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再给大家介绍温里药里的代表药肉桂。肉桂为樟科常绿乔木植物肉桂的树皮,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解表药里说过的桂枝吗?和肉桂是同种植物,桂枝是当年生的嫩枝,肉桂用的是树干的皮。
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的神农氏就已经记述肉桂的药用功能,原产中国的肉桂,为历代医家推崇的中华三大顶级养生珍品之一,与人参、鹿茸媲美,古时候,人们又将肉桂名为“官桂”,是药食两用的名贵中药材,只有君主帝王、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才消费得起的养生滋补珍品。
随着外国使者到中国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肉桂也慢慢走出了国门,漂洋过海,为西方人所认识,并将其作为香料使用,肉桂在西餐中常和甜品、糕点搭配,例如苹果派,肉桂提子面包、法式多士等都用它来画龙点睛;在烤肉的时候,西方人也喜欢加入肉桂粉,来提升肉的香味;意大利人在煮咖啡的时候,大胆尝试把肉桂粉撒在咖啡表面,成为了如今的卡布奇诺咖啡,不仅能带出咖啡豆的香气,还特别的醒神开胃,别有一番滋味。在中国,肉桂也有作为调味香料使用,我们熟悉的五香粉、卤水汁,肉桂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肉桂来源于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主产于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区,其中尤其以广西地区栽种最多,一些东南亚国家,例如越南、老挝、印度、印尼等地区,也有人工栽培。
每年8-10月,是采收肉桂的最佳时节,按一定的阔度剥取肉桂树皮,再加工成肉桂药材,根据不同年份的肉桂树,大致分为官桂、企边桂和板桂3种不同的商品规格。官桂又名桂通、条桂,选取5到6年生的幼树干皮,剥取后晒1-2天,树皮就会卷成圆筒条状,再阴干后即得;企边桂又名清化桂,选取10年生的肉桂树干皮,两端削齐后,夹在木制的凸凹板内,晒干后即得,因为企边桂两端平坦,能垂直“站立”在地面,因此得名为企边桂;而板桂则是肉桂中的珍品,选取生长15年以上的老树干皮,在离地30厘米处作环状割口,将树皮剥离后,夹在桂夹内晒至九成干时取出,纵横堆叠,加压1个月后即完全干燥,板桂外型呈板片状,因此而得名。
“
肉桂的功效
”
一、补火助阳
什么是补火助阳呢?就是通过补命门之火,来温助全身的阳气。而同为温里药的附子也有此功效,因此,在治疗阳虚诸证时肉桂常常和附子相须为用。
肉桂在临床应用的当中,多用于治疗阳虚证,对于肉桂补火助阳这一功效,《本草求真》称其: “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因寒因滞而得者,用此治无不效。”再者,《汤液本草》也称其“补命门不足,益火消阴”,其温补肾元、补火助阳之功,常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引起的阳痿、宫寒、腰膝酸冷、夜尿频多以及滑精遗尿等症,对男性来说,它出现的身影可能在《金匮要略》之肾气丸、《景岳全书》之右归饮等等,而对于女性来说,如果配以当归、川芎、小茴香等等,又能治冲任虚寒,寒凝血滞的闭经、痛经等症。
肉桂引火归元怎么理解呢?患者由于肾阳虚引起了虚阳上泛,从而出现了一种真寒假热的病证,药物会对这种病证产生一种补阳作用,这一过程就叫做引火归元。患者本身患有阳虚证,但是他出现了一些假热的现象,好像虚火上浮,可能出现烦躁、面红,口渴又不想喝水等症状,而肉桂恰恰能改善这种症状。
举个例子:当年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了我们的家园,我们被迫转移到了山林间。只有把敌人消灭,我们才能回到自己的家园。
我们“上火”也是这个道理,这个火本来呆在身体里该在的地方,并非是无用的。而寒就是敌人,身体的寒气太重,相当于敌人入侵,把火都排斥在外,在上,这时就会出现各种“上火”的症状。而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把寒气驱散,而不是去灭外面的火。这就相当于把敌人赶跑了,原本家园的主人自然会回归。这就是“引火归元”。
肉桂确实能引火归原,尤其适用于下焦阴寒过剩,真火无处容身,被迫逃往上焦,口舌咽喉出现上火的症状或面色红赤。
补足下焦阳气后,下焦的阴寒虽然消失了,可是真阳还在上焦浮着没有归原。这时下焦的阳气对上焦的真阳说:“回来吧,下焦已经是我们阳气的地盘了。”上焦的真阳想回去,可是往下一看,中间的道路仍然是阴云密布,汪洋大海,深知自己如果直接往下走,还到不了家就会被阴寒灭掉,所以真阳不敢归原。
这时下焦的阳气又想办法了:派人把真阳接回来,要想冲出重围,接应同伴回家,必须选择一味性质活泼的药物,静而不动的药物是不能胜任的。肉桂就有这个功效。
肉桂的这种作用类似于通脉四逆汤中加葱白的作用,通脉四逆汤加减法中有“面色赤者,加葱九茎”,面赤是下焦阴寒逼阳上浮,用通脉四逆汤可以祛下焦阴寒,但上下焦之间的道路不通,而葱白辛能发散,能通上下阳气,所以尽管面部有热还是用辛温的葱白,也是“引火归原”的作用。肉桂能引火归原,是取其“通”性、“升”性。
二、温中散寒
肉桂味辛性大热,热可温阳制寒,辛能散能行,从肉桂性味可以得出,肉桂单行即可发挥温里散寒之功。但从历代使用情况来看,肉桂在发挥温里散寒作用多为配伍使用。肉桂与温里药干姜、附子、川椒、高良姜配伍,乃因寒邪入里阻滞阳气伸展,温里药性味辛大热,热助阳胜寒,辛能散,故辛热可祛散寒邪,增强性味辛热的肉桂温里散寒功效。
肉桂在温里散寒配伍应用上,除了选择温里药增强温里散寒作用外,亦可视其需要与补气、活血通络、行气药共同配合,以提高温里散寒功效应用上的发挥。
肉桂佐以味甘补气的甘草、人参,所谓辛甘合化为阳,则亏耗之阳气得补。此外,寒凝则痛,甘能缓能止痛,辛热能散寒邪,肉桂味辛甘大热,配伍味甘的补气药,一面补充亏耗之元气,一面祛散寒邪,还能缓解因寒凝所致的疼痛。
三、温经通脉
肉桂和桂枝一样,长于入血分,能温通血脉,所以很多寒凝血瘀的方中用肉桂温通经脉。肉桂强于桂枝,肉桂可温运阳气,鼓舞气血的生长,补气血的方中,加点肉桂,有利于补虚药阳生阴长,利于补血。用于脘腹冷痛,腰痛,以及血分有寒之瘀滞经闭、痛经等。
经络不通可因于气血亏虚所致,故肉桂配上上补气药甘草、黄芪等,或者配上当归等补血药,可增强温经通脉之功。《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当归养血丸就是肉桂与补血药当归配伍典范。
经络阻滞不通,气行不畅,故肉桂可加上辛温的行气药木香助气机调达。
经络不通日久必有瘀血阻滞之症,所以肉桂常配以活血化瘀药桃仁。又不通则痛,故肉桂可加上活血止痛药川首、元胡;瘀血日久易化热,故加上活血凉血药大黄,去血中之热兼具活血之功,肉桂辛热之性助气血运行,与活血药配伍治疗因经络不通所致的血瘀、疼痛、瘀热诸症。
辛热可助气血运行,肉桂味辛性大热,单行有温经通脉之功,但从历代使用情况来看,肉桂在发挥温经通脉作用多为配伍使用,多与补气、补血、行气、活血药配伍,藉此提高肉桂温经通脉的功效。
“
肉桂和附子的应用鉴别
”
肉桂和附子比较的话,相同点一是都能补火助阳,相须为用。但附子的作用迅速急烈,能回阴寒证中几欲散失的阳气,故前人称它能“救阴中之阳”,回阳救逆。肉桂的作用和缓浑厚,能补下焦肾中不足的真火,温补肾阳,更能引火归元,以熄无根之火,故前人称它能“救阳中之阳”。救急药中多用附子,补益药中多用肉桂。
第二,肉桂和附子都能散寒止痛,对于各种受寒的疼痛证,都有广泛使用。但附子能够祛风湿止痛,肉桂长于入血分,寒凝血瘀或者一些补气血的要中加一点,用得都是散寒止痛的功效。
“
肉桂的使用注意
”
每种药物在使用方法上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附子在使用时不仅要注意用量,还需久煎以驱其毒性。但是肉桂的用法却恰恰相反,它可以入煎剂却不能久煎,这是因为肉桂属于芳香性药物,易于挥发。
肉桂在使用过程中也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肉桂长于入血分,所以有出血倾向或者容易动血的患者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除此外,十九畏歇诀曰:“肉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变相欺。”因此,肉桂也不宜与赤石脂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