!你就不能争点气考多几分吗!”
“你今天吃的这一顿饭,够我好几天的营业额了。”
类似的话还有很多。比如为了你吃好点,我们在外一般都只吃10块钱一份的盒饭;为了你的补习费,我们跑了很久的业务,才把这笔钱挣回来;为了让你出国读夏令营,爸爸妈妈已经整整一两年没有穿过新衣服了......
欣欣知道,自己的家里人是疼自己的——但她对于这种教育方式,还是心有余悸。
说出这些话语的父母,本意都是想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珍惜现有的生活,努力上进。但是在孩子听来,却会徒增负担与愧疚感。
这种方式只会让孩子觉得:都是因为我,才让父母牺牲了自己,降低了生活质量。
欣欣长大后,活成了母亲期望的模样。她从不过分要求什么,一直懂事乖巧,只是在做事情上显得特别优柔寡断,并且习惯了不断妥协。
为了减轻对父母的愧疚感,她宁可牺牲自己的意愿,也要满足父母的要求,所以在性格上,她始终无法很好地独立起来,并且对钱“斤斤计较”。
哭穷的父母,不一定真的穷,“哭穷”可能只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可殊不知,长期听着父母哭穷长大的孩子,心理始终背负着沉重的负担。为了弥补父母养育他们长大所做出的牺牲,他们往往把自己过成一个讨好者。
他们习惯了让别人的情绪左右自己的情绪,习惯了压抑自己真实的需求,让别人的需求主导自己的需求,宁可委屈自己,也要让他人满意。
他们变得敏感又自卑,只知道不断的妥协,才能有出路。
这样的孩子,又怎么能够真正开心地起来呢?
除了导致孩子的讨好型人格,哭穷式教育最令人诟病的,会容易产生两种极端。
一种是“不配得”感,一种是“补偿型”感。
前者是父母明明不缺钱,却因为消费观念,只给孩子买廉价的物品。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自己不配得到高品质的东西,形成关于自身的低价值感。
后者是小时候得不到的东西,长大后觉得自己有能力能得到了,就会不顾一切的买买买,好弥补自己童年的损失。
好友小敏经历过很多段感情,都失败了。
而这些感情失败的原因都在于,无论男友对她多好,她都不会完全信任对方。
小敏妈妈是精打细算的家庭妇女,从小就告诉小敏要节俭,把钱往死里省。
小敏从小得到的东西都是最差的,渐渐地,她认为自己只能拥有最差的。这种感觉从物质上升到感情上,令她痛苦不堪。
在亲密关系中,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极端不自信。因为内在强烈的不配得感,让她认为对方不可能对自己投入太多感情,自己也不配接受更好的感情。
这种在感情上的患得患失,让对方一次次失望后,最终拂袖而去。
小敏就是被“不配得”感支配的典型,她走了很久才走出原生家庭给予她的痛。
而另一个姑娘佩佩就难以走出来了,因为她正是“补偿型”感下的产物。
佩佩自小家庭不富裕,父母从来不会给她支配钱的机会。所以,她面对自己想要的东西,基本上没有得到过。
长大后,佩佩自己做生意,渐渐赚了不少钱。于是,她开始疯狂的买买买,以弥补自己内心童年那个得不到满足的自己。
她将这种感觉也转移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因为自己小时候啥也得不到,所以自己的孩子必须要得到最好的。
她会跟她的儿子说,“你要买什么跟妈妈说,现在妈妈有的是钱。”
尽管佩佩确实不缺钱了,但她的内心还是很穷——那是一种深入内心的匮乏,因为父母没有很好的引导自己的欲望,她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但有一种匮乏感,比佩佩的匮乏感更恐怖。
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哪怕你挣再多的钱,你都对金钱缺乏安全感,只有银行卡里不断积累的数字才能让你安心。
朋友平哥月入7万,年薪差不多100万,属于标准的中产阶级。
但他却只懂赚钱不懂享受,平时只要超过200块的衣服,他都舍不得买。
内裤穿的是15块钱3条的,还美其名曰“因为科学家说了,内裤要多换,所以穿便宜点换的时候不心疼。”
舍不得去旅游、舍不得给老婆买套好点的化妆品、舍不得给自己换套好一点的房子,一家四口挤在50平方的房子里。
他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一点规划,只懂得存钱、存钱、存钱。
后果就是,明明衣食无忧,小有积蓄,却不懂得用钱生钱。同学老杨五年前劝他买下市中心的一套小商品房用作投资,他不肯。现在那套房子已经涨了3倍,五年前买下的老杨也赚得盆满钵满,可平哥还是原地踏步。
平哥出生于农村,家境确实较穷。父母也总是在平哥的小时候各种叫苦连天,把自己的一腔怨气发泄在孩子身上。
尽管平哥现在富有了,但父母对他哭的穷,已经在他骨子里根深蒂固。因为“我很穷”的思想已经深深刻入他脑海里。
《人民的名义》里有个很经典的桥段:
受贿了两亿多人民币的赵德汉被抓起来,说了这样一番话:
尽管在旁人眼里,赵德汉已经做了国家干部,生活应该衣食无忧。但赵德汉内心的匮乏感却无法弥补——那种哭穷教育留下的后遗症,依旧久久占据着他干涸的内心。
有人说,匮乏感是穷人家庭无法摆脱的毛病和宿命,可我并不这么认为。
因为,孩子的内心是富足或贫瘠,与父母的经济能力关系并不大,主要取决于父母的心态。
即使生活不富裕,只要爸妈保持生活的美感,时常给孩子灌输乐观的思想,不经常向孩子灌输“穷”的意识,孩子就同样能健康地成长。
同样出生于农村的网友@雯雯,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雯雯家是贫困户,父母都是花农,而雯雯从小就知道这个事。
她的父母告诉她,虽然他们家并不富有,但不必为此觉得丢人。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可以满足的,家里人会尽量满足她。
一家人外出,无论多么拮据,母亲都会把自己和弟弟打扮一番。衣服不是新的,但一定熨的平平整整;鞋子不是新的,但每次都擦的锃亮。
雯雯的母亲说,即使他们没有新衣服穿,也要外表保持整洁,这样才能让自己显得爱干净有修养。
家里又小又破,但每年春节,父母都会换上自己做的新窗帘。院子常年精心摆着几盆自己种的月季,桌子柜台都干净整洁,给人感觉非常清爽。
雯雯读完初中后,弟弟也要读小学了,家里交不起学费,得和外人借。
雯雯的姑姑们都劝雯雯辍学打工补贴家用算了,雯雯的爸爸却执意要雯雯读书,因为雯雯想读。
他给雯雯淘了个二手书包,将书包洗得干干净净,又给雯雯用熨斗烫了一套新衣服,告诉她:
“供你读书是爸爸妈妈的义务, 好好读书是你的义务,不要觉得自己有愧疚感。虽然现在我们家比较困难,但你要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
爸爸会努力赚多点钱,你也要努力考上大学,以后去大城市工作,见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你才会知道,外面的机会其实比你想象中的多多了。”
雯雯读大学后,大学里的贫富差距越发明显。但她并没有因此自怨自艾,反而积极地外出兼职做家教,补贴自己在学校的费用。
她从来没有因为自己的贫穷而显得自卑,反而非常阳光自信。因为她知道“贫穷已经是个既定的事实,抱怨贫穷没用,只有好好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现状。”
现在,雯雯成了一家补习机构的高级讲师,有了个优秀的男朋友。她通过努力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自信开朗。
她说,“我不会感谢贫穷,但我感谢我的父亲,因为他给予了我面对贫穷的勇气。”
作家张家玮说过一段话,堪称经典:
真正好的教育,是在孩子进入社会前,告诉他们人的差异自然存在,但人生而平等,让孩子得以平静地接受这个世界。
最坏的教育,并不是物质上的穷养,而是强调对比与差距的优劣,不断提升孩子“你的境况很糟糕”,远比穷养更糟糕。
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她有一个充盈的内心,能客观看待自己的处境,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坦然面对自己的短处。
告诉孩子,穷不可耻,不必为此自卑;钱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赚钱的能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活的更好。
不要总是向孩子哭穷,不要总是将经济上的压力,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
因为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导致孩子一辈子的心穷。
与诸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