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概念,那就是:
以输掉比赛为第一目标。
我们人人都害怕失败,但失败能够成为成功之母的头等要素,就是,你要让自己失败的次数足够多。毕竟“成功”这个娃娃成活率并不高。
蔡康永在“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里提到: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除了两点一线的生活,从公司到家里,你是不是再也没有其他的生活。你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出门,固定的时间回家,连走的路都是一样。手机的情景智能甚至记下来了你每天的出入时间,定时给你推送路况。
乍看,好像社会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捷。而事实却是,你的生活枯燥到,智能助手无需帮你判断额外的可能性。
你不清楚,什么叫做害怕失败?这里有集中表现形态。
懒惰:不愿意尝试,不愿意接触新的事物,运动健身永远是在脑海里完成。
嫉妒他人成功:你看到身边的人获得了你渴望拥有的技能,然后愤愤不平,甚至疏远他,在工作和生活中,尽量和他保持距离。
犹豫不决:你不确定你是不是应该为这个新尝试,投注精力。万一做了,也不成功呢?
如果我们常常想要以完美的姿态展现在别人面前,每一次的出场都足够华丽,那很可能,很多事情你并不会开始。初生牛犊不怕虎,才可以见到森林之王呀!
1、先学失败,再言成功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实验邀请了两组同学一起进行一个陶艺比赛。队伍A以单位时间内能够做出最多的陶艺品,数量越多得分越高。而队伍B则以陶艺品的质量作为评分标准。
很多人以为,最后做出更美观陶器的,一定是队伍B。
而结果大大出乎了人们的预料,队伍A因为不断尝试,快速失败快速调整,反而用了更短的时间,做出了更精美的成品。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也是如此,很多人习惯做计划,在脑海中勾勒方案实施的过程,却迟迟不动手。却忽略了想象和现实中的差距。最后,什么也做不出来。反而有的人,想到哪里做到哪里,不断接受市场的反馈,然后修正自己的路径。最后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2、“善变”也是优势
很多人很固执,以为坚持的到底就是胜利,结果却在错误的道理上越跑越远。
大到,错以为坚持就是胜利,然后在不喜欢的岗位上面坚持了好久。
所谓的想要顾全孩子的心理健康,勉强和不再相爱的伴侣维持虚假的婚姻关系。
小到,翻开了一本书,就逼自己看到最后,觉得这就是坚持到底。却不顾你花费的这些时间成本到底对你有多少作用。
问自己:我最想实现的是什么?此时此刻我所做的事情对这个目标有没有任何帮助?
如果答案是没有,我希望你知道,放弃的时候到了。
3、好奇心也是有截止日期的
当人们怀疑或是质疑自己的好奇心时,他们往往会避免即刻行动。他们可能会想:“我再等一下,如果从现在起,我的这份好奇心能保持一个星期(或是一个月甚至一年),那么,我们就一定采取行动。
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只是有很多想法,却没有任何行动。
曾经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看到花花草草时,我们会问父母这是什么。看到蓝天白云时,我们会想能不能坐在上面。看完超人动画片,我们会跟父母说,我们想要成为超人,一飞冲天。
可是,多长时间我们没有过对事情感到新奇着迷了?我们对身边的所有事情习以为常。我们的梦想从超人蝙蝠侠,变成月薪多少钱买房买车。好像这就是成功的所有意义。我们扼杀了所有的可能性。
其实这本书的翻译,看起来挺吃力的,书名《做,就对了》也充满了成功学鸡汤的味道,但我希望,在你的人生当中,能够用于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从学校毕业的时候,我们的职场规划里的分类少的可怜,行政、销售、客服、采购。
但是,现在的职业已经有了更多的细分:
职业规划师、空间整理师、色彩治疗师、音乐治疗师、新媒体运营人、跑步教练。
这些放在几年前大家也许并不认识的名词,突然涌现,给了我们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如果不是有那么多人勇于尝试,开拓更多的可能,我们的社会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新职业涌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