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抓根
——南宁学习总结
郑标工作室周国新
语文教学要抓根,是我此时最主要的感受。语文教学的根是什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抓根?下面我就结合我在南宁的三天的学习实况,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一、扎实的基础是语文教学之根
5月7号上午开幕式后,苏立康教授以“基础扎实,阅读丰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根本途径”为题做了一个专题报告。受时间限制,这个报告没有展开,甚至是只讲了一部分“基础扎实”,但已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苏教授谈到:“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本技能!”
报告中她介绍了深圳彭莉琼老师的课改经验:练好字、记好句、读好书、写好文。
还有北京的顾德希老师的做法:积累朗读法,强调语感。即学过的文言文,跟着老师听写,每两周检查一组,每组不过关的看一句抄一句不抄标点,抄完后再加标点。
苏教授在强调基础扎实对语文教学的意义上文中两位老师正是抓住了基础这一语文教学的根,从而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的。
我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也曾注意过练字、集句、练笔等基础积累的重要。比如几年前我曾让学生每日写或抄500字,戏称为语文营养餐。比如我现在依然让学生做的“五一”(一些生字词、一首古诗、一些读书感悟,一篇每日随笔、一些课堂学习记录)积累。但都存在做的过粗、要求不严等问题。以至于不少学生匆忙应付,根本起不到应有的基础积累和训练的作用。
怎么办?对比苏教授的教诲和两位优秀语文教师的经验,我认为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抓住基础这一根不丢,以切实提高我语文教学的效率:
1.转变两个意识:把教课文转变为利用课文教语文,把语文教学转变成语文教育。
(1)把教课文转变为利用课文教语文。
有了这个意识,我就不会过于局限于课文。我的语文教学首先要利用课文这个载体把其中语文的素养教给学生,给学生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的营养。而不是为了教课文而教课文。而在这些素养中文字是最为基础的东西,要化整为零,踏踏实实地帮助学生会读会写写好字。
(2)把语文教学转变成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如果止步于“教学”往往会忽略“育”的内容,目光仅仅锁定在考试上。语文学习就会走向刷题。没有“育”作为教的目的和方向,教学就是在暗夜里摸索。语文教学转变为语文教育,或者说利用语文的丰富的资源来进行教育是教育本身的需要。事实上,除了班主任外,能够主动把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的学科教师,多数情况下只有语文教师。而语文教育区别于政治教育之处,最主要的是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方式实现的。
这种春风化雨式的教育也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体现出来。比如在词语教学时霍懋征说:我教“聪明”时,我出了四个谜语。小朋友猜出来后,我告诉他们人有四件宝耳朵(板书“耳”)、眼睛(板书“ソ”)、口(板书“口”)和心(板书“心”)。这就组成了“聪”字。我指着“聪”字说,多用耳,多用眼,多用口,多用心,一次不行,要日日用(板书“日”),月月用(板书“月”),于是组成了“明”字。我指着黑板上的两个字说:这样才能聪明。
这样的教学已经是教育了。我暂时达不到霍老师的这种教学教育化的高度,但我完全可以在教“鞠躬尽瘁”时,渗透诸葛亮的“千古良相”的精神;在教“锲而不舍”时拓展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强化两种结合:把要求和执行相结合,把执行和评价结合。
(1)把要求和执行相结合。
我和大多数老师一样,经常感叹学生不执行或不好好执行自己提出的学习要求。比如练字,比如读课外名著。有些学生忙于做数学、外语作业,甚至是背政治、历史,而对语文老师的要求阳奉阴违。怎么办?我现在意识到,提高执行力除了外在的附加因素(比如当班主任、校领导或告家长)外,提高语文教师执行力的做法就是把要求和执行安排在同一时空内。比如安排练字,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早自习、午自习,每一天找出至少10分钟的时间陪伴着学生完成这一要求。
这一点三塔的韩永华老师落实的极到位。他建议每天午自习七年级的所有班级不管上什么课,所有班级都拿出10分钟的时间练字,被学校七年级各个班级采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老师在学校里都有韩老师这样的话语权。学校如果不支持的话,我们可以把自己的课堂时间拿出来用。这样我们就必须审视我们的真实的课堂,坚决减少说废话的时间,把学生的语文实践落实再落实。
(2)把执行和评价结合。
要求是执行的前提,评价是执行的驱动力。学生的任何学习行为都渴望也都需要评价。教师要评价到每一名学生的每一种学习行为是一种奢望,也没有必要。但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一种能覆盖全体学生的全部学习行为的评价体系。实现自评、互评、小组评、班级评、老师评的有机结合。
苏立康教授介绍的深圳的彭莉琼老师在这个方面做得就非常出色。她每周坚持展示好的和有进步的书法作品让学生观摩、切磋。我也可以这样做。甚至可以利用网络等社交媒体表扬一些优秀的作业,把评价做到位,做到底,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当成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我相信,有了上面的两种意识和两种结合,我的语文教学的基础之根就能抓紧、抓牢,从而找到一条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绿色通道。
二、读书是教育之根,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根
1.读书是教育之根。
这一点几乎已成共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朱永新先生说:没有阅读,就没有学生的精神成长。
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和温儒敏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
“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钱理群)。
“阅读最接近教育的本质,是语文教育的灵魂,是语文教育之本”(温儒敏)。
但教育现实中把读书边缘化、形式化的认识和做法依然是常态。因为我们放不下需要改革目前仍没有改革成功的考试。当所有的考试以刷题的形式不足以应的时候,当目前刷题迎来的考试质量依然无法满足教育评价需要的时候,读书也许才会华丽回归。
但统编语文教材已经在执行,新高考已经在试行,在一个“语文为王”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还要等待吗?反正,我不会等了。我会利用统编教材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的构建来实现语文学习以读书为核心的变革。我会把“少做题,多读书”当成正道,于永正是这样做的,冷兴龙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即使我的学生语文成绩暂时不如那些靠刷题、加自习而获得高分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我依然坚守着自己。因为这是一条正道,因为读书是教育的根。
2.阅读是语文教学之根。
语文教学的根也在于读,不管是什么课型,没有读的语文课堂教学不是真正的好的语文课堂。读落不到实处,或读得不充分、不恰当的语文课堂教学也不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教学。
5月6日—10日,我和初中语文郑标工作室部分成员在李磊主任和郑标主任的带领下赴广西南宁参加了第七届全国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暨教学观摩研讨会。
本次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展评比赛分为优秀课例展示和现场授课比赛两部分,分两个赛场进行。来自全国的25名一线教师为大家呈现了25节风格各异的语文课。我有幸观摩了其中的十四节。其中有阅读课比如《武陵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有写作课如《学写故事》、《学习描写景物》、《撰写演讲稿》,有综合性学习课如《到民间采风》、《古诗苑漫步》《和为贵》《人无信不立》。这十四节课尽管课型不同,风格各异,却引发了我一个共同的思考:那就是好的语文课必须以阅读为根。
当然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根,在不同的课型里,有不同的体现,也有不同的出现的时机。
阅读课型里,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理所当然的是课堂的常态。尤其是古诗文课堂。但这里依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主要让学生阅读吗?其二让学生阅读有怎样合理地运用各种阅读形式和方法。
第一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我经常会出现以讲代读的现象,生怕讲不明白,以至于减少了学生和文本直接接触的机会。比如我在南宁看到的《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的授课,学生是该赞成惠子的看法还是庄子的看法。多数学生回答赞成惠子的看法。授课老师慌了,用类比、用道和理来把学生拉到庄子这边,结果浪费了不少时间。出现分歧了,怎么办?问道于读。赞成谁的观点,要从文本里找到支撑,不能架空去分析。
第二个问题就稍微复杂了点。因为读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确实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1.朗读、默读和朗诵
教学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朗读,什么情况下需要默读哪?
一般地说,首先是低年级应以朗读为主。低年级儿童的内部言语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注意力不稳定,要靠朗读出声的言语来组织思维和依靠生动的音调来理解所读的东西,使自己对教材的注意保持稳定,从而把书面文字的感知与它的含义联系起来。
第二是刚接触的课文或检查预习时应朗读。只有出声地读才能检查能否正确地读出字音,“正确地读”是理解课文的前提。
第三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的文字鉴赏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四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应先朗读。朗读可以建立并促进学生视觉、听觉、思维三者间的联系,提高记忆的速度,所以背诵要建立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
除上述情况外,一般都需要采用默读。开始学习默读,要朗读训练和默读训练配合使用,到高年级则应把默读训练作为重点。默读既可以回视或重复看,又便于学生思考,应成为高年级尤其是初中以上程度的学生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
如果说朗读是语文学科所特有的教学方式,那么默读则是学习语文及其他学科中普遍采用的方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是通过默读的方式体现的。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着学生的整个乃至一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程。因此语文教学要特别加强默读训练。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尤其是中学都有语文早读时间。学校一般要求语文早读要书声朗朗,有的还要求齐读。事实上这是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僵死的带有形而上学色彩的教条主义规范。
朗读是一种再现,朗诵是一种再创造。朗诵的要求比朗读要高。
朗读的选材十分广泛,而朗诵在选材上只限于文学作品,并且只有辞美、意美、脍炙人口的文学精品,才适合朗诵。
朗读是一种教学宣传形式,主要用于课堂学习和电视、电视台播音等。而朗诵则是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多在舞台上、文娱活动中使用。
朗读要求平实、自然,可以边看边读,目的是准确表达原作的思想内容。朗诵则要求生动、优美,脱稿成诵,面对观众,语音动听悦耳,态势语言和谐优美,眼神、表情、手势等自然大方,既传达作品的思想感情,又能引起听众的共鸣,目的是在于艺术表演,使听众受到思想感情熏陶和美的享受。为了增强表演效果,往往还需化妆、配乐,舞台灯光、背景等。(选自《心与教育的对话》,作者:武宏伟)
2.泛读——略读、跳读、浏览、扫读
略读就是一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的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略读速度应当是最快的阅读速度来阅读书籍和文章。但略读不同于普通阅读。普通阅读需要一字不漏的将阅读材料全部看完,而在略读时,可以略去一些材料不读,如果感到自己已经抓住了内容的主要方面,完全可以把半个段落或一段的四分之三略去不读。略读范围很广,可用于阅读各学科的教科书,参考书,课外书籍和报刊,同时还是精读课文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跳读是在阅读中,有意识的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句段或篇章而抓住读物的关键性材料的速读方法。跳读是通过省略次要信息来加快大脑对文字的反应速度,是阅读速度与思维过程同步进行。
浏览能扩大视野,丰富知识。有些文章,不需深钻细研,有些书只需要知道个大概内容即可;有些书只需从中选择一些有用的资料而已。这时候阅读的主要方式是浏览。浏览也是初读,是精读的准备,以便在通读的基础上选择精读的内容。通过浏览,读者可以丢开一些书中不值得读的部分,这样就省下了时间细读真正需要的学习材料。
扫读法,就是一种面式阅读法。它要求一眼要看几整行文字,抓住所读文章的系统和脉络,寻求所需的内容。它是一种高级的阅读方式。高尔基就是运用了这种纵阅横览的扫读法,每翻一页就像下台阶似的从上到下的垂直看,读完了多的惊人的书籍。我国古人说的“一目十行”,就是指这种阅读法。
这几种读法都是泛读,也就是粗略地读。
3.猜读、精(细)读和齐读
猜读法,又叫悬测读书法,就是阅读一本书之前,看前文,先做预想猜测,然后将后文的实际内容与猜想的内容作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精读也叫细读即精细的读,它的特点是“纤屑不遗”。也就是说,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精读的对象主要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内涵较深经得起推敲的文章。精读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精读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的能力;朗读和笔记的能力。
齐读,是最常见的一种读书方式,这种方式简洁高效地调动大多数学生开始读书。也常常能帮助学生进入阅读状态,缓解心理压力。但也最容易丧失阅读的个性。也最难体现朗读的水平。一般适合于开课之初,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所以齐读的方式要慎用。
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是研究上述方式怎样合理地使用。
写作课的读,是为了写的读,以读促写,以读为学生写的支架,以读为改进写的路径。
比如冷兴龙老师在南宁给七年级的学生上写作课——《撰写演讲稿》,怎样在一节课内引导学生能写有观点、有故事的演讲稿呢?七年级的学生并没有读演讲稿的经历,怎么办?冷老师巧妙地设置了一个对比阅读的环节,把一个仅有观点的文章和一个有故事有观点的演讲稿进行对比阅读。这个支架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演讲稿的特点,也为下面的写准备了条件。
再比如江苏的平原超老师,上《学写故事之曲折情节》,以让学生读纪晓岚的祝寿诗“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献至尊”认识到什么是曲折,又让学生读《龟兔赛跑》的故事,发现其曲折之处。这个支架搭起,学生对故事曲折的认识自然更深。
同样获现场课一等奖的海南的杨楠老师的写作课《抓住特征,让景物“活”起来》同样设计了以读促写的环节,在“以文为例品美景”的环节里,老师再次引导学生读《春》,从而得出多角度观察、理清描写的顺序、巧用修辞等写景方法,为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作品搭桥。
综合性学习课,读也必要是手段,也彰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语文特色的重要手段。
重庆的李春丽老师的综合性学习课《到民间采风去》的环节四“妙笔生花写歌词”中,在写之前,老师让学生读了《敕勒川》,读了老师自己写的《小面歌》,在读中悟法(画面组合法、句尾押韵法),为学生写歌词进行了很好的引导。
四川的朱莉老师《从“和”说起》的以“和为贵”的主题进行的综合性学习课,也安排学生读“和”的故事《罗威饲犊》,以帮助学生树立“和为贵”的意识。
综上所述,读是也语文教学之根,读书是语文教育之根。
因此我认为当前语文教育要抓根施教,就是要抓好基础,就是要把读嵌入语文教学的所有课堂。根抓住了,语文教育就会在春天里,焕发勃勃生机,语文人自然会舒心而笑。