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解决几个阅读障碍的问题
文章用文字创造视觉,用无声的语言创造听觉,它调动读者的知觉,把思想情感画面情节借助静默的方式(当然读者也可以朗读)调动读者的记忆,感官(包括思维的运转),情绪去了解它,然而文章本身的生命力不仅如此,它需要读者参与它,进而真正达到融洽的和谐的天人合一之境界。这是有难度的,尤其成年人的文章并不是为青少年或儿童(除非文章创作时特定对象明确)而写,那么青少年或儿童读者怎样接近文章呢?通常情况下,理解的顺序是先认识它的内容与形式,然后通过一些特定的方法产生与它的共情与契合,在同化或异化的过程中,丰富原本的认知思想情感态度,最终发现它的特征与魅力,为开启下一轮的阅读做好兴致上的准备!
文体便是形式,同化或异化的基础是读者已经掌握看一些形式(这里用的是掌握,而不是熟悉,更强调对形式本身的充分理解),这是阅读的起点。那么,以上所说都是理想化层面的,在实际层面,我们的青少年读者根本缺少“足够形式上的掌握”,仅仅是大概接触过不同的形式(文体)而已,这便造成青少年读者在开始阅读时就已经失去支撑力,加之本身情绪,思想,知识储备的有限,妄图达到理解的境界是极其困难的,也是不切实际的,这无异于缘木求鱼,舍本逐末。那么,作为教师该怎么做的?发现了问题,怎么带领青少年读者去解决“形式掌握”缺失的问题?
认识文体,除了从表面的形式,结构,表达方式的独特性角度去感受外,还要去了解为什么使用这种形式,是不是这种形式在特定文章里的表达最合适。譬如小说,为什么鲁迅不写一篇有关成年人世界与孩童世界疏离的散文版《社戏》,而非要用小说版呢,除了当时特殊的历史原因外,我们要捕捉的应该是文学层面的原因。我认为是作家骨子里对某种执念的坚持(这份执念对他的人生至关重要,影响深远),又怯于露骨表达的含蓄(个性)。批判社会可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然而从批判到体谅,这需要的不是在“沉默中爆发”的勇气,恰恰需要的是善良,如长妈妈给迅哥少爷购买“三哼经”的纯粹。
善良是有温度的,鲁镇在作者心中是难以言说的成年的痛与迫不及待的童年的欢愉所共生共长的地方!是记忆的温馨与转瞬的薄凉交织的地方!是黑暗的,光明的,沉默的,喧嚣的世界!是政治的,也是历史的,是社会的,也是人性的千回百转!
开启正文的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